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秘密工廠

2010-03-17 04:11:19

很黃,很暴力?很傻,很天真?


給這部片子四星評價的前提是將其剝離於現實的世界。在這種標準下,我也能夠給「鐵和火的洗禮」這樣宣揚納粹思想的影片評上類似的高分。另外一顆星是出於對首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女性導演的開創性表示尊重,對獨立製片表示尊重。

至少我個人認為此片被盛讚的主因是牽動了反恐戰爭的神經,僅以一部電影的標準來看:紀實風格的營造略顯生硬,整部影片的張力不足。如果沒有爆炸和射擊的提神,簡直拖沓得讓人昏昏欲睡。好像導演不但保持著電影學院畢業時的熱情,也保持著畢業時的製作水準。當然,本片導演早已不是新人了,但是一部又一部的片子都停留在粗糙的實驗感上未見明顯提高,更不必談突破,即使身價因奧斯卡折桂而陡增,仍將難以躋身一線乃至二線導演之列。這讓我想起了我國的一名導演:陸川。一樣地充滿熱情、一樣地愛吃苦、一樣地不知所云(陸川更甚一些),換句話說就是——愛使拙勁。當然,也一樣地沾大題材的光兒拿獎。

當奧斯卡頒獎禮上主創人員情緒激動地表達此片因其「政治不正確」面市艱難的時候,我覺得奧斯卡小金人不是被「頒發」,而是被「預支」了——這一番獲獎感言才是真正動人的表演。

哦,或許是出於第三世界國家平民狹隘的帝國主義陰謀論的驅使讓我錯怪了這群快樂的人兒,他們也許只是堅定的愛國者,本能地懷著「美國人本位」主義的價值觀吧。真是如此就更可怕,秉著神聖純潔之名施暴或為施暴者遊說,這更是屬於若干世紀前的野蠻。美國士兵駭人的高級武裝包裹著一個同時有著兒子(女兒)、丈夫(妻子)、愛人、朋友身份的人,一個有肉有血有性靈的人。而纏頭長袍下的則是恐怖份子、潛在的恐怖份子、成長中的恐怖份子、或是不能被準確定義類型的恐怖份子。那麼好了,不必含糊,對害蟲怎麼幹,對他們也就怎麼幹。

本片看似反戰的主題下,倒是深深地撫慰了「主旋律」不可言說的渴求,將佔領國民眾妖魔化,將侵略機器人性化,將無端殺戮合理化——比起自詡的質疑者身份,倒更像是破解侵略戰爭道義困局的尖兵。

如果想要批評這場戰爭,最好在全面善後工作開始前,到那時後期宣傳攻勢將讓批評者為自己的刻薄而慚愧。相信與本片相關的一些人正在或者將要參與戰區救濟和重建的工作,若干年後西方國家興建的學校、醫院等設施將與「去威脅化」的當地人和平共存,代表左派良心的反思作品陸續問世,當年的決策者在莊園別墅的安樂椅上說,我承認我犯了一些錯誤並樂於為此道歉,但有的時候,你知道,為了國家的利益,「不得不」。在這些誠懇的表示面前,譴責變得更加虛弱無力,縝密而恰到好處的漂白將血紅調和成溫暖的粉色,新一輪黃金年代來到了。

這似曾相識的輪迴真是讓人無可奈何。

相信即使沒有這部電影,今年的小金人也不會頒給真真正正「政治不正確」的《阿凡達》。虛擬角色的革命讓演員評委冒冷汗,抨擊侵略的主題扯掉了國家戰略的遮羞布,在經濟回暖不力,戰爭泥潭愈深的時候,並不適合如此深刻的自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