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The Machinist

机械师/迷魂杀阵/克里斯汀贝尔之黑暗时刻

7.6 / 417,471人    101分鐘

導演: 布雷安德森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珍妮佛傑森李 艾坦娜桑琪絲吉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__Esaka__

2010-03-19 02:35:20

一部技術電影


就在那麼不久以前我都以為電影是一種藝術,就想雕刻,繪畫,甚至文學一樣。然後我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藝術的旁觀者顯然忽視了技術在藝術中的成份。一塊石頭如何才適合一個作品,一個作品要如何才能在一塊石頭上顯示出來,什麼樣的效果需要怎麼樣的雕刻和打磨,等等。其實藝術充滿了技術細節。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大家只看到所謂美。前提是網路上沒有人潛意識裡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多識跳出來說你「不過爾爾,說起xxx的話我還更喜歡ooo一點,因為(以下省略帶有無數技術性名詞的三千字)」。

前陣子看過一個題目大約叫做專業影評怎麼寫之類的文,說的大概是寫影評要看20+遍,這讓我非常汗顏,因為除了那麼少數幾部片子,我寫影評平均看電影的次數最頻繁的落在2次到5次這個區間。不過這篇文章說的第一遍只看光。

只看光。

這讓我意識到電影其實也是個技術活,甚至說排在藝術之前是個首先是個技術活,每個鏡頭後面都有數不清的細節,你意識到的鏡頭怎麼取,你可能會注意到的角度,擺設,物件等等,你不太會注意到的光的走向,你根本不會注意到的(是什麼就不提了,因為我沒有注意到)等等很多東西。

有人說這片子和fight club有關聯,然後看完了之後說非常失望,因為這片子遠不如fight club之類。但是我覺得兩部片子其實有很大的聯繫,主要還是技術類似。

當然,米開朗基羅等等大師這輩子作品無數,但是想來技巧一定是早點就成熟了,雖然不能說同樣爐火純青,不過想來應該是不出大格的。但是有些石頭經手之後成了大衛,有些青銅成了思想者,但是估計也有不少作品就沒能達到我們這種小白都想得起來的程度。

fight club要是大衛,這片子可能就是某塊其他藝術家用來揣摩大衛的作品。當然,這根本就不是這片子拍攝的連接埠。如果貝爾知道他兩週減掉65磅,體重的三分之一(順便誰能告訴我怎麼減的?我體重減掉1/3也只是輕微偏瘦而已)就為了讓導演學習一下fight club的話,估計他要先和這導演fight一下。

這部片子和fight club用了類似的人處在朦朧,幻覺和現實之間的題材,用了類似的偏陰暗的色調,用了一樣的到處充斥的符號語言和晦澀細節,除了節奏整體偏慢以外,總的來說技術上和fight club手法類似。看點除了差點瘦死的貝爾和他的演技以外,總的來說還是技術性細節。

片子沉重緩慢,結尾興味索然,看的人昏昏欲睡,拍的人非常遭罪(掉65磅不遭罪你試試)。但是這片子保持了不錯的手法和細節,某種程度上說值得對故事以外電影感興趣的人多看幾遍。

因為相比讓人仰視的青史留名的巨著,這種作品往往能更好的讓人理解一些重要的但是你不怎麼注意的細節。這種作品沒有史上多少說少佳電影的光環,所以你看的時候可能會思考,可能會理解,而不是整個人融化在光環里,對著每一個鏡頭虔誠的磕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