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有志

2010-03-21 02:40:20

《第四類接觸》:偽記錄恐怖片的新高度


1.

 

    俗話說的好,趕潮流沒有錯,想要趕的好則很難。在偽紀錄片風行的當下,電影人把「偽記錄」當作了彰顯影片形式風格的手段,當作了拯救平庸故事的救命稻草。有趕的好,比如《科洛佛檔案》和《第九區》和較早玩偽記錄的《女巫布萊爾》,有一開始趕的還不錯,最後也許是因為趕的太自以為是,結果本末倒置的《死亡錄像2》,也有完全不偽記錄的但是記錄的很低級的《靈動鬼影實錄》。

 

     同樣趕了偽記錄潮流的《第四類接觸》,則是趕的很好的代表,趕的好趕的有技術。偽記錄在這部影片中,不再是包裹膚淺故事和主題的糖衣,你甚至看不出它是一種彰顯影片形式風格的手段。幾乎與《第九區》一樣,偽記錄這一手段與影片故事完美融合在一起,並不突兀也不誇張,因此偽記錄成為能很好的服務於影片恐怖氛圍和主要故事的重要手段,而不再僅僅是停留在形式上。

 



 

2.

       

     很多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都希望通過「真實事件」這幾個字的提示,來提升影片故事的真實性,故事則是有虛偽的改編成份,稍微有一些編導一廂情願的對真實事件的認知參雜在影片故事中。

 

     同樣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本片,則用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開頭,在影片開始的前十分鐘就讓影片故事的恐怖氛圍瀰漫開來。真實事件主人公的扮演者,在影片開始陳述了自己是一個演員將在影片中扮演一個曾經經歷過神秘驚悚事件的女心理醫生,最後丟給觀眾一句「本片的故事會讓你感到恐懼,但是這些事件都是真實的,信不信由你。」 這個開頭真是絕了,想來看過那麼多恐怖片,這樣的演員跳出來說自己將扮演什麼人的開頭還是頭一次看到。

 

     這個開頭,不僅為影片打開了一個很好的恐怖氛圍,也拋出了一大個吊人胃口的包袱(觀眾會想,真實事件?到底有多恐怖呢?),最關鍵的是,這個開頭聰明地「欺騙」了觀眾,使其相信故事的真實性,有效地利用了偽記錄這一手段。可怕的事件曾經真的發生過,而觀眾將與扮演女心理醫師的演員一起親歷那些可怕和神秘的事件!最好的偽紀錄片就是在半真半假的基礎上成功地忽悠觀眾,信不信由你,不信你也得信!

      

     影片導演聰明地準備了一些與真實資料結合在一起的讓人分辨不出真偽的原始資料,如親歷恐怖神秘事件的女心理醫師拍攝的診斷患者的視訊,和一些讓人恐懼的發出奇怪聲音並記錄了可怕事件發生時的錄音帶,並且通過真實事件的女主人公參加一個心理醫生的訪談節目的錄像為主線,帶出了完整的故事,真實主人公的講述與扮演者在影片中的表演重疊在一起,營造了一種構建於虛實之間的真實的恐怖氛圍。精準高超的剪輯技術,是影片偽記錄玩的有水平的重要保障。

 



 

3.

 

     其實影片的形式並不新穎了,如果你喜歡看Discovery這樣的探索頻道,你就會看到很多講述神秘事件的節目,都是以這樣一種虛實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的。一是能增加節目的可看性,二是比起從頭到尾的採訪和學術解說,觀眾更喜歡看一個充滿了懸疑色彩的半真半假的故事。影片的故事也是快被我們遺忘的,也是被上世紀的各種科幻電影和恐怖片電影人玩了太多的「外星人和神秘事件」主題。按照如今外星人題材電影的趨勢,外星人從強者變為了被人類欺凌的弱者,逆時代潮流而行的本片,則再次把外星人放在了欺凌人類的位置上。所以,影片的故事主題元素很復古,讓觀眾彷彿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再次為那些經典的外星人題材影片所營造的似真似假的氛圍而著迷,再次沉迷在新聞報紙上出現的那些半真半假的UFO和外星人照片中。

 

     所以,當外星人科幻題材遇上恐怖片的時候,兩者產生的化學反應之強大可想而知。 一是力量強大的未知生物帶給人類的恐懼,二是外星人題材帶來的神秘主義將為恐怖片的懸疑程度加成。如今,當恐怖片被大量的莫名其妙的宗教神秘主義、牛鬼蛇神以及永遠都揮灑不完的血漿和永遠都掛不掉的殭屍統治的局面下,影片自然以復古的故事主題脫穎而出,帶給廣大恐怖片迷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恐怖氛圍,很懷舊所以很新穎很獨特。

 



 

4.

    

     拋開外星人神秘主義主題不說,作為一部恐怖片需要的是什麼,沒錯當然是恐怖的足以讓觀眾感到恐懼的故事。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我想大抵不會是血漿亂飛,也不會是殭屍魔鬼滿螢幕地蹦躂,也不是各種異型件生物噁心來噁心去,這些是另一種讓恐怖片迷「興奮」的恐怖片。本片則是一種讓你心理上真正可以感到恐懼的影片,所以應該謝天謝地本片沒有太多錢來搞CG做幾個異性外星生物來噁心一下觀眾,也沒有搞更多神神道道的東西。恐怖片的大忌在我看來,就是把各種恐怖的具象化的元素,全都一鍋粥莫名其妙地亂燉在一起,再加上一個自圓其說的或是這次說不完咱續集再說的下三流的故事,燉出來的那鍋東西不叫恐怖,只能是讓人食之無味的爛片杯具。

 

     真正的恐懼來自於人心,來自於我們人類本能地對未知事物和對黑暗封閉環境的恐懼。還是那句話,聽得到感覺得到,但是永遠見不到的可怕事物,才能夠讓人感到恐懼。本片導演很好地認識到這一道理的重要性,在本片中,我們聽到了可怕奇怪的從磁帶中發出的聲音,也看到了原始錄影帶資料中呈現出的模糊的但是通過旁觀者的尖叫聲足以讓人寒毛倒豎的畫面,甚至是通過真實訪談節目中憔悴骨瘦如柴的女主人公的親自述說,恐怖的氛圍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蔓延開來,並不是通過具象化的恐怖形象生硬地製造出來的,是來自於影片故事中,那種違背我們所有對這個世界的正常認知,完全違背了物理和自然常識的可怕現像帶來的對心靈的衝擊。影片還運用大量的對重要道具和細節的特寫鏡頭,來增添影片的懸疑恐怖氛圍。一個普通的錄音機,一張溫暖的大床,在電子錶上顯示的時間,地板上的指甲抓痕,一道半開半掩的房門……都能給觀眾帶來了強大的恐懼感。

 



 

5.

 

      早在上世紀,叱詫好萊塢恐怖片類型好幾年的的沙馬蘭奇,就是玩心理驚悚恐怖片的高手,並首次創造了「我不是我」這樣一種心理狀態的角色。本片和他的《麥田怪圈》在主題和恐怖氛圍上頗為相似,但是個人認為本片對故事懸疑驚悚程度的掌控要比《麥》做的更好,而「我不是我」的心理狀態則在本片中也表現到了一種極致。一個心理醫生在遭遇了丈夫被殺,經歷了一連串恐怖神秘事件之後,在他人的眼中她徹底地淪為了一個瘋子。沒有人相信她所說的所見的所經歷的,所有與外星人深夜綁架人類到飛船進行實驗的有關的任何事情,所有的人都把這一時期失蹤的人、自殺的人和莫名其妙槍殺家人的案件當作了巧合,甚至把心理患者發瘋致死的責任怪罪在了這個女心理醫生身上。直到她也遭遇了「第四類接觸」,直到她的女兒被外星人綁架至今未找到,直到她成為了那個訪談節目中骨瘦如柴的憔悴女人,至始至終外界的大部份人都不相信她的言論。於是,我們可以看出影片導演的立場是偏向和同情這個女醫師的,大量的真實影像資料和後期虛構製作的影像資料都指出卻有「第四類接觸」這樣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信不信由你,作為一個旁觀者,你可以認為這個世界上確實有「第四類接觸」這種外星生物綁架人類進行試驗並最終刪除那段記憶的事情,你也可以認為女醫師至始至終都活在一種重度的精神幻想世界中,是那種「我不是我」的分裂人格。無論你怎樣定論這個故事和悲劇的女主人公,無論是哪種猜想,都是建立在你相信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基礎上,也許你還真的會去百度里搜索有關「第四類接觸」的相關文字資訊和圖片。之所以產生這種截然不同的觀後認識的原因,正是在於影片導演聰明有效地掌握了偽記錄這一手段,並很好地與充滿懸疑恐怖氛圍的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使所有的事件和恐懼感是如此地真實,也許有一天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你我身上。所以,影片算是達到了偽記錄恐怖片的新高度,絕對值得一看。

  

     

嘗試普及:

 

1、零類接觸:遙遠的目擊

2、第一類接觸:近距離目擊

3、第二類接觸:人體的某一部份觸及UFO上某一東西;或目擊觸擊遺留痕跡

4、第三類接觸:與外星人進行直接接觸;看清了UFO,特別是看清了其中載的類人高級生命體

5、第四類接觸:通過心電感應與外星人溝通,是大多數研究者所不承認的

6、第五類接觸:人類用友好資訊與外星文明聯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