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禁闭岛/不赦岛(港)/隔离岛(台)

8.2 / 1,468,867人    138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Laeta Kalogridis 丹尼斯勒翰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馬克魯法洛 班金斯利 艾蜜莉莫蒂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rs panda

2010-03-21 07:30:13

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最近丁偉總事兒不啦嘰的打電話過來,上來就質問我怎麼總不接電話。我告訴丫正看片兒,人機分離了,沒什麼破事兒別打電話成嗎,我又不是你的移動小秘書。事實上我企圖把手機埋花盆兒里,無論換什麼鈴聲,但凡是手機動靜兒,總能勾起我以往睡覺中突然被工作電話驚醒神經衰弱的感覺。

這幾天看了幾部形而上的片兒,諸如《PI》,《Disgrace》,《The Fountain》,看著幾近入迷甚至錯亂了,我覺得這可能是一種精神訴求,渴求某些能刺激大腦的東西,渴求填補精神上缺失的空白,這種渴望居然有點跟年輕那陣兒對姑娘身體的渴望一樣躁動。

一看到老馬丁和小萊的片兒就毫不猶豫的撲上去了,這對兒老少配毫無疑問的會在電影史上名垂青史。

《Shutter Island》是一部讓你覺得能被真正叫做電影的電影。因為你能在這樣的電影中產生互動,甚至迷失在電影中,最後得到滿足感。而不是單純的作為第三者去觀看。

電影開始15分鐘後,我就想淫笑著對老馬丁說:「你瞧,老馬,太慫了你,我都知道答案了,小萊絕對就是一精神病,丫要不是精神病就我是精神病。」這種自信勁兒就如同劇中主角一開始調查案件一樣。可隨著劇情進行,小萊的自我暗示,被誤導,自我懷疑,反抗,妥協卻是和我看電影的過程一樣,對自己的深信懷疑,顛覆,迷惑。我覺得這才是一部好的懸疑電影的成功之處,你無法看穿結局。電影中小萊在尋求案件的答案,而觀眾在尋求電影結局的答案。

可導演的高明之處在於始終要領先觀眾一步,電影沒有給予觀眾一個答案,而是給觀眾了一個尋求答案的過程。再我缺乏想像力的大腦中,真的沒有想到這個結局。

小萊的演技似乎不用再說明了,自打跟老馬丁混了以後,無論生活中和電影中都變了一人,沒了年少輕狂,多了一份隱忍。

其實我挺愛看精神病的片兒。在於你根本分不清到底誰是瘋子。活在自己的世界可能就是瘋子,活在別人的世界可能才能稱之為正常人。也許電影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你要嘛從眾,隨大流兒,正經點,要嘛特立獨行,裝瘋賣傻。這取決於你的一念之差,取決於你內心的天枰。在貴國你可能是個主持人,在泥轟國你可能就可以演AV。你可以在生活中覺得自己是個瘋子,可你沒辦法在瘋人院覺得自己是個正常人。

發現最後一季的《LOST》也在陳述這種觀點。興許是世界末日的盛行,導致了人們開始對自我行為的懺悔和思考。可有蛋用,越表達強烈的思考就越是伴隨著強烈的宿命感,那麼能買船票的就買票,不能買票的就死切吧。這也是最近看的這些片兒的共通之處,秩序和混沌的相互顛覆與融合。

同一天看了《三槍》《全城熱戀》,回頭想想,最近幾年的中國電影居然和中國樓市一樣堅挺,裡面充斥著各種增大,提升硬度,增強時間的祖傳秘方。想起過年的時候問鴨子他們的電影在澳門電影節怎樣?鴨子牛b哄哄的說:「有提名。」我問丫是不是提名你們下屆禁止再三加了。鴨子憤憤的說那sb導演根本不行。然後開始跟我說,讓我去拉投資,比如500萬的話,分我100萬,鴨子拿100萬,剩下300萬拍電影云云。我特別嚴肅的問鴨子,是不是這個世界傻b不夠用了。鴨子說:「的確是這樣。「隨即鴨子掏出一名片給我說,最近改名叫「史坦力點唐」了。

生活啊,才是你永遠無法飛躍的瘋人院……「Which would be worse?To live as a monster…or to die as a good ma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