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禁闭岛/不赦岛(港)/隔离岛(台)

8.2 / 1,468,867人    138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Laeta Kalogridis 丹尼斯勒翰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馬克魯法洛 班金斯利 艾蜜莉莫蒂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白胖餃子

2010-03-21 15:20:52

就好像根本沒有人在那裡一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直認為斯科塞斯的電影還是有保證的,加上久不見他老人家出手,所以對禁閉島自然多了期待。可惜的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倒是讓我想起了另一部經典的電影:閃靈。同樣因為閃靈實在過於牛掰,所以反而顯得禁閉島有些瞧不上眼。

懸疑啊驚悚啊神秘啊科學啊手法啊技巧啊都談不上有何驚艷之處,只能說中規中矩吧,大概導演也因為覺得不好突破,所以加入了大量製造傾向性的細節,這就很容易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對真相的解讀上,而忽略了電影和故事本身的乏善可陳。

而這樣的故事,去爭論可能的真相是毫無意義的,本身就沒有第三方視角,有採取了平衡對立的刻畫方式,再加上精神問題的封閉性唯心性,怎麼可能會有現實意義上的真相。換句話說,既不能物理還原也不能感同身受,連個物證旁證都沒有,比起這個,討論世界上到底有鬼沒鬼更靠譜點。所以還是把精力用在故事的創作以及敘述方式上更為合適。本著有比較才有鑑別的原則,不妨把閃靈也拿出來談談。這裡有些刻薄的說一下,禁閉島給我的感覺,就是山寨版的閃靈。

同樣是封閉環境、精神問題、無第三方視角、(閃靈很容易讓人忽略到這一點,這也是閃靈的牛掰之處)、無真相(閃靈也是一個沒有真相的故事,理由後面會說)雙線敘述,對立刻畫。。。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截然不同。

先說禁閉島,故事採取了對衝突的雙方都運用明線平衡敘述的方式,前半部用來營造萊昂納多敘述的真實感,同時以欲揚先抑的方式將院方的話語權做了鋪墊性的保留,比如藥物、菸草的影響、若干難辨虛實的人物的各自言行(病人的紙條,女醫生的陳述、喬治的勸告,所有種種都在幻境的基礎上努力勾畫出一種基於拉昂納多立場的真實,同時也為院方的翻盤提前做足了解釋),到了後半部突然筆鋒一轉,院方開始總結陳詞,而萊昂納多的主觀圖景則隨之順理成章的瓦解。結尾則再次給出了帶有強烈傾向性的暗示。要說這種情節的安排確實有利於把觀眾帶進去較勁,但是由於太過刻意,難免給人以靠玩弄細節來人為製造結局的感受。看完後感覺電影通篇的靈魂既不是對真相表示羅生門般的探尋與無奈。也不是對精神意境可能性的揭示和探討,而是充當自圓其說用的幾個小道具。比如所謂偽裝的阿司匹林和香菸,讓這種帶有強烈暗示作用的東西承擔起整部劇情效果,難免有點不夠入流。

而禁閉島對於相應氣氛的營造,在個人看來非常一般,環境、場景、配樂、特技的營造比之寂靜嶺錯了太遠,就是比起閃靈,也有些距離,唯美談不上,驚悚也不到位。一些沉鬱壓抑的地方往往還沒進入狀態就轉換了出來,弄得有點不上不下,好像導演急著把故事講完一樣,顧不上那麼細緻了,這實在讓人有些遺憾。按說這種封閉環境精神驚悚的片子很容易拍出效果的,結果卻讓人從頭到尾面無表情的看完了。

唯一可以稱道的是萊昂納多的表演,說實話,不少地方給人以尼克爾森的感覺,漸漸變化的眼神,略顯猙獰的表情,壓抑後爆發的情緒化動作語言,這也是讓我很快就猜到導演意圖的原因之一。

當然客觀的說,禁閉島也是一部不錯的片子,娛樂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整體平衡性很強,講的也順暢,沒有硬傷。

接下來對比的說說閃靈吧,由於這部片子應該都很熟悉了,那麼就簡單的談一點在我看過的討論中不見人提起的好了。

很多人都很奇怪閃靈這部片子為什麼被奉為經典,因為現在看來似乎平平無奇,既沒有亞洲式的恐怖,也沒有好萊塢式的血腥,節奏又異常緩慢,看閃靈打瞌睡估計不是個別現象。而不少將之奉為經典的人,似乎也多集中在什麼時代因素啊,尼克爾森的表演啊,場景氛圍的營造啊,那種心理上的孤獨壓抑啊,人在環境的影響下的變化啊等等,甚至我見過有人說開創了「鬼視角」的拍攝手法。

這裡我也談一下我認為閃靈經典的原因吧,那就是我所看到的、一個同樣開放性的,沒有真相的結局。一個在尼克爾森的死亡下被隱藏的另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可能結局----妻子可能在撒謊。

如果你仔細看了閃靈,你會發現,其實它的雙線敘述更為高明,甚至可以說是三線敘述:尼克爾森,妻子,還有孩子。明的看來似乎是圍繞尼克爾森的心理變異來敘述的,但實際上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活下來的妻子或許在撒謊,而孩子很可能因為恐懼或其他原因隱瞞真相。同樣在事件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出現第三方視角---前來救援的廚師,剛到就被尼克爾森砍死了。並沒有目睹到來龍去脈。或許有人說,這也證明了尼克爾森就是兇手。可是這一切是誰的描述?是妻子的。只有她和孩子活了下來,所以只有她擁有解釋權。同樣沒有人能證明這一切不是她所做的。

在影片中,妻子都是以一個受害者和孩子的保護者的姿態存在的,但是同樣沒有人可以證實這就是事實。同時影片的內涵要比禁閉島不知道豐富了多少,存在著大量的細節暗示,藉助了玄學的因素,也運用了不少象徵的手法,看似封閉性的結局背後,實則埋伏著更黑暗的可能。如果這一切都是妻子的謊言,如果這一切其實只是妻子的幻覺,如果這都是看似柔弱的妻子一手導演的,甚至是妻子設計謀殺了自己的丈夫。。。

根本不存在真相。

庫布里克最後剪掉了妻子最後從經理那裡得知丈夫的屍體無法找到的一幕,切斷了最後一點可能引發觀眾進行深層次考慮的導線。正是這樣,反而使得閃靈的經典無法超越。它用全片來展示了尼克爾森的變異殺人,卻不著一字的含蓄了更為恐怖的真實。它展現了一個似乎封閉的結局,卻把人性的陰暗可能秘密的藏在其中。就像是拿自己的最終意圖和大家也和自己開了一個玩笑。代價是觀眾的誤解和自己的思想。

記得我當初看閃靈也並不覺得如何,但是後來有一次看到一個訪談,是採訪妻子的扮演者舍利·杜瓦爾的,她說為了力求真實,庫布里克快要把他們都逼瘋了,甚至好幾次想辭演。而後來閃靈成功,所有的人在談到這部影片的時候,嘴裡說起的都是庫布里克。「就好像我根本不在那裡一樣。」

正是這句話讓我莫名的感到了一種詭異,於是又重看了閃靈。當最後想到另一種可能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可以說是很過癮。這一點禁閉島做的確實還不夠,比起閃靈不動聲色的渾然天成,禁閉島更像是仗著導演的話語權搶著把線索灌輸給觀眾,迫不及待的把故事給說圓了,然後扔出預謀已久的爭議結局。而封閉環境下的唯心驚悚,更應該由故事自己說話,沒有任何事情是要向第三方說明的,就如舍利·杜瓦爾說的。

「就好像我根本不在那裡一樣。」

就好像根本沒有人在那裡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