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進化--Creation

造物弄人/创生/创造

6.7 / 12,670人    108分鐘

導演: 喬艾米
編劇: 約翰柯利 喬艾米
演員: 保羅巴特尼 珍妮佛康納莉 Ian Kelly Guy Henr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海市

2010-03-22 21:12:51

真相,有時徒有虛名。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真相,有時徒有虛名。

《Creation》。
看這部電影是因為王怡的評,講達爾文,傳記片。我醉心於他說的一個情節——艾瑪坐在床邊,對丈夫說:「你要和上帝作戰,我們都知道失敗的是你。你難道真不在乎,我和你可能會永生永世分離嗎」?
我看到這裡,然後默默等待電影裡達爾文的回答。
他說:「我當然在乎……否則你以為我為什麼這些年停滯不前?」

這個額頭發亮的,好像從油畫裡走出來的男人,在真相與愛情、信仰與理性里天人交戰獨自掙扎,有些事實如白晝般明朗,但是你卻就是不能說出來。1839年1月,30歲的達爾文與大他一歲的表姐愛瑪結婚,他深愛他的妻子,但是可惜艾瑪是個絕對的基督教徒。大多數時間裡達爾文都在設想,如果萬物的創造真的與上帝無關,信仰崩析的艾瑪該有怎樣的絕望?
有時候他就像一個畫地為牢的人——沒法公佈也沒法放棄所謂的真相事實,幸好有小女兒安妮的存在,這個小天使一樣的女孩,聰穎明慧,善解人意,在無數痛苦掙扎的日子裡,安妮是達爾文心裡唯一的寄託。
達爾文的痛苦在於他清晰的洞明這個世界的真相而又無法擺脫人類的情感的束縛超脫物外,這是他與許多那個時代其它的偉大的人的區別。許多背離上帝的人寧願孑然一身,以求自保。但是達爾文不同。
尤其是在他失去安妮之後,他內心搖擺不定,而又痛苦自責,因為或許在艾瑪的心裡安妮可以在天堂里搖晃著潔白的羽翼,但是只有達爾文知道死亡是多麼的冷,它能想像那隻黑猩猩因肝炎死去的時候,安妮亦是如此,他只恨不能感同身受,不能最終保護他的安妮。
那時他心甘情願的走進自己始終抗拒教堂,雙手合十,以父親的名義跪在玻璃窗上的耶穌面前,「我卑躬屈膝在你面前,若你能救我女兒,我會用餘生信仰你」。雖然他對那個玻璃窗上的猶太人還是以「先生」相稱。
其實你看,所謂真相,只在科學家的心裡,不在父親的心裡,是不是?

上帝與你同在,往去的靈魂亦與你同在。
兩千多年前,那個佈道的猶太人就早已知道了信仰的力量。

轉折點在水療醫生把他堵在門口的那一刻,他問達爾文,「你說不從宗教尋求慰藉,但你有信仰嗎?……若沒有,這世上所有的水都不能醫治你」。

你有信仰嗎,達爾文?你的信仰是什麼?

這是個能殺死人的問題,也是個很多人不願多想的問題。其實我並不明白達爾文有沒有信仰,他落荒而逃,在安妮死去的旅館房間裡泣不成聲。

妻子、兒女,世俗但是卻能溫暖人心的血脈親情,你在內心深處確信的動物性本能,自己終究還是不能逃脫,你篤定這不是上帝的意志嗎?
還有真相,有一句說出來能殺人,有一句話說出來能救人,有一句話只在你的心裡,你自己要知道。這就是安妮要告訴你的。
這句話叫信仰。

之後,他決定動筆,並完成了《物種起源》,並由篤信基督教的妻子親手投遞給出版社。她終於選擇與他一起承擔,即使被上帝所棄。

上不了天堂,牽手去地獄吧!

愛情、親情,真相,你知道誰徒有虛名。

作為旁觀者,其實沒人會關心人是不是由猿猴進化而來。就像王怡引用的數據,只有39%的美國人,相信進化論是一種可接受的關於世界與人類起源的科學理論。更有相同比例的美國人,搖頭說,沒聽過達爾文這位大人物。
與之相對的是進化論在中國的普及地位。相互對比一下,是不是很微妙?
國人學了很多的知識,常識,大多數時候卻根本沒有篩選辨別的權利,也許這些所謂的常識是對的,但是正是這些對的東西剝奪了我們信仰的機會。

於是我就真的想知道,什麼是信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