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風暴佳人--Agora

城市广场/风暴佳人(台)/穹苍下的女神(港)

7.1 / 73,089人    127分鐘 | France:141分鐘 (Cannes Film Festival)

導演: 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編劇: 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Mateo Gil
演員: 瑞秋懷茲 麥斯明格拉 奧斯卡伊薩克 Ashraf Barhom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思考的貓

2010-03-23 03:11:46

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


       我一直覺得我這樣無神論的人看宗教題材的電影,是挺委屈宗教的事兒,如果電影講的是如何的神啟,我會說是巧合;如果說是某教派人士行善積德,我會認為這是道德和人性的事兒,難道幹好事兒的都是信教的不成?但是,如果一部電影涉及宗教名義下的戕害人性,殘殺異教徒的事兒,我就要高呼都是他媽這幫宗教瘋子惹的事,把教會之類痛罵一通。《城市廣場》就屬於後者,眼見著一幫基督徒,高呼上帝、耶穌,沒事兒拿著石頭就把異教徒往死裡砸,還咄咄逼人一副要征服世界的樣子已經讓我憤怒,更何況,還把這麼漂亮聰穎的女士希帕提婭殘害,怎能不進一步的義憤填膺。當然,拋開宗教因素,從這部電影反映的群體迷狂與暴行看,與世界上類似的慘劇又是何其相似,他們原來都是一樣一樣一樣的啊。

    作為中國觀眾,我看到片中場景,第一反應就是,這不就是一場文化大革命嗎?片中,多神論的信徒傳統上處於菁英和統治地位,而基督教則生根於平民百姓之中,帶著救贖情懷,慢慢菁英們看不下去貧下中農集會挑釁,率先發起暴力行動,卻不想遭到反撲,點燃了革命的火焰。而當這股火焰失去控制時,悲劇便發生了,它表現出了盲目、極端和反智的傾向,他們衝進圖書館,把多神論的神像、典籍、石碑之類舊社會「四舊」砸個稀巴爛,同時將舊日的菁英看作異端「臭老九」,雖然雙方的矛盾暫時緩和,但是基督教民的統治地位也漸漸確立。有時候,暴政和獨裁是以一個醒目的獨裁者的面目出現,比如希特勒,這樣的獨裁往往有一個明確的暴政實體,有個張揚血腥的主體,而正因為如此,也暴露了它的脆弱性,它一點兒偏差就可能讓其神的形象坍塌,從而被推翻。

    與「第三帝國」之類的獨裁政權相比,片中以基督教為紐帶的宗教「獨裁」就顯得更堅固,也更可怕。它以一種價值觀為基礎,有著深刻的積澱,同時神學下的輪迴或者神賜說,又讓它不容易因為某個個體的逝去或者形象的坍塌而影響整個體系的牢固性。於是,片中,我們看到基督教由平民中興盛,但是漸漸的還是淪為其中生出的菁英利益階層的工具,他們用宗教支配著大眾,把這個團體的敵人轉化為整個宗教的敵人,利用這樣的槓桿效應黨同伐異,血洗他們眼中的異端。當片中一批狂熱的信徒,每天都挎著裝有石塊的背包,隨時準備向不同信仰的人展開暴力攻擊時,其已經淪為他人打手,卻還以為自己在擁護絕對正確的神的化身。片中的西瑞爾以宗教長官的身份,對教徒洗腦,隨意歪曲《聖經》,道貌岸然之下,其實本質還是想壓制當地世俗地方官,染指現實利益的野心。雖然片中也有辛奈西斯為代表的基督教的鴿派,雖然他如同中國風雨如晦時代的那位總理一般,想要去撮合,想要保護一些人,但是現實利益下,他也只能選擇向強硬的西瑞爾妥協,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中,強硬就是力量的象徵,是更能使萬民山呼海嘯,高呼萬歲的姿態,直至一場浩劫下,石塊橫飛。

    本片突出表現了知識分子階層在亂世中的命運,希帕提婭堪稱理想知識分子的化身,智慧、寬容、堅毅、勇敢,那種只想真理低頭的態度是美德,也是命門。本片其實一直營造了兩條線索,以知識的神殿將其分隔,也彼此聯繫,一條線索在外面,亂世中,基督教的狂熱分子不斷的屠殺異端,同時也不時遭到報復性攻擊,一片血腥的循環;而另一條線索在裡面,知識的神殿下,希帕提婭從開始帶著學生探討哲學,研究科學,到後面專注於研究日心說和橢圓運行軌跡。外面的喧囂和裡面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當危險已經一步步靠近時,希帕提婭還專注的研究天體運轉之規律,可見其單純之處。而同時,她又並不僅僅埋頭於書本,而是敢於挑戰宗教狂熱下的偏執,向西瑞爾集團提出質疑。弔詭的是,號稱與神對話的基督徒們倒是狂熱的在世俗間殺戮,而一直被認為對神不敬的希帕提婭顯得更超脫世俗,與讓世界運行的本源之「神」對話。希帕提婭的學生們的選擇可以看作知識分子在曾有的理想主義幻想破滅後的不同抉擇,有人從政,權傾一時;有人從教,名揚四海;還有如烏提斯一般,成為平民,卻保持著一份對現實的質疑,他本是一名奴隸,在希帕提婭為核心的知識團體中,他本地位最低,但是卻在民間保持著獨立思想的火花,面對亂象開始生疑,雖然片中,他的種種舉動被歸於對希帕提婭的愛,但是從他的眼神和麵對暴力的躊躇中,我們還是看到了類似亂象下,無數的民間思想者的影子。

    希帕提婭這樣的知識分子命運的一大悲劇之處就是,她需要獨立,但是如果要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能量,常常又需要他人的保護。所以,歷史上,知識分子與權貴總是處於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有人疲於奔命,精於在這其中游刃有餘時,卻發現自己已經不是最初真正的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而希帕提婭則固執的堅持自我,她沒有認識到,雖然她為自己昔日的學生,今日的地方最高長官所庇護,但是在現實利益面前,只能舞文弄墨的文人顯然是最先被考慮拋棄的對象。於是,失去了兩個學生的保護後,她的命運依然註定。在歷史上,對於希帕提婭之死,有著多種描述,最慘的莫過於被剝光衣服,亂石砸死,分屍後焚燒,顯然,看了前面從外表到內心都那麼美麗的希帕提婭如此慘死是讓觀眾過於揪心的事兒。導演做了更藝術化的處理,烏提斯於絕望中,在暴民們去準備石塊時,親手給了自己的老師,也是愛人更平靜的致命一擊,讓她不必承受亂世下的屈辱和痛苦,而事後她屍體所受的侮辱也是文字描述帶過,留下的更多是惆悵之情。

    當美國人將塔利班和基地打的四散,拉登下落不明時,卻發現其代表的歪曲教義的恐怖主義勢力依然猖獗。看似沒有實體的獨裁常常更加可怕,它們化身為一種觀念,深深紮根於很多人心中,隨時可能點燃群體暴力的火焰。更多時候,它的表現不是一種暴力,而是偏執和偏見,是一種非要他人歸從的不寬容心態。當希帕提婭發現地球繞太陽運行的橢圓形軌跡的時候,她所處社會也正處於一場暴力循環的離狂熱最近點,之後的世界各地的歷史大多如此往復,有時候理智多些,有時候狂熱多些;但是,在一些地方,我們也看到在更理性的價值觀滲透下,這樣的循環變得更平緩,我們無法改變地球繞太陽的橢圓軌跡,或許能帶著更寬容和理性的力量去感染他人,讓歷史暴力循環的軌跡能離爆發的狂熱點距離更遠,讓城市廣場上,更多的是理性的辯論和友愛的擁抱,而非絕望中狂奔的人群。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5ae66e094ec763c33ac763ba.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