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和你在一起--Together [2002]

和你在一起//

7.4 / 4,058人    116分鐘 | Argentina: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陳紅 劉佩琦 王志文 唐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3-23 07:04:14

小提琴VS妓女;柯努士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VS裘皮大衣裡的維納斯


2005-02-18

這是一部朋友推薦給我的電影。同《黑色追緝令》《生活秀》《困著我捆著我》一樣,推薦的理由是我和其中的女人有某些相似之處。於是,我也很欣然的接受觀看這些電影。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需要看見自己。用自己的眼睛從別人那裡審視自己。但是,我沒有感覺到有多少相似。因為推薦電影的人根本就不了解我,哪怕是假像,他都沒有了解過。
於是相似的不外乎就是抽菸的姿勢或者是曖昧的眼神或者是荒蕪的生活。
不過爾爾。
我從來不相信年輕的男子。
因為他們的愛火再怎樣炙熱也不是真實的。
取暖可以。相愛,不可,
這樣的理論從我第一次讀完《一薕幽夢》就在心底紮根萌芽。
我不相信那些潔白的生命,那些潔白的沒有意義的生命。
我寧願相信的是潔白下面單純的身體。在這樣一些不加思索毫無推理和計算的情感裡面,身體往往才誠實。
我問那些妄想和我相愛的年輕孩子,你愛我什麼?
我從不聽回答。
因為無知不是錯。無知和純潔很緊密,而我,不需要那些純潔的沒有力量的愛情。那隻適合我用來想像故事而不是用來相信的。
但是,成長勢必帶著很多暗沉的東西來到。
於是,我也不可相信不能相愛。

一句莉莉的台詞「我給你說,我遇到一件事,特噁心」
一張男孩子稚嫩的臉,那帶著自戀一般倔強而憂傷的眼神。
一件白色的裘皮大衣。
一個從床底下找到襪子就可以樂趣橫生的潦倒男人。
一個面目嚴肅心靈冰冷的教授。
一隻可以榨汁的機器。
一段沒有贏得掌聲的表演。
一顆愛著未知的蒼白的父親的心。
這一切構建出一個故事,一個現實擊打夢想的故事。
我看這樣的故事總會落淚。
很多時候,堅持夢想難過於堅持生命。
片子開篇的音樂是叫做趙麟的人做的。電子糅合民樂,有點俗氣但是很輕鬆。我聽著,感覺眼前就是北京灰色的街道和天空。有點寒冷的味道但是不令人絕望,剛剛好。
一貫是很欣賞陳導演的風采。
《黃土地》到《霸王別姬》都是男人的眼光。透過故事我品嚐到作為一個男人的雄心壯志和厚重的道德感使命感。更加上他和我唯一感覺還算可以的大陸女演員的婚姻,令我很長久的一段時間裡暗自羨慕這樣的人生。同樣,他的不苟言笑和低沉的嗓音也是贏得我對於他好感至關重要的東西。於是,心靈的豐富多彩結合人生的歡喜成就了一種偶像的姿態。
難得的是這樣一位令人不安的男人會關注小人物的命運。並且還透出了暖洋洋的人味來,即使故事依舊遍體鱗傷。但是,那無從割捨的愛和溫情還是飄散在整部電影之中。
但是陳導演沒有忘記他是個強悍男人這樣的本質。
當小春面對身世真相的時候,我明白了,有時候理智和智慧一樣的滑稽。一樣的令人怨恨。但是謊言呢?難道謊言真的就可以帶來幸福的感受嗎?
小春為了那個他根本不明白的女人一個虛榮荒唐的願望甚至出賣了自己用來做命的提琴。而那白色的華美皮草卻很醃臢的成為了令人令莉莉在電話裡面說「噁心」的情節。
我忽然記起自己。
當一些時候我忘記自己說過的話語之後又突兀的看到那些早已遺忘的人和事物很堅決的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改良終究不是改革。那些很努力想要改變的生命依舊是無法給我歡顏。我看著那些無辜受難的心靈,自己很黯然。我沒有資格贏得這樣的厚愛。無論是神給還是人。
我就要離開北京了。
我發愁自己帶來的滿滿兩箱衣服該不該再帶走。
朋友說,你就這麼不相信我?
我無語。
我為什麼不相信他?
他可以留著三年前買的手機貼片。雞年伊始他找來給我,我滿心歡喜的以為是他買來讓我開心的。可是越看越似曾相識。後來恍然大悟,那原本就是我自己買的。只是我早已忘記,忘記的一乾二淨。同樣,還有很多的小玩意。一些我從自己的記憶里生活里丟棄不要的東西又漸漸的重新出現在我的視線。我為此苦惱,很苦惱。
最後,我決定這一次將自己的行李留在這裡。理由很簡單很簡單,因為我一定會回來。堅決的沒有絲毫的懷疑。
昨夜,他開玩笑說,05年的追求有了。
我說,是什麼?
他說,就是那兩箱衣服啊!
夜晚的窗外很寂靜。
我洗完的頭髮散發著很迷離的香氣,我感覺自己應該高興。可是我沒有,我深深的感覺自己的生活很無望。連同自己的愛情。沒有出路。快樂與否都不會有什麼區別。因為結果明明白白,那只是一場夢。
但是沒有退路別無選擇。
這樣的心境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體會。
於是我看見小春的眼睛,我想,上帝其實最精明。
他給予你靈秀氣息的同時或者就已經將你的唇吻在了那個可以歡唱的冰姑娘蒼白而致命的唇邊。如同烙印成為宿命。無論怎樣,那來自命裡的冰涼是夜晚揮之不去的悲傷。不用開口,已是寒意襲人。
讀神,神說很多的話。多到根本記不得記不住。
其中一些恍惚的滑過記憶。偶爾在寂寞無事的時刻翻找出來安慰自己,也不失為一種學以致用的意義。
神說,愛他就要成為他。
這是我昨夜忽然開悟的一句。
我很遺憾第一次的愛情開始的過於年輕來到的過於草率。根本沒有品出味道就已經是成為可怕的傷害。
我為此懊惱卻不後悔。
因為已經破碎的故事和心靈不會再帶來期望的美好了。
其實變成他究竟可以怎樣?
不過也是我夜晚失眠時候的假設而已。沒有道理未必就會美好。
況且,變成他也不一定就可以愛的很滿足。
就像我說,要是我們在年輕時代就相識多好。
我們的年輕時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所以可見,愛情里任何假設都很難成立。
能夠預計的生命不是生命,那是空白。

一把提琴只有演奏的時刻才會是提琴。
一件裘皮大衣卻可以很鮮明的擺放在那裡。
於是我在懷疑,美好的心靈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我在懷疑,人類的情感究竟有多少是值得感動的呢?
人生究竟是什麼貴重呢?

對話的時候,有人說,不要將生活和戲劇混為一談。
道理我是明白的。
可是做到的時候很少。
我沒有太多的職責和力量。於是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該怎樣的活下去並且可以得到些許的快樂。
我沒有一把提琴來代替自己的話語。
我至多就是可以在白紙上面寫下混亂的心靈。
兒童時,我有副據說很美的嗓音。
我的聲樂老師是個孤獨的女人。她終身沒有結婚,她的手指很難看很堅硬。連同她的臉孔都留給我很粗糙的記憶。但是,在黃昏的樓頂,我聽著她的提琴聲,我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周圍了一切。
練習總是令人厭倦的。
我漂亮的嗓音在最初的時候是令母親頭疼的。
人生就是這樣的。在我的同門學習聲樂的學哥學姐紛紛贏得獎狀的時候,我們的那個孤苦一身的老師安靜的死掉了。我沒有能夠像自己和很多人以為的那樣站在燈火燦爛的舞台綻放美好的聲音。我依舊是個默默行走在校園的女生。除了偶爾的歌唱才讓我記起那些每天練聲的日子。後來的後來,香菸酒精熬夜……統統來到了。那原本被美好幻境吸引的嗓音也變得毫無珍惜可言了。
其實,人就是這樣的。
當你不需要歌唱的時候,聲音沒有絲毫的價值。
大約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認定了,音樂是悲傷的。只能帶來死亡。
有時候情愛和溫暖都會殺死天才。
因為心靈總是眷戀安逸。而靈感不會。那些光電噴發的時刻往往是最寂寞最孤獨的時刻。似乎是那個亞里士多德的說過,英雄都是寂寞的。
寂寞可以釋放心靈。
於是寂寞很自由。
但是這樣的自由不快樂。

音樂或者不是怎麼賴以活命的。
也許一個妓女會帶來比它實在的多的樂趣。
但是很多的美好樂章還有故事都是給了妓女的。
所以,沒有什麼比什麼高貴。
心靈就是心靈。
人就是人。
做愛也好拉琴也好。都是我們需要的。只有多少的不同。
一些人可以不做愛卻一定要和自己的夢想相守到死。
一些人可以沒有念頭除了吃飯做愛就是等死。
或者不能夠評價誰比較活的真實。
因為,幸福對於不同的生命而言有不同的內涵。
所以,做什麼都好。
所以,一把提琴和一件裘皮大衣,沒有多少關聯。
假如我選,我要大衣。
假如我選,我做維納斯。

最後引用張楚的一張碟的扉頁上的話「孤獨的人不是可恥的,可恥的是對音樂沒有堅持追求」

2005-02-18 14:46:2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