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反基督者/撒旦的情与欲(台)/失落伊甸园(港)

6.5 / 137,168人    108分鐘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威廉達佛 夏綠蒂甘絲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皮皮蝦

2010-03-23 21:35:14

無言的深奧,可言的比較


      無言的深奧,可言的比較

    李泊岩
  
  刊於2010年2月26日《假日100》



      比較起來,《反基督者》是拉斯·馮·提爾到目前最深奧的作品。我沒有辦法說他好在哪裡。歐洲那麼龐大一個基督文化,或宣揚,或反抗,哪裡是這麼一部四段式的電影道得盡的。《反基督者》的故事說出來極其簡單,一對夫婦失去了孩子,妻子精神不振,丈夫為了照顧妻子,帶她去森林散散心;誰知適得其反,妻子陷入了躁狂的精神疾病。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包裝它的哲學因素和宗教因素,到很像影片裡面的大森林,爪牙林立,錯綜複雜。解釋這個故事,恐又不是千字文道得盡的。

    正到無言時,便覺得中了拉氏的下懷。電影起初,妻子為了自己孩子的夭折而自責,她的丈夫像是一個心理醫生一樣,對她呵護有加,甚至讓觀眾都深深佩服。為了讓自己的妻子更好地康復,丈夫把她從城市帶到了樹林裡。這片樹林有妻子和孩子度假的美好回憶,可是還沒有從悲痛中恢復過來的妻子,對他們在樹林深處的房子非常恐懼。森林的象徵意義,幾乎可以看成宗教的禁錮。劇情剛過半,妻子似乎著魔,無名火蔓延開來,劇情越加離奇,他們互相虐待,妻子毆打自己的丈夫,並且一點一點開始折磨他的肉體,打斷了他的腿骨,用石頭猛擊他的生殖器,把勃起的男性生殖器打出血來,用改錐穿透丈夫的腳,擰上螺絲並且把扳手藏了起來。此時,觀眾深信,丈夫象徵耶穌,妻子便是「反基督者」。

    太深奧的東西總叫人無言,我看到拉斯·馮·提爾的影片,便習慣拿來對比前蘇聯的導演塔可夫斯基的作品。這兩人的電影都深奧,都不容易道盡。拉氏早就表示過十分崇拜塔氏,可是拉氏沒有見過塔氏,1986塔氏去世的時候,拉氏剛剛拍得處女作《歐洲三部曲》,沒什麼資金,小成本,但已經顯現出思想的龐大。拉氏深解塔式的所有電影(丹麥人深解斯拉夫人就好像韓國人深解中國人一樣),但塔式未必聽說過這個北歐小伙。要是假設他倆機緣巧合認識了,很有可能成為忘年交。這倆人都很早熟,塔式一高興說不定收他為徒。倆人處女作都異曲同工,他們都深信,「一個人能夠重建他與自己靈魂源泉的盟約,以此恢復他與生命意義的關係。」但是,深刻內涵的表象卻截然不同,單說鏡頭,塔式穩穩噹噹,拉氏搖搖晃晃,前者漫長深遠,後者短促遊蕩。塔式注重造景,可拉氏曾經走到極簡主義的路子上,不但不造景,反而不要景。

    直到眼下的這部《反基督者》,塔式痕跡躍然影像,具有塔式意味的鏡頭,用得心甘情願。長鏡頭增多,慢鏡頭常見。他甚至還在影片的結尾打上了「向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致敬」的字樣。他解釋說:「當我看了塔可夫斯基的影片《鏡子》之後,就非常喜歡他在電影裡所表現出的人與人的關係,他的鏡頭語言、他對聲音的處理都非常讓我著迷。我會一遍又一遍地觀看他的電影。我想,塔可夫斯基就是上帝本人吧……塔可夫斯基已經表達出了他所想表達的東西,寫出了他的所思和所想。在很多方面他是一個先行者,開創了很多電影的先河」。

    魯迅說:「比較,是最好的事情。」是的,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