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彼岸的幸福--The Other Bank

岸的另一边/彼岸的幸福/Gagmanapiri

7.7 / 1,346人    Georgia:90分鐘 | Hong Kong:93分鐘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喬治奧瓦什威利
編劇: 伊柏拉金別科夫 喬治奧瓦什威利
演員: Tedo Bekhauri Tamar Meskhi Archil Tabukashvili Temo Goginav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何倩彤

2010-03-24 09:22:36

你把我心研磨成粉末


故事講小男孩的父親因病留在阿布卡西亞,他和母親為命但不相依。母親靠皮肉維生,小男孩鋌而走險只為媽媽能潔身自愛。但媽媽我行我素,小男孩便決定到阿布卡西亞去找自己的父親。臨行前,街童老大教他,過了邊界,要裝聾扮啞。不要讓人悉破你是喬治亞人。十二歲的他,沿路用他那雙鬥雞的大眼睛,看盡強姦、搶掠、殺戮和種族仇恨。

喬治亞(喬治亞)位處土耳其和阿美尼亞的上面、俄羅斯的下面。1921年,俄羅斯共黨革命之後,喬治亞分裂出阿布卡西亞(Abkhazia) 的自治共和國。但1931年史達林上台後,把阿布卡西亞併入喬治亞管治。但兩地人民的文化、宗教上的矛盾日深,阿布卡西亞的人民渴望獨立,並寧願投靠俄羅斯也不願再受喬治亞統治。

到了1991年,喬治亞藉著蘇聯解體而得到獨立。喬治亞取消了阿布卡西亞的自治權。翌年格軍進城平亂,但在俄羅斯的協助下,阿布卡西亞把格軍逐出,並在沒有人認同的政治環境下宣佈自己的獨立。使本身居住在阿布卡西亞的喬治亞人都成為難民,要流落在附近的邊疆。難民的數目達二十五萬人之多。《鬥雞眼尋親記》的小男主角就是這些難民的一份子。

我完全不能言語,是因為,它不但透過小孩的眼光去看,而且還是藉著一雙殘缺的眼睛去看。因為那份殘缺在那個人為的戰亂中竟是那麼毫無來由。他每每不能承受便緊閉雙目。而我們不但看到他所看的,也看到他選擇不看的。而我們無能把這孩子與他的週遭區隔開來,正如他單薄的眼皮亦不能夠。我們眼睜睜看著他緊閉的眼睛再張開來,世界沒有絲毫的改變,只是他承受和前進的決定的再確認。這個決定竟與決心無關。只以絕望和幾近虛妄的希望為驅力。

沿路的景緻,美麗得教人雞皮疙瘩。孩子被車長趕下火車,翌日的晨曦不可方物。青年強姦少女,在路邊停車,綠草如茵。俄軍射殺了無辜的男人。車子繼續前進,一車的人都哭著。那時的夕陽溫熱美好。孩子回到家鄉,人去樓空,只剩下破舊的玩具,那時窗外下著皚皚靜謐的白雪。

看著一個孩子蹣跚的茫無所依,心便碎了。看著一個孩子因為恐懼而放棄高床軟枕,選擇睡床底,心就再碎一遍。看著孩子坐在形同世界末日的破房子內修玩具,我發現心可以碎的更徹底、更零落。然後這倔強的孩子一直沒有哭過。直到他放聲哇哇大哭,我發現心是可以碎成粉末的。

而他只是二十五萬分之一。

孩子緊閉雙目那一刻。他變回一個正常的孩子。他眼睛的畸異和世界的殘酷都消失無蹤。他裝聾扮啞的那一刻,種族自他身上剝離,身份也隨之褪去。別人才能待他能像待個一般的孩子。一個孩子要繼續存活在世,竟是要以不看、不聽、不說這種方式,這究竟是個怎樣的世界?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卡拉馬助夫兄弟》中說:「如果這所有真理,相等於孩童所受的痛苦的總數,我告訴你這些真理不值這樣的代價。」

我告訴你。即使只值一個孩子的痛苦,這一切的真理,仍然仍然不值這樣的代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