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奇爱博士/密码114(港)/奇爱博士或者我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

8.4 / 518,640人    95分鐘

導演: 史丹利庫伯力克
編劇: Peter George (Ⅲ) 史丹利庫伯力克
演員: 彼德謝勒 喬治史考特 史特林‧海登 Keenan Wyn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托尼·王大拿

2010-03-25 17:36:12

解碼奇愛博士奇怪的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者:西夏 原載於《科幻世界》07年第四期】

[故事] 戰略空軍基地將軍將自己的性功能障礙歸咎於水中加氟防治壞牙的科學方法,認為這是蘇聯企圖毒化美國人體液的陰謀,於是下令空中24小時巡弋待命的核彈轟炸機隊進攻蘇聯,並以全面核戰為由關閉了基地通訊。大驚失色的國防部為避免偶然核戰,一面想法召回飛機,一面與政要緊急磋商。由於意識到蘇聯的核反擊將毀滅美國,軍方建議乾脆乘機實施全面核攻擊,從而藉此永遠解決蘇聯威脅問題;而總統為了和平,試圖請求蘇軍幫忙擊落自己的飛機,卻驚恐得知蘇聯已製造了足以摧毀地球的「末日裝置」,該裝置會在蘇聯遭到核攻擊時自動啟動,無法阻止。終於,一架B-52載著兩枚氫彈越過艱險擊中目標,核毀滅被啟動之際,名為「奇愛」的科學博士現身國防部作戰室,開始用自己無與倫比的智慧和無法抑制的激動,描述起一個令人嚮往的地下礦坑生存藍圖……

[起源和閒話] 本片小說原著《紅色警戒》,作者彼得·喬治二戰時曾為英國皇家空軍情報官,據說曾在空軍基地被一架掠過頭頂的美軍B-47轟炸機震得咖啡杯摔在地上,邊上人評說一句「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這樣來臨」竟使喬治猛得靈感,三星期寫出了《紅色警戒》,跟克魯亞克寫《在路上》一樣快。注意這個《紅色警戒》跟那個即時戰略遊戲《紅色警戒》系列沒有關係。電影對於當年的核威懾極盡嘲弄,沒想到在電影完成兩年後原作者喬治本人竟不堪核戰恐懼而於1966年6月自殺身亡,由於小說本身的文學成就並不算高,電影《奇愛博士》就成了我們依稀記住這位先覺者的唯一憑據了。所幸《奇》片在很多「一百」名單上位居前茅,1989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因其「重要文化意義」 而與《公民凱恩》、《飄》、《卡薩布蘭卡》、《綠野仙蹤》等一起列進第一批國家電影保護收藏目錄。

[背景] 卻說1960年代冷戰突然加劇,豬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使得核毀滅的幽靈突然從世人生活的背景被調到前台,反映核焦慮的西方科幻-災難片開始丟掉50年代的種種動物寓言面具,而出現咄咄逼人的現實景像,先有《海濱》(On the Beach,1959),後有紀錄式的《戰爭遊戲》(The War Game, 1965),同期還有《奇幻核子戰》(Fail-Safe,1964)。那時庫布里克為準備一部關於核威懾的電影,已經刻苦研究學習了三四年,忽一日,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湯瑪士 Schelling)在飛機上讀到小說《紅色警戒》,視為一個描述偶然核戰的絕好案列,在《原子科學家通訊》上發表了一篇評該小說的文章,竟被庫布里克讀到,二人當即聯絡並跟彼得·喬治談下了電影改編權。那個托馬斯·謝林,因廣涉運籌學、外交學、國家安全、核戰略、軍備控制理論,在四十年後的2005年,「以其博弈理論(game theory)增加了我們對於衝突與合作的理解」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另外話題。

小說版的《奇愛博士》是個一本正經的故事,庫布里克卻發現因為「核威懾」主題內在的非邏輯以致荒誕性,電影完全沒法拍成正劇,終於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黑色荒誕的模樣,成為美國電影學院「百年最佳」排行榜上第三好笑的電影。不過中文觀眾看字幕很難覺得這部電影有那麼好笑;就算是英語觀眾也很難同意該片到底有多好笑。畢竟因為核毀滅這樣的沉重主題,很多觀眾即使謹慎笑起來也是懷著神經質的緊張和負罪心理,這在電影史上絕無僅有。

 

[核威懾] 美國科學家聯盟的太空戰略、國際安全及軍情分析大腕約翰·派克(John Pike)曾說:「關於核戰略的所有東西,都可以從《奇愛博士》學到。」正因為如此,這部電影現在已經成為大學的國際政治與核戰略研究的教科書內容,因為它把核威懾的重要而荒謬的邏輯完整呈現了出來。一個空軍基地的指揮將官,為什麼擁有下達核攻擊命令、掌握地球命運的大權?另一方面,為什麼蘇聯的「末日裝置」是完全自動反應,不可能被人為因素改變?《奇》片從兩個方面展示了核威懾邏輯必然走向的墮落。

 

核戰略的核心是「核威懾」。什麼是「威懾」?奇愛博士在影片最後是這麼說的:「威懾是一種讓敵人在發動進攻時產生內心恐懼感的藝術。」——記住了:威懾是一種「藝術」不是「科學」,它需要的是「恐懼感」,而恐懼感,需要有效地傳達到你想要打擊的敵人的腦筋裡面才能激發起來,否則威懾就不存在。所謂「末日裝置」在我們的現實中雖然從未真正實現過,但正如奇愛博士所說,它在技術上完全是可能的,因此它高度濃縮了當年美蘇的核恐嚇戰略,該戰略名曰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即「對等保證摧毀」,縮寫成MAD,正巧是「瘋狂」一詞。瘋狂而奇妙的事情,往往牽涉到邏輯的怪圈,核威懾也如此。為了有安全感、為了高人一籌或者為了迎頭趕上,你不得不拼命製造核武器;如果MAD狀態達到,即通常所說的「核平衡」,那麼使用核武器就是不合邏輯的行為,因為誰先攻擊誰就會遭到毀滅性報復,而如果有誰被首先攻擊,其報復也就變得沒有意義,大家都已經玩兒完了,誰還會有心思去報復?另一方面,在真的常規衝突升級的情況下,人的理性在決策核打擊時又會陷入邏輯的障礙,更不用說還有情感上的障礙了,於是核戰略理論的版本也必須跟著升級,這就勢必引入非理性、非人性、或者說不確定的因素,才能繼續提高有效的「核威懾」能力,這樣我們就邏輯地、或者說非邏輯地有了對非集權的、非統一指揮的攻擊作戰系統的需求,這就是一個小小的空軍基地司令可以發動核大戰的原因;也有了自動引爆、完全無法人工控制的反擊系統,這就是「末日裝置」。讓國家和軍隊把核武器控制權放棄給電腦、各種感應元件、以及任何一個基地司令官,才能確保核恐嚇無時無處不在的有效性。這不合邏輯的瘋狂結局,變成了核威懾戰略的符合邏輯的下一步,雖然當年蘇聯並未造出末日裝置,但他們真的完全可能像電影中的俄國大使那樣從《紐約時報》的討論得到末日裝置的靈感,而當年整個歐洲,真的都佈滿了可以隨意發動核大戰的空軍司令們。奇愛博士說,這是核威懾理念的精髓,可以讓大家永遠都在理性和非理性的邊緣徘徊,在恐懼中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糟糕在於,有個指揮官腦子突然進水或者出水,就心血來潮真的發動了攻擊,將一切政治和外交拋諸腦後:「戰爭太重要了,不能留給政客來處理。」而另一邊呢,還沒有來得及通告全球自己已經達到MAD狀態,給了瘋子可乘之機。這些使人髮根倒立的「人為錯誤因子」之上,我們還有戴上牛仔帽的機長「金剛」上校,他訓練有素、英勇頑強,率領一班各族人民的傑出代表,以大無畏的美國英雄主義精神跟百折不撓的德克薩斯牛仔氣概——他確實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終於使得世界朝著毀滅的方向平穩前進無法逆轉。

 

[名詞解釋] 那個勇敢的上校姓 Kong,美國人除了「金剛」之外,沒有別人有這個姓。美軍轟炸機的先進上校,為什麼有個「金剛」的姓呢?這樣我們就不可避免涉及成人內容了(未成年讀者請在父母指導下閱讀)。所有論家都同意,《奇》片將雄性的性衝動跟雄性好戰的攻擊特性並置,從片頭那個誰也不會漏掉其含義的轟炸機空中加油的「雄起」畫面,到最後轟炸機上校騎著飛彈飛向地面炸開蘑菇雲的「高潮」狀態,全片實際上是以戰爭釋放焦慮的一個完整過程,活蹦亂跳的上校簡直就是衝在最前面的一枚精子,他(缺)一根筋地衝向目標絕不放棄的勁頭,讓他姓「金剛」的姓真是再合適不過,何況他在朗讀救生物品清單時,還流露出了跟金剛一樣的戀物癖。「金剛」癟著他土得掉渣的德州土音,讀到「一套避孕藥、三支口紅和三雙尼龍襪」時,尖著嗓子美滋滋地說:「這些東西夠去(拉斯)維加斯混上一個週末了……」。豈止「金剛」,一份深入的研究指出,《奇》片所有名字都帶有直白露骨的性意味,這一點翻譯版本可能很難傳達。如空軍基地司令叫做「撕破衣服者」(注);總司令名字Buck是「雄性動物」,姓Turdginson意味「腫脹,勃起」;美國總統的姓,在粗俗語言中指妓女、陰部、或娘娘腔的男人;蘇聯大使名字直接跟「薩德」或者「性虐狂」掛鉤;蘇聯總理名字雖是個普通俄國名字,卻是陽性形式的生殖女神名,而他的姓Kissov (=kissoff) 意為吻別、吐口水哄走,意思等於「你死去吧)」;那個英國軍官的名字呢,不但是一種春藥、懷胎藥之類的植物,也被某些同性戀組織拿來做標誌,而這個角色跟同性戀有關這一點也被故事情節一再證實,以致於陸軍軍官以為自己奉命來逮捕他是因為他在基地領導了一場「墮落者的暴動」,一見到他就因為他奇怪(漂亮)的制服而嘲笑他是易裝癖。也不光是人的名字。轟炸機機艙的第一個鏡頭就是一本《花花公子》雜誌插頁圖片,覆蓋裸身女郎腰部的大書是Miss Foregin Affairs,以「外遇」諧音「外交」;而飛機攻擊的第一目標Laputa,則是《格列佛遊記》中一群瘋狂科學家的島嶼,他們瘋狂沉浸於思辨,以致於妻女們要跑到人世間去偷情尋求滿足。(熟悉宮崎駿的影迷當然會說,啊,Laputa,那是《天空之城》...)當然最為有名的還是那個發瘋的基地將軍「撕破衣服者」,打仗的神聖理由,是為了保衛自己和美國人民「寶貴的體液」,在他發佈進攻命令的莊嚴時刻,他嘴裡始終把玩的那支雪茄,在仰拍的鏡頭中不由自主高高翹起來……如果對比原小說就知道,電影版的《奇愛博士》已經把小說中很多低廉玩笑剔除或者弱化了,但影片尾聲地球人命在旦夕時的性玩笑,表明所有那些名字的講究都義有所指。當國防部作戰室的所有男人們不分意識形態和國籍、不分軍階、軍種,全都津津有味地在奇愛博士「十個女人配一個男人」的奇妙主意下,暢想起未來地下礦坑生活一夫一妻制的必然終結。博士說,所選的女人要具有高度性感的刺激性,而男的要優秀,要包括軍方和政界上層,這樣在不到100年時間裡就可以締造新的一代優秀的美國人。一時間大家忘了幾分鐘後全球即將毀滅的事情,迫不及待地要開始跟蘇聯展開「礦坑競賽」,戰爭的雄性本質和荒謬特性可謂一覽無遺。

 

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討很多人都忘了問、或者被問到的時候不免語焉不詳的問題了:為什麼這部電影要以一個情節上不起眼的配角、在片末才出現的「奇愛博士」來命名?那長長的、古怪的片名的後半部份到底是什麼意思:奇愛博士,或我是怎樣停止焦慮而開始愛上核彈的。原來,這是一個關於「奇怪的愛」的故事,而這種奇怪的愛的最高造詣者正是「奇愛博士」,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配角」,卻是所有角色的集大成者,所以在他雄辯地開口之時,所有人都靠邊站洗耳恭聽:原來戰爭居然可以絕妙地解決雄性的焦慮,怪不得滿屋的眼睛都難以置信地大放光輝。

 

 [博士之愛,和他不聽話的右手] 《芝加哥太陽報》的美國影評大腕伊伯特兩次撰文、三次發表出來評說《奇》片,都對其結尾很不感冒,認為那一段奇愛博士的演講完全是畫蛇添足。很顯然如果不是庫布里克的藝術智商太低,就是伊伯特在奇愛面前迷失了靶心,這倒也正好顯示了庫布里克的敘述結構跟一般好萊塢電影的許諾和造成的期待都無法接軌。撥開「冷戰」「核威懾」的面紗,《奇》片跟庫布里克後來的《2001》不但有很類似的結尾方式,更有著同一的深層主題,即理性設計了機器,機器按照理性的邏輯完美地運行,最後竟帶來人的毀滅。「奇愛博士」就是瘋狂理性的化身。當密碼終於被破解、大部份飛機終於撤回、作戰室裡一片歡呼時,「勃起」將軍吹口哨帶領大家感謝上帝,而奇愛博士呢,在黑暗中靜默如一尊蹲伏的幽靈,暫時退出聚光燈,卻又像是隨時都可能飛撲回來;在得知核毀滅終究不可避免時,他終於一下又回到了視野中心,不但迅速計算出放射性需要多久才能減弱消失,更迅速地、抑制不住亢奮地提出了他絕頂聰明的「後末日」 生存主張。

 

「奇愛博士」的形象取自美國火箭專家布勞恩的身世(納粹德國V-2飛彈之父),加上前國務卿季辛吉博士的口音、捲髮和他的思想,更有美國核戰略專家XX.的影子和言論,而他所效力的「布蘭德公司」,當然指的是美國高級智囊「蘭德」集團。奇愛博士在黑暗中也始終帶著墨鏡、始終高度緊張地咧嘴笑談的煞白的臉龐,恍若邪惡撒旦讓人不寒而慄,他演講起來可以那麼天之驕子地昂揚和不容置辯,但他卻控制不住自己的右手!那隻藏在黑手套中的手,在一片顫慄的抽搐中,要死捏住他的香菸、要卡他脖子、要不停地舉起來行納粹的死亡之禮,透露出他的過往身世。注意「手臂」一詞arm,也指武器、軍備。在奇愛博士用左手徹底打軟了右手(左派、右派?)之後,世界毀滅的衝擊波下他突然激動地從輪椅上站了起來,弗蘭肯斯坦般衝向前方並狂喜地用德文高呼,不是「上帝啊我站起來了」,而是「領袖啊!我站起來了!!」這是本片最後一句台詞,就算你不懂德文、不懂英文,那發音的物理質感也足令人毛骨悚然。

 

我們已經沒有篇幅來討論《奇》片的視覺風格、以及用口語來討論天下大事的語言風格怎樣支持電影的理念並豐富了表達,以及精彩的表演(包括塞勒斯一人出演三個角色)怎樣將一個荒唐的故事演繹得栩栩如生真實可信,但必須提及庫布里克絕妙的音樂使用。先有片初的飛機做愛歌曲《請再溫柔一些》,片末地球的核爆狂歡中則有爵士老歌《我們還會再相聚》。德州上校不合時宜的牛仔愛國主義,跟二戰愛國歌曲《強尼大步回家鄉》那緊鑼密奏的小軍鼓真是相映成趣,伴著這首曲子,金剛上校騎氫彈如騎瘋牛的末日姿態已經進入了電影史上永被記住的聖像行列,而那句「寶貴的體液」,也已成為美國電影四大經典台詞之一。

 

《奇愛博士》拍攝四年後,庫布里克拍攝了《2001:太空奧德賽》,那時核危機依然高懸如達摩克里斯之劍,所以《2001》裡面那根著名的白骨,扔上太空後變成的那個乳白色的巨大太空物件不是別的,正是用於星球大戰的地球同步軌道核武器。現在雖然全世界的核武儲存已$經大為減少,不要忘了它們依然足夠把我們活著和死去的人都摧毀若干個輪迴。

=====================================================


關於文中空軍司令 Jack Ripper 名字的含義,本人一不留神,就鬧了一個無知的謬誤,讓人大跌眼鏡事小,以訛傳訛就是罪魁禍首了。現轉抄維基中文幾個段落,請那些轉貼了本文的熱心人們,麻煩再貼一遍,總不能我去一個個更正吧......

【Jack the Pipper——開膛手傑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