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先生
2010-03-28 20:52:06
《撞車》——種族融合的烏托邦想像
文/達達先生
《撞車》這部電影能夠在奧斯卡獎上擊敗當年的大熱門《斷背山》而獲得最佳影片獎,不僅僅是出於它對於種族主義這種社會問題的關注,它還贏在表達影片中所表現出的技巧與流暢。作為一部聚焦社會議題的電影,《撞車》有著可稱之為「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多年之後重新回顧這部電影,在以前的認識上,可以重新感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撞車》的故事發生在洛杉磯。作為美國最具多元文化和多元種族的代表性城市之一,洛杉磯歷來深受種族主義之爭困擾,影片從一起撞車事件(Crash)出發,回顧了與這件事或有關或無關的人們幾十個小時裡的生活,這些人裡有富庶的白人,也有貧窮的黑人,還有亞洲人……當他們的故事交叉發生時,影片提醒了我們,這些看似無關的人與事之間其實都存在著某種或明或暗的聯繫。導演正是要通過這麼一起看似普通的事故告訴我們,無論膚色是黑是白,無論家庭是貧是富,任何人都在以平等的姿態參與這個社會秩序的構建當中,我們沒有理由歧視任何人,人與人的情感是搭建在溝通與交流之上,而並非種族與金錢。
導演保羅·哈吉斯拍攝此片的由頭,是在生活了25年之久的洛杉磯,有一天打開門的時候,有一把槍對著他的頭。從此他開始思考這個他以為熟悉的城市,當他開始認真觀察時,才發現自己對這個城市的陌生與無知。他的生活只集中於與自己有關的事物之上,缺乏與其他人的溝通與了解。出於這樣的感受,他編寫出了《撞車》的劇本。
可見,撞車裡的故事,有很多地方是導演自身生活在螢幕上的體現。搭建良性的溝通渠道與方法,是導演煞費苦心在這部電影裡想最終表達的。種族歧視等等都是溝通不良的表象,而真正需要改善的,就是人與人的接觸。正如影片開頭的幾句台詞「在落砂機,沒人觸摸你,我們總是躲在冰冷的建築物後面,我想我們很懷念那種觸摸的感覺,我們彼此碰撞(crash),只是為了感覺到彼此的存在。」但從這句話裡,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一種異常悽慘的情況。人們缺乏接觸,不多的接觸卻只能通過慘烈的碰撞來實現,這種狀況絕對不能算是良性的,甚至是悲情的。雖然在影片的最後,導演用一個較為開放的結局,給了我們一種融合與交流的希望。
但這種希望,雖然開放,卻沒有什麼道路可循。電影的最後有兩個有所暗示的場景,一個是一群亞裔被釋放,感受著洛杉磯的氣息。但對這群人來說,他們未來的路才是更需要有所支持的,而不僅僅是被釋放。這群亞裔看眼前的風景時,雖有喜悅與新奇,但更多的還是前路慢慢的迷惘眼神。影片此時的表達,又陷入了以白人自身優越感出發的自以為是中,將這種地理意義上的容納,幻化成了種族間和睦相處的念想。
最終為影片劃上句話的畫面,還是一起撞車,攝影機逐漸提升,在最高點俯拍下來,人群里車主在爭吵,但有更多的人上前去勸解。導演想表達的,依然是碰撞就有希望,畢竟人們接觸了。但這種想當然又烏托邦的解決之道,是否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應該打上一個大問好。
回到電影裡所表現的種族歧視,我們可以發現,導演將這些種族間的不和與歧視表現的簡單而直白。電影中的人物,似乎都背負著「種族」這樣的概念,無論是誰。這些歧視好像都是與生俱來並且隨時都可以脫口而出的,細品之下,還能發現這些歧視又基本上都是白人施於其他種族,其他種族的自卑也好都處在弱勢的地位。也許生活在洛杉磯這樣文化大衝撞的城市,這樣的狀況是必然的。但問題在於,影片中的人物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心理複雜性,憤怒就是憤怒、悲傷就是悲傷。導演並沒有去努力的探究這其中的根源與發端。
電影裡唯一能夠用來揭示這些種族問題的藉口,就是人們之間的溝通不良。然而,將這種社會性問題僅僅歸咎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這本身就不足以讓人信服。文化、政治、經濟從很多方面在影響著種族間的相處,《撞車》這部電影卻一概沒有涉及。即使不指責其為粉飾太平,也應該質問導演在探討這個問題上的誠意,電影人的想像與現實間的差距,為這部電影的可信度打了折扣。
誠然,這部影片在面對種族主義這個問題上有它的貢獻和作用。而且它用非常巧妙的手法將它講述了出來,影片裡故事與人物之間的對比和含義,有著較高的揣摩度。故事的很多細節,也有著感染觀眾的力量。只是到底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擔當起當時我們所賦予它的重任,現在看來影片當時的解讀還是欠缺了深度。正如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一樣,它們都在爭議中完成了勝利之戰,但這些爭議也將會和榮譽一樣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