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清風皓月

2010-03-29 00:39:51

電影和書的關係


    其實這篇也不能算是對DPS的影評了甚至是完全跑題,只是在看完這部片子後突然有了一些感悟,也算是這一段時間以來如此高頻率看電影的一點小體會罷了。中括號裡面的例子都是在寫這篇時第一個蹦入腦海中的,也許不恰當,但是卻真實。
    為自己以前單純的想法赧然了。以前會說自己更喜歡讀書而不喜歡電影,會認同這樣的說法:電影是膚淺的、滿足於視聽享受的,而書是深刻的。現在覺得這話說的不完全正確。書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看待世界和演繹世界的方式,很難說它們孰優孰劣。
    的確, 在書的世界裡你可以不拘泥於現狀,可以自由想像。哪怕作者給出了一間古屋裡的具體擺設的位置、顏色、形狀【大躺箱、地長桌、太師椅。椅子上鋪著的椅墊,躺箱上擺著硃砂瓶,長桌上列著座鐘——《呼蘭河傳》】,但還是留有很多想像的空間。文字是一個一個的斷點而非完整的線,只能描繪出大致輪廓卻無法看清細節。再加上有時作者本身的視角的跳躍,即使跟得很緊,也總有不小心遺漏的點。而電影,是一條條流暢的線甚至是一個完整的平面,書中寫到的要表現出來,書中沒有寫到的,兩個花瓶中間有什麼,底下墊著什麼,也必須表現出來。所以,書會給人自由呼吸的空間,而電影則讓人完全放鬆,只要緊緊跟隨導演的安排。也是,書是作為一個已知的立體存在而存在著,不喜歡的部份可以翻過,而且也很少有能在兩個小時之內一口氣看完的書。比如大段描寫建築的【《巴黎聖母院》】,如果沒有興趣可以跳過。但是電影一般不會,且不說在影院裡的放映觀眾不能掌控,就是自己用光碟看一般也不大願意跳過去看後面。這一方面是因為電影裡的建築描寫會給人直觀印象,從而一般不大會讓人感覺枯燥,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已經習慣了電影的線性描述方式,不願意打破。
    另外,電影的多重感官刺激是書里不能享有的。作者的觀察再仔細,書中的描寫再精彩,讀者的感覺再敏銳、想像再豐富,也不如電影的直接。視覺、聽覺,加之現在技術發展後的3D、4D、5D……以前總說讀書可以行萬里路,而現在電影要做的事情彷彿就是一心想要人如臨其境,無論是演員自己的體驗,還是觀眾。(書中的演員是作者本人,他給人帶來如臨其境之感是因為他真的到達過或者經歷過;而電影的演員本身就是在體驗不同的生活。或者能否這樣說,書的觀眾與真實隔一層,而電影的觀眾往往與真實隔兩層——自己、演員。所以電影中對演員的評價與重視程度往往超過了對劇本本身。)這種身在其中之感,是一種讓現代人迅速放鬆與迅速體驗的方式,無需太費腦筋,無需太多轉換。所以我總是感覺看完一本書要比看完一部電影要累。或許是因為慣性大,看書的時候是有一個過程的,沉進去困難,但一旦沉進去再出來也要花更多功夫。
    電影的音樂等,還有劇場的人群效應,真的是力量無比強大。所以看電影更容易看哭。而讀書,除非真正讀進去,在腦海中想像,真正出發了自己內心的那根弦,引起共鳴,才有可能會哭。這樣說吧,有時候看電影時哭是壓根不知道為什麼會哭的,就是當時的氣氛到了,音樂、表情、氣勢加在一起,讓你不哭都不行。比如《死亡詩社》(終於提到它了……)最後那段,以安德森為首,大家一個一個相繼站在桌子上,這是一種很強大的氣勢。但是讀書不一定。沒有氣氛,沒有音樂,只有一顆孤獨的心像幽靈一樣在空曠的原野中游走,某一刻突然碰到了一個很小很小的像阿凡達中的小樹精一樣的東西,讓它想起今昔對比,想起為何這麼孤獨【《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想起自己茫然的目標,想起現實中的殘酷與溫暖,這個時候它便會落淚。印象特別深自己哭的特別厲害的一次是小時候讀《紅樓夢》,讀到後面黛玉死後寶玉再次到瀟湘館,看到紙窗微塵朱欄落色不禁心裡難受的那段。我很不喜歡高鶚的續稿,但是那一段讓我哭了好久好久,因為想到了如果我是黛玉我會怎樣留戀,想到了如果我是寶玉我會怎樣心痛。等等。或者說,看電影時更多的是在體驗別人的生活,為別人哭,為別人笑,替別人同情,為別人惋惜。而看書時,看到有感覺處,是為自己而百感交集。這就是不同。
    所以,一個粗淺的結論是,如果累了,看一部好的電影吧,它可以讓你完全放鬆。但是不要一味地依賴電影。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的每一個毛孔都由被滿足變成被堵塞,那麼還是要重新拾起書本,感受一下呼吸順暢的魅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