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影子写手/影子灭杀令(港)/猎杀幽灵写手(台)

7.2 / 170,846人    128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Robert Harris (Ⅱ)
演員: 伊旺麥奎格 強柏恩瑟 金凱特羅 皮爾斯布洛斯南 Tim Preec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air

2010-03-31 05:49:35

不存在的人


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兩位大師不約而同地帶來了一部懸疑驚悚片,安排在緊鄰的兩天放映。先看了波蘭斯基的《捉刀人》再看斯科塞斯的《禁閉島》,實在笑死人——這難道不是同一部電影嗎?
當然我這麼說可能你會不滿意,因為風格啊故事啊實在差太遠。但仔細想想哦,這兩部電影不都是一次敘事遊戲嗎?

《捉刀人》和《禁閉島》都以一座封閉的小島作為故事發生地;壞天氣和暴風雨都是極其重要甚至必要的元素;而兩部的電影主人公的身份都呈現出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兩部電影在探究主人公的身份時,還都用了「幽靈」一詞予以定義;兩部電影的主人公都從一開頭就被授予了一項似乎重要的「任務」,然後這項任務都漸漸變得沒有那麼簡單,變成了卡夫卡小說里主人公所背負的那種「任務」;最後觀眾卻發現,兩個故事裡的主角的任務對這個故事並不重要——案件的真相不重要;主人公都是某種程度上「偵探」,一個是受命調查失蹤病人的軍官,一個是為前首相寫傳記的代筆作家,共同點是,他們對真相都有著超出平常的執著,執著到正常人無法明白為什麼真相對他們那麼重要,甚至搭上性命都沒關係;兩部電影還有最明顯的一個共同點——都很希區柯克。
很明顯,《捉刀人》受到了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的影響,劇本結構借鑑了《蝴蝶夢》——一個普通人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故事,普通人被動地捲入了一個奇怪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一個僅存在於他人口中的已經死去的人(Rebecca)。故事的發展邏輯縝密,口吻極其冷靜,主角甚至冷靜到時不時出來插科打諢,但隨著疑團的一個個開解(或者沒有解開而是牽扯出更多疑團),情節卻越來越荒謬。(《禁閉島》也符合這部份……)
在《捉刀人》中,「普通人」就是由Ewan飾演的代筆作家,在為英國前首相Adam Lang代寫「自傳」的捉刀人mike(就是那個存在於別人口中的死去的人)意外溺斃後,他受僱繼續mike的職責完成這本自傳。寫作過程中,他漸漸受到自己好奇心的驅使,去揭穿前首相身份的秘密……結果,他不但繼續的mike執著,還繼續了他的好奇,那種危險的對真相的好奇。結果,他陪上了自己生活,自己的感情,甚至自己的生命。
是不是有點眼熟?

這裡得先說點背景。政治題材驚悚片《捉刀人》根據英國記者、小說家羅伯特•哈里斯的暢銷小說改編。2007年初,在《霧都孤兒》之後久未有新作問世的波蘭斯基,本計劃拍攝一部跟龐貝火山爆發有關的影片,哈里斯應邀創作小說《龐貝》,同時,在波蘭斯基的指點下,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然而,《龐貝》電影的計劃因為種種原因擱淺,哈里斯便將《捉刀人》的小說尚未出版的原稿交給波蘭斯基提前過目。沒想到,波蘭斯基當即拍板說:「不如我們就改拍這個吧,就像錢德勒!」
這個錢德勒是偵探小說作家雷蒙德•錢德勒。說到他,你可能已經恍然大悟,Ewan在酒吧講他對真相的obsession的那一幕,從主動跳進黑洞到被無形大手抓牢拖向案件暴風眼的被動,謎底真相的「不重要」,這不就是錢德勒筆下的主角麼。。。

當然,波蘭斯基肯定不是在複製錢德勒的探案故事。儘管Ewan飾演的捉刀人是整部電影的主線,可對於電影的核心故事始終保持觀察者的身份。他是講故事的人,或者看著故事發生的人,這裡的故事,包括圍繞著前首相疑雲,包括前任捉刀人的生死,包括前首相夫人的真實身份,包括英國政壇的可笑……就是不包括ewan的角色。他始終沒有參與到這個故事中來,除了他是個運氣不佳的writer,有個不知道算不算女友的但是已經分手了的女友之外,關於他我們什麼都不了解。當然,似乎主導了整個故事的發展,揭穿了驚天的秘密,他自己的心理歷程跌宕起伏,可最終,他的存、他的努力、他的一切都沒有對故事和這個世界造成任何影響。他的存在,不但不靠譜,而且沒有人注意。
正因如此,波蘭斯基連名字都沒給他起——影片的演員表上,對這個角色只標示著「the Ghost」; 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的前首相,則一直冷淡地稱呼他為「buddy」;而ewan在片中自我介紹時一直以「我是前首相的幽靈」自居,「幽靈」(Ghost),一方面指的是捉刀人(The Ghost Writer),一方面也表明他的存在的不可靠——就像幽靈般不曾存在。事實上,唯一確實存在的真相是:這個幾乎出現在全片每一個鏡頭中的角色,其實只是為故事服務的敘事工具。他的存在,他的命運,就像他那個所謂的「任務」一樣,都不重要。

他是主角,但他跟故事無關。

所以,《捉刀人》其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一個關於捉刀人的故事,甚至,它不是一個故事。一個不存在的人講了一個並不存在的故事。整部電影是一個設計巧妙的精密機關,波蘭斯基所要傳達的主題隱藏在每個小細節和每句對白中——他想要說的很多,但是肯定不是這個故事本身。大家可能都知道,波蘭斯基去年被捕的時候,電影還沒最後完成,他在獄中堅持完成了部份電影。現在,這位72歲的老人還被軟禁在自己位於瑞士的別墅里等候美國的引渡決定。所以我們看到了波蘭斯基對司法制度的揶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布魯斯南扮演的前首相詢問已經被通緝的他,到底還有哪些國家可以去(不會被引渡)……即使這麼倒霉,波蘭斯基也沒有失去幽默感。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還有更多的關於對布萊爾的諷刺,對英美關係的諷刺,對英國政治體系的嘲諷⋯⋯我只看了一遍,並且那是一個半月之前的事,現在對很多細節回憶起來已經不那麼印象深刻了。

這當然不是波蘭斯基最好的電影,可是跟《禁閉島》比起來,高下立見。無論是立意、劇本的設計、對白的精妙,甚至很多鏡頭的美感上,《捉刀人》都要優秀得多。看到豆瓣上此片打分遠遠低於《禁閉島》,實在覺得有點冤枉。

我最喜歡的是電影的結尾,波蘭斯基用一個倫敦街頭的空鏡頭為影片做結,一聲巨響,那些曾經組成前首相自傳收稿的紙張飄揚在風中,馬路上,沒人關心紙張上寫了什麼,哪怕上面曾經記載了關於這個國家的最大的陰謀。生活還在繼續。謊言,沒有被揭穿。波蘭斯基只是間接給「幽靈」的悲劇結局做了交代。世界不因為曾經存在過的幽靈而改變,所以,「幽靈」的結局,根本無需出現在鏡頭裡。
「幽靈」的悲劇是必然的。不然這個電影的諷刺意義便會失去部份力量。不過既然「幽靈」本來就不存在,他的死也就是不存在的吧。
No one noticed. 不留痕跡。這個空鏡頭表達的實在太多。


PS
ewan的這次短暫而突然的全裸其實再次說明,在電影中裸只是他的個人愛好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