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故事/卢贝松之圣女贞德

6.4 / 69,866人    158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蜜拉喬娃維琪 達斯汀霍夫曼 費唐娜薇 約翰馬可維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桃子

2010-04-02 05:59:37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貞德


兩年前就看過貞德這部片子,當時看的迷迷瞪瞪、似懂非懂的。因為要參加電影討論,所以前兩天找來又看了一遍。這陣子在聽醜醜老師的治療師培訓班,所以就嘗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一下。按照現象學療法的思想觀念,我們在了解一個人物的時候,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著手:

個人經歷時三點:(經歷相對概括)

² 情緒,情緒激動首先要緩解下來

² 聽對話是否邏輯,是否前後連貫

² 聽特殊的提法

描述具體事件的時候關注兩點:(某件事情是具體的。)

² 看他在事件里關注什麼。

² 在這個事件里他是怎麼做的?他是用什麼形式去做的?

有了這個大體的輪廓,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在貞德的人生經歷里,教堂和上帝她重要的關注點,甚至可以說,她的生命就是浸染在教堂和上帝之間度過的。影片開篇,出現貞德與神父的對話,她一天要去教堂兩三次,為了將爸爸的鞋子贈送給窮僧侶這樣的小事情,尋求得到耶穌的寬恕。

神父:「如果我們一天到晚要求寬恕,就會一輩子待在教堂里。」

貞德:「這樣不好嘛?」

神父:「不是,可是……」

神父:「你父母怎樣?她們好嗎?」

貞德:「她們很好。」

神父:「你姐姐還是你最好的朋友嗎?」

貞德:「是的。」

神父:「你跟小夥伴怎麼樣?」

貞德:「我常常跟她們一起玩。」

神父:「一切聽來都很好,那——你為什麼總到這裡來?」

貞德:「我在這裡覺得很安全,我可以跟他說話。」

神父:「他?」

貞德:「我試著跟他說話,不過大多都是他在講話。」

神父:「他是誰?」

貞德:「他從來不說自己的名字。」

神父:「那他長什麼樣子?」

貞德:「他很美。」

神父:「他對你說了什麼?」

貞德:「他說,我一定要乖,要幫助每一個人,要照顧好自己。」

從這段對話裡面,我們得知,貞德雖然也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她的行為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頻繁的去教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甚至寧願一輩子都待在教堂里。這是跟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需要關注。一般而言,一個人去教堂,往往是尋求上帝祈福(中國人通常是求財求子求陞官之類,呵呵),要嘛是罪孽深重、尋求寬恕(外國人在這點上比較熱衷)。對貞德而言,去教堂尋求寬恕的成份居多,所謂「告解」大概就是懺悔的意思吧。換句話說,貞德是一個罪感很深的人,或者說她的內在有一個很嚴格的超我。「我一定乖,要幫助每一個人,要照顧好自己。」這句話我們大抵可以理解為她內心超我的聲音。當神父問她既然一切都不錯,你為什麼還總來教堂是,貞德回答,「我在這裡覺得很安全」。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一點,是不是可以說她的內在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呢?如果生活本身就已經很完美很放鬆了,內在有很強大的力量,或許就不需要去到教堂里,來獲得安全感或者說是安寧的感受了吧。後面打仗的時候,貞德也是帶著一批神父在身邊,隨時都需要告解。

第二件我們需要關注的重要事件,就是混戰中,她姐姐凱薩琳將藏身之處讓給了貞德,而自己卻因此被英軍姦殺了。貞德從縫隙里目睹了姦殺的整個過程,這對她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創傷事件。我們在前面貞德與神父的對話中,也了解到一點,姐姐凱薩琳是貞德最好的朋友。本來那個死去的人應該是自己,但是現在,最好的朋友死了,剩下自己,活著。面對這樣的慘狀,除了對英軍殘暴行為的憤怒以外,貞德作為一個被拯救者,一個倖存者,恐怕還要面對的一個很重要的自身存在問題。「為什麼上帝選中了我?為什麼讓我活著?」(聽說很多攻打越南的美國大兵,因為在戰場上目睹戰友死亡,而自己還能活著,回到自己的國家。心理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自身存在的困惑,)一旦有了這個問題縈繞在心,這時的貞德就不能夠依然向過往一樣,自由自在的按照平常人的生活過了,她必需要去做些什麼,來證明白己活著是有理由的,有價值的,因為上帝賦予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當一個人內在的存在不是很完滿的時候,就從外在去獲取自身的價值,通常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做些什麼,另一個是擁有些什麼。我們大多人都是通過經營一份事業,或者成為一個好的諮詢師,或者擁有財富,擁有美滿的家庭等方式來實現,但是我們永遠都不可能被填滿。因為我們的方向錯了。這也是眾生皆苦的原因吧。)從這個層面來說,貞德率兵打仗的大義行為,只不過是為了解決自身存在價值的問題。影片中有一幕,戰爭勝利了,屍橫遍野,雙方傷亡慘重。有一個法國士兵想殺掉一個俘虜,取下他的牙齒給自己換上,當時貞德製止了他,說:「你不能為了牙齒而殺人。」其實,這句話說的恰恰是她自己。她為了解決自己的自身存在問題,為了平息內心的不安,藉著上帝的名義,進行了大規模殺戮,犯下了深重的罪孽。

第三點我想談的是關於貞德的力量源泉。看看貞德自身的條件,1、鄉下女人;2、不識字;3、不會武功。我們很難相信,一個這樣沒有文才武略的人可以帶兵打仗,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皇帝的親信大臣覺得這樣的人,不靠譜,建議查理王子不要見她的原因。但是事情的結果是,貞德引領軍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不得不讓人震驚。為什麼?為什麼她取得了勝利?當然,我們說趕走英國侵略者,迎合了當時法國人的民心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的歷史書也經常出現揭竿而起,一呼百應這樣的情況記載。這不是我要闡述的主題,我重點關注的是,一個女子,不識字也不會武功的條件下,如何擁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向國王請求率兵,並且還能真的領兵打仗。這涉及到防禦機制的問題,我認為,貞德是採取了向強者認同和偶像崇拜的方式獲得了力量。首先,她把自己看成是上帝的使者,大家都知道,上帝是擁有無上力量的人。那麼我,貞德,作為上帝的使者,當然擁有巨大的能量。我們看貞德在與英軍交戰之前,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口吻,讓人寫勸降書的方式對話的。(當時我還覺得很可笑,明顯是法國軍隊佔下風,被英軍佔領了地盤,她還讓人寫勸降書。一般而言是自己能耐很強,兵臨城下的人才讓對方投降的嘛。)通過對上帝認同的方式,讓貞德獲得了巨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她通過上帝之口賦予查理王子國王的稱號(當時還沒能登基),通過表現對國王的崇拜,而獲得了貨真價實的一支軍隊。在貞德的眼裡,當時除了上帝和查理王子,所有的人都沒看在眼裡,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除了通過向上帝認同這種方式來獲得力量以外,憤怒也給了貞德巨大的力量。我們看貞德的表情,影片開始是平和的面孔,以及在草地上歡跳,但只自從姐姐凱薩琳被埋葬那一幕之後,我們看貞德的眼神,都是被憤怒填滿的。尤其是在戰爭的時候,她完全喪失了理性,用癲狂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粗暴的剪頭髮,不講究任何作戰策略,一個勁往前衝。我們說當一個人被憤怒填滿的時候,她就變成了原子彈。(鈾235元素裂變,給廣島帶去的殺傷力是非常強大的。)

 第四點,感觸很深的一點是醜醜老師教的,我們在跟病人對話的時候,要採取具體化的策略。也就是回到案發現場,關注病人當時做了些什麼,有些什麼樣的感受。電影中神父在審判貞德的時候,由於貞德的能言善辯,好幾個神父都拿她沒辦法,敗下陣來。最後有一個神父,一句話就抓住了她的要害,他問「當時你手上拿著什麼,你做了什麼?」我們看到貞德一下子就慌亂了,因為當時她手上拿著劍,而且她將劍不斷的揮舞。就算拿著旗幟,我們說旗幟也是攻擊性的一個像徵。上帝是提倡愛敵人的,貞德作為上帝的使者,怎麼能夠拿著劍不斷殺戮呢?所以最後貞德認罪了。那個黑衣人,其實是她內心真實的聲音。一個人即便瘋狂了,但是在她瘋狂停止下來的間隙里,還是能聽到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的。當貞德聽從了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認罪了,在熊熊大火之中,她得到了救贖,成為真正的聖女。魔鬼與天使的轉變就在一念之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