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s

梦幻之地/梦幻成真/梦幻球场

7.5 / 128,251人    107分鐘

導演: 菲爾艾登羅賓森
編劇: W.P. Kinsella
演員: 凱文科斯納 艾美麥蒂根 蓋比荷芙曼 雷李歐塔 Timothy Busfiel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eidi

2010-04-02 07:29:42

找回失落的機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農夫Ray在自家玉米地裡聽到一個聲音反覆對他說這句話,從此開始了一次不可思議的尋找的旅程,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Field of dreams可能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幻想題材的電影,它洋溢著的濃濃的樸實情感,整個故事看似沒頭緒實際卻緊緊相連的線索,都讓我吃驚,不用特效也可以產生最優秀的幻想片。

電影根據一本叫做Shoeless Joe的小說改編,講Ray確定聲音不是幻聽後,眼前浮現出一個棒球場,他認為那個聲音是要他造棒球場,這樣他父親的偶像,20年代棒球明星 Shoeless Joe 傑克森會來打球。當年Shoeless Joe捲入賭球醜聞被終身禁賽,Ray的父親——一名忠實的棒球迷和曾經的球員的生活也陷入了低谷,無所成就。Ray得到妻子的支持後推倒了玉米地,造起了球場,為此他花光了積蓄沒錢還貸款,被別人當成瘋子。一天晚上,早就去世多年的Shoeless Joe真的出現了,Ray一家人感到驚喜而難以置信。他再次出現時還帶來了當年一起被禁賽的其他7人,看著熱鬧的球場Ray正開心著,那個聲音又出現了,這次是告訴他:Ease his pain。受了啟發後Ray去尋找60年代的名作家Mann,Mann曾經寫過一篇講述自己棒球夢想的文章,還用過Ray的父親的名字作一個人物,因此 Ray認為必定和他有關。他跑去找Mann卻遭到已隱居多年的Mann的拒絕,經不住請求,Mann終於同意和Ray一起去看場紅襪隊的比賽,中途Ray 在螢幕上看到一個叫Archibald "Moonlight" Graham的球員的名字,聽到聲音說:Go the distance.他便決定再去找這個只上場過一次的球員,正與Mann告別時被告知原來Mann也聽到了聲音看到了螢幕上的字。兩人一起來到Graham的定居地後發現他退役後成了一名醫生,並且已經去世了。當天晚上Ray走出旅館散步,意外的回到了70年代,遇上了老年Graham,Ray請他和自己回去,得到的回答是他更希望待在這裡。第二天Ray帶著Mann回家,路上碰到一名年輕男生搭車,當他介紹自己叫Archi Graham時,兩人吃了一驚。回到球場,此時場上已經聚集了多位曾經球員,大家快活的打著球,Archi也加入了他們。Ray的大舅子Mark一直反對他的決定,他從銀行那裡轉來了Ray的地契,要Ray簽字把地賣給他,否則就讓他遭遇破產,爭執中Ray的女兒Karin被碰到從椅子上掉了下去,失去知覺。危急時刻Archi從球場走到邊上,變成了老年的醫生Graham,救治了Karin,但他自己變不會青春模樣了,他感謝了Ray,安然走進玉米地,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年代。棒球運動員們邀請Mann來加入他們,Mann欣然同意,Ray正不解自己為何沒有被邀請時,Shoeless Joe對他重複了那句話: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將目光指向遠處的一名球員,那人摘下面罩露出面容,竟是年輕時的Ray的父親。此刻Ray終於明白了那句話中的he究竟是指誰。Ray的母親在他3歲時就去世了,父親將他拉扯大,處於叛逆期的Ray卻經常與父親爭執,某次甩了句話說不能尊重一個將罪犯視為偶像的人(指Shoelss Joe),從此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大學,這深深了傷了父親的心,至父親去世兩人也沒和解。隨著成長Ray心中充滿了內疚之情,望著年輕的父親,Ray不知如何說起,他介紹了妻子和女兒,電影以父子倆一同打球結束。

寫完了回頭看,發覺這故事還真長,看的時候又感覺時間過的真快。其中棒球佔了很大比例,我對棒球是一竅不通,但這不影響體會電影的主旨。Ray建造的那個神奇的棒球場,是片中人們完成他們沒有做到的夢想的地方,是一個彌補遺憾,回歸初心場地。因金錢問題導致禁賽的Joe等人找回了打球的熱情,職業生涯短暫如月光般的Graham有了上場打球實現壯志的機會,心如死灰的Mann燃起了童年對棒球的激情,而Ray得以修補他錯過已久的父子之情。每個人在最初時候會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我也不例外啦,有段時間是這個,有段時間是那個,大多不著邊際,但不免總會有一個「可能性」大的機會讓你往那個嚮往的方向走,同時多數是個有風險的機會,我想一般人都會走那條最安穩的路吧,再者經歷的事越多越有感到心灰意冷的傾向,慢慢的夢想成了一個過去的東西,偶爾拿出來彈彈灰。如果給一個機會回到某個時點讓你重新選擇一次,會有所改變嗎?這個問題叫我回答恐怕也難說,時常感覺不上不下的生活和一個自己不太熱愛的職業讓人鬱悶,真的做不做到呢其實又是一回事了,就像Ray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去造一個棒球場的行為,可能我就沒有他這麼大的決心去投入。夢想與現實的選擇題是要權衡好多遍的,對於Graham便是這樣,當年他感到治病救人比待在小聯盟混日子更有意義,放棄了棒球從醫,儘管他談到那場唯一上場的聯盟比賽時眼中閃現著對一名老人來說宛如朝陽般燦爛的光芒。重返少年來到Ray的棒球場後,他還是為了盡醫生的職責放棄享受棒球的歡樂,這是Graham的選擇,從他身上可以體會到的是選擇兩方的重量隨時間的變化,選擇了那方,都是有可能讓你放棄的遺憾變的儘可能的小。

片中最讓人感觸深刻的自然是Ray父子間的創傷及彌補。因為他們之間的那種隔閡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兒童時期眼中無比高大的父母形像往往隨著自己的長大、見識的增加、判斷的形成變的逐漸黯淡。時代總是進步的,我們接受的教育和觀念和父母的難免有出入,對父母的一些行為開始感到不認同甚至產生輕視,會與他們爭辯,有時看來爭辯的話題很無謂,從爭辯中得到「我成熟了」的自我認同感而忽視父母的感受。很多時候後來證明是自己不好,可就是沒法面對面的講出道歉的話,捂在那裡,大家都不好受,好像Ray和他的爸爸那樣。Ray從聲音想到Shoeless Joe、想到Mann,但他就是沒有很快想起他的父親,到了最後都沒悟到球場與父親的關係,父子倆的芥蒂藏在他心底,不願主動想起,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慢慢的浮現在心頭,讓他想起來這是他的那個遺憾。想要迴避最終無法迴避,這真是太符合我的心情了。看了電影提醒我:也許對父母的行為想法會有不認同,但不要做傷他們心的事,彌補親情裂痕不要等到最後時刻,不是所有人都能有Ray這樣的第二次機會。

片中很多台詞和情節頗有幽默感,感動之餘能會心一笑,這是我愛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地方。演員不錯,Ray的執著和略顯孩子氣,Ray妻子的爽利、女兒的可愛,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兩位老演員 詹姆士 Earl 瓊斯和Burt Lancaster表現尤其出色,Mann的風趣睿智,老Graham的淡然灑脫,是絕對的亮點。Burt Lancaster老了都殺傷力強大,這是他最後一個電影角色,是個很棒的收尾。Shoeless Joe在其中相當於一個玉米地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使者的角色,同其他穿越人相比,顯得十分神秘,有時候讓人覺得怕怕的,特別是他赫赫笑那個鏡頭,汗,Ray Liotta演的頗有距離感啊~~

關於片子的一些其他的:

Shoeless Joe和其他7位球員禁賽事件史稱black sox事件(他們的球隊名字為white sox),1919年他們隊在世界聯賽中輸給對手,其中8名球員被指收受賭徒賄賂,故意輸球,最後8人被宣佈永遠不得在大聯盟中比賽。Joe是否無辜一向有爭議,因為他在那場比賽中打得很好,沒有犯錯,片中眾人就普遍認為他是被冤枉的。有部電影Eight men out是正面描述black sox事件的,它的出品正好在Field of dreams前一年,Shoeless Joe可謂在當時的影壇火了一把。

Graham也是確有其人。影片原著作者從棒球隊員百科中無意看到了他的名字,對他的經歷產生了興趣,寫進了小說里,小說中對他的描寫大部份是忠於原型的。小說與電影的成功使之前無名的Graham受到了意外的關注。

Mann 這個人物是電影編劇創作的,小說里Ray去找的是塞林格,電影裡提到的Mann的代表作,影響了60年代、被保守居民控為淫穢下流的the boat rocker其實說的就是麥田裡的守望者。賽林格同原著作者W. P. Kinsella是朋友,陪同Kinsella尋訪Graham收集素材的就是塞林格,他的一篇小說里真有一個人物叫Ray Kinsella(麥田裡有個人物也姓Kinsella,在小說里用在了Ray孿生兄弟的名字上)。

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成了一句經典台詞,被n多影視片引用惡搞過。許多文章也愛引這句話,成了句俚語了。

"Is this Heaven?"是愛荷華州的旅遊廣告語,這句話在片中得到了極其直接的宣傳,出現在結尾父子對話中:

Is this heaven?

It's 愛荷華.

愛荷華? I could have sworn this was heaven. 太給愛荷華面子啦~~

片子開頭Ray以為自己幻聽,他看到女兒在看電視,放的正是Harvey里Elwood講述自己第一次遇到Harvey時的戲,Ray心煩意亂的關掉了電視。「This man is sick!"

父子穿越團聚的戲中開始Ray的父親不知道對面的是自己的兒子,這是自然的麼,年輕的他怎知兒子以後什麼模樣,Ray也沒有點破,兩人以名字相稱,但後來 Ray叫了聲Dad,父親也答應了,看上去邏輯有矛盾。其實這句Dad本來是沒有的,試映後觀眾反應最後父子關係沒有明確的表明不合心意,於是後期又加上了Dad。現在看來不加也挺好啊。當然這個邏輯問題無傷大雅就是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