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STAR WARS EPISODE IV:A NEW HOPE

星球大战/星球大战第四集新希望/星际大战四部曲曙光乍现

8.6 / 1,448,477人    121分鐘 | 125分鐘 (special edition)

導演: 喬治盧卡斯
編劇: 喬治盧卡斯
演員: 馬克漢米爾 哈里遜福特 嘉莉費雪 彼得庫辛 亞歷堅尼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宇

2010-04-03 01:57:43

人的哲學和物的哲學


稱《星球大戰》系列為20世紀人類心目中最具代表性與統治性的科幻電影經典一點都不為過。它迎領了一個時代的電影、文化和影視科技的革命。《星球大戰》三部曲(1977~1983年)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本世紀最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而《星戰前傳》三部曲(1999~2005年)則通過影視技術的飛躍把這一革命推向又一高潮,並通過情節完整性的補足為星戰系列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作為一部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畫面、音效、想像力自不必多說了。大氣恢宏的戰爭場面,扣人心弦的兩人決鬥……觀眾想看到的都能在星戰系列中找到,尤其是藉助電腦數位技術的前傳三部曲。

但是作為一部科幻影史上的絕對經典,光靠吸引眼球的畫面是不可能的,它必定包含一些能長久流傳下去的深刻的東西。透過星球大戰我們能看到發人深省的哲學---人的哲學和物的哲學,這些人與物的哲學中甚至有東方哲學中佛的影子。比如貫穿於所有生命與物質的「原力」,把萬物從質的層面進行了統一,並抽象為一種生命力。這也透露著一種強調重視人類自身生命力的人本精神。又如,星戰系列始終宣揚著一種宿命論的思想:人類的政治與戰爭史是由多股外在勢力或因素所控制的宿命,而這些勢力和因素歸根結底是人類的人性內心深處矛盾面的外在反映,宿命的結果就取決於人性天平的倒向。星戰前傳中多股政治、武裝勢力鬥爭、妥協、統一,最終把一切希望寄託在絕地武士一個人身上時,卻因為他的人性倒戈而功敗垂成,功虧一簣,令觀眾無比惋惜的同時也以此種戲劇性的情節設置使他們明白了「人類的命運最終取決於人性」的思想。人類的鬥爭實質上是人性的鬥爭,生命的掙扎。而人性又是十分深刻而複雜的,人往往在人性與生命中徘徊、迷失自己,墮入黑暗面與墮落面,就如絕地武士身上的原力在人性的「憤怒--恐懼--激進」的惡性循環下會轉變為黑暗原力一樣。

為了表現這些富有啟發意義、引人入勝的生命哲理,星球大戰以絕地武士為主線從前傳三部曲到正傳三部曲連竄成一部富有戲劇性的星際戰爭史(或者說是人類戰爭的縮影)。尤其是前傳3和正傳3作為星戰系列情節的轉折與高潮,把這種戲劇性以及戲劇性所承載的哲理與人性的光輝展現得光芒四射,透徹人心。

因而情節的連續性和懸念性對於星戰系列展現其影片的精彩內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事先告訴觀眾故事內容或者不按照某種先後順序觀賞這部系列,將可能會錯過許多接受深刻啟發的機會,從而失去這部科幻系列經典許多原本鮮明的色彩。最好的觀看星球大戰系列的順序應該是先看星球大戰1了解故事背景和基本人物,再倒回去看星戰前傳1到3,這裡會有一次出其不意,最後再繼續看完星戰2和3,這裡會有另一次的出其不意以及它們首尾呼應並凝結在一起的高潮。事實上,那些早已看過80年代的正傳三部曲的觀眾不得不在已知道情節懸念的情況下被迫以倒敘的方式觀看在99年起拍的前傳三部曲,這實際上已經打破了觀賞星戰系列的最好順序。這對很好地觀賞這部影片系列是不利的,因為這樣首先就在整個星戰故事情節的精彩的懸念性上喪失很多,隨之而來的是損失了懸念所襯托出的深刻哲理性和令人嘆為觀止的諷刺意味。

宇冥
http://blog.sina.com.cn/universemuser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