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空氣人形--Air Doll

空气人偶/空气人形(台)/援胶女郎(港)

6.9 / 7,540人    125分鐘 | Canada:116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Hong Kong:117分鐘

導演: 是枝裕和
演員: 裴斗娜 ARATA 小田切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1984

2010-04-07 10:35:33

無望的幸福


[空氣人偶]是都市裡的童話故事。充氣娃娃小望本是「發洩性慾的替代品」,一天突然「有了心」,開始充滿好奇地感受眼前的世界。她渴望做一個真正的人。隨著對人類了解的加深,她愈發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像小美人魚一樣,偶然發生的美好童話終結於悲劇。她們都固執地追求本不屬於也不可能屬於自己的東西,結果同樣的令人心碎。

如同[步履不停]和更多的日本電影,[空氣人偶]也是關於人情的電影。想變成人的充氣娃娃,頭一次來城市的農民和涉世不深的嬰兒幼兒其實沒什麼區別,他們眼前的世界遠遠超過自己的往日認知,一舉一動往往會帶來笑料。以他們的「無知」和單純,特別適合去反襯人、城市人或者大人的狀態。所以,照[柏林蒼穹下]的設定,只有小孩子才能看到在人群中穿行的天使,原來他們根本就是一類人。

這裡,小望用自己的低幼言行串起了城市中的各色人等。這些人生活狀態各異,可是同樣孤獨,同樣是可有可無的「替代者」(親愛的行人敏銳地發現了這個秘密)。初來乍到的小望,借吉野弘的詩歌《生命》窺到了生命的不完整性——「生命,可能是無法以自身之力成功的完滿,而被創造出來的……生命本質上便懷有重要的匱乏,便因他者的存在而完滿。然而,我們彼此對於自身這份重要的匱乏,毫無自覺,也未曾被告知,原來我們是被播撒的種子……」(這裡有完整版:「生命は」)詩意當中,這些原子化個體的生命得到展示。在成為泡沫前,小望給世界留下了飛翔的蒲公英。對大家來說,這點希望的種子卻可有可無。「真正」的人既不會對垃圾感興趣,也不會不明不白地跑跟別人搭訕,他們固守著安全的界線。這就是高樓大廈中的人情。到影片最後,終日爛醉的奼女似乎覺醒時,那種疏離仍然揮之不去。影片的餘韻是全然的無助、嘲諷和悲涼。

小望是初心未泯的孩子。在她眼裡,日常生活是詩意和神秘的。她好像一個平凡的哲學家,用自己的生命探求世界的秘密。可是,她越像人時,這些美好的東西就越容易被殘酷所替代。不變的悲劇。是枝裕和導演用電影的語言呈現了這段哀傷的童話。生命的意義、愛和生死、城市的疏離,都是他的關注所在。而成全小望的那個地方——一家音像店——恐怕是導言夾帶的可愛私貨。電影也成了小望生命的一部份。無疑,這是是枝君生命無以替代的一大部份。

影片出現城市街景時,背景音樂中夾雜著呼氣的聲音。這是小望的聲音,她用自己的氣息實踐著詩歌的意象,用蒲公英去完滿這個世界。她的生命要靠氣來維持,氣被放光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可是,那些「真正」的人有何嘗能離開氣而存活呢?而生命是上帝用氣賦予亞當的(這同樣受益於行人的提醒),最早的一個人恰恰也是個塵土質地的充氣娃娃。

PS:格外感謝肥內大人的正體中文字幕。

http://www.mtime.com/my/underground1984/blog/3938096/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