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禁闭岛/不赦岛(港)/隔离岛(台)

8.2 / 1,465,495人    138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Laeta Kalogridis 丹尼斯勒翰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馬克魯法洛 班金斯利 艾蜜莉莫蒂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苗醬

2010-04-10 09:22:59

老馬還能進步嗎?


今晚我和不上豆瓣的老友李東聊起這部電影,他評價道:「五十年前這算好片,現在拍就是你的不對了。」
馬丁·西科塞斯不僅是導演,也是個影迷,主持過兩碟裝的A walk through American films。在那部紀錄片裡,他推薦了許多如今顯得冷僻的老電影,讓我受益匪淺。那麼此刻,我也想問一下作為觀影者的老馬:你為什麼要拍《禁閉島》?
如果是因為錢,因為關係,或是因為別的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老馬「被導演」了這部電影,我就釋然了。可惜不能。從他近十年來所拍電影的水準,特別是劇本水準來看,《禁閉島》不算「驚喜」,只是失望更大些罷了。
有四類黑色電影(簡稱「黑四類」):死亡幻覺片(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就叫《死亡幻覺》,還有Jacob's Ladder,以及一部精緻的DV電影After等等),雙重人格片(《搏擊會》、《機械師》,當然還有我們的《禁閉島》),永恆輪迴片(最近有流行的趨勢,比如《恐怖遊輪》、Dark Country),純粹無理片(好比數學裡的無理數,永遠別想找出邏輯規律,比如The cube)。
這四類電影獨闢蹊徑,但思路狹窄,容易膩歪乏味,禁不起重複。《搏擊會》之後有一部大同小異,索然無味的《機械師》,但若是《機械師》在前,《搏擊會》也會失色不少。
雙重人格片的想像力目前似乎達到了一個瓶頸,也就是人類思維的極限。2000年,Christopher Nolan的《記憶碎片》是登峰造極的作品,至今無人超越。
不知道老馬看過《記憶碎片》沒有。要是看過還去拍一部不僅等而下之,而且毫無特色的同類電影,這不像一個拍過《計程車司機》的導演的選擇。那時候的他,該有多麼的一往無前。
熟悉電影史的老馬一定看過1920年前的無聲片《卡加里博士的小屋》,它與《禁閉島》的故事如出一轍。90年過去了,後者只是前者的拙劣模仿,因為相比之下,《禁閉島》沒有任何驚人之處,倒是淤積了大段囉嗦的對話,硬生生地「講」出的原委。這不是國產電視劇最擅長的嗎?
這篇影評的用意不在貶低《禁閉島》(它能找到自己的觀眾),而在論證一點:一個導演應該試圖超越已有的最好作品,超越自己最好的作品,否則他就不是一流的導演。也許老馬並非不想要求進步,他只是老了,而不又不願退下舞台。這麼想,又有些悲哀了:進步何嘗不是一種殘酷的力量,就像原野上的追逐與死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