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間的玫瑰

2010-04-10 20:27:40

轉載:巫昂《偉大光榮正確又悶的<拆彈部隊>》


       太奇怪了,奧斯卡頒獎當夜,我還沒看《拆彈部隊》,只是憑藉著直覺,預感到卡梅隆同志會在拿獎這個事上敗北,到了現場,這個預感就更明確無誤了,最近一直在看研究微表情的傳奇美劇《別對我撒謊》,學了兩招,卡梅隆和凱薩琳在頒獎晚會上的微表情告訴我,前者是去參加美國春晚茶話會的,散淡、強顏作歡又無奈,知道自己掙了錢,不好意思再爭取什麼組織上給的榮譽了。後者是去領奧斯卡反戰及婦女代表之榮耀的,表情充滿了正面的張力,看著就很有戲,比帶著《無恥混蛋》去春晚湊熱鬧的昆汀同志還有戲。

  次日趕早,開始看《拆彈部隊》,看了6分鐘,鬱悶的開場戲,知道他們在拆彈,需要圍觀群眾有耐心,也就忍了,再堅持10分鐘,還是在拆彈,還是需要圍觀群眾有格外的耐心,於是一邊繼續忍,一邊Google點本片花絮,給自己加油打氣:准紀錄片風格,真實場景再現,1:100的片比,比膠片殺手《現代啟示錄》還高,女導演凱薩琳一向關注戰爭題材,這種精神值得表揚。

  為此,又友情、顧全大局地忍了10分鐘,尿都憋出來了。

  總之,本人為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奉獻了我人生中寶貴的30分鐘。

  再次日,忍不住在部落格(http://t.sina.com.cn)上「圍脖」了我的真實感受,居然被一半兒人打壓,大意是我的覺悟不夠高啊,紀錄片風格最牛B啊,就是比商業片的《阿凡達》強啊,沒看完就沒有發言權啊,要忍到底才算數啊。當然啦,還有同志非常真誠地請教我美國人民對該片的看法,我都懶得回答,好像美國人民沒有出鑑定報告,我們這些局外人,非電影軸心國的觀眾,就不好意思下結論似的。

  什麼東西喲。

  說說常識先吧,一個電影好不好,開場戲不重要嗎?無數悶片就是這麼給自己找口實的,我還真不信這個邪呢。寫作課上,老師第一節課就說:一本書的第一句話第一頁最重要,讀者讀不下去,就是作家失職。以此類推,一個電影的開場戲最要緊,導致觀眾感到鬱悶,並無故睡著或離席,就是導演的失職。

  至於美國人民的意見,哪個電影的觀眾意見,不是以買電影票來「投票」呢?反戰主題再要緊,再迫在眉睫,也需要去想一想,沒有吸引人的藝術形態,都是白搭。《拆彈部隊》在獲得奧斯卡最佳的同時,也獲得了其他榮譽,比如最悶的奧斯卡最佳,以及票房最低的奧斯卡最佳。唉唉,奇了怪了,《皇帝的新裝》難道不是一個古老的童話嗎?皇帝沒有穿衣服難道不是一個古老的常識嗎?居然有同志看了覺得悶,還不敢說,覺得這樣會引起眾怒,對一部電影都不敢說真話才叫可怕,這跟胡玫導演說的:不看孔子就是不愛國,有何區別哉?這會不會讓奧斯卡這面電影的旗幟,成為睜眼瞎的代名詞呢?我實在有些擔心。

  然後,有人很替評獎委員會著想地說:「這是一個奧斯卡的小年。」嘖嘖,一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高電影票房紀錄的年份,居然會是人類歷史上的電影小年?作為無與倫比地成功商業片的《阿凡達》,活該就是技術小獎的當然得主?卡梅隆同志這個大大的天才導演,傾五年之心力和智慧,就得為前妻,哦不,婦女,讓座?

  要是兩前公婆之高下,在感情上有糾葛,實在不好論斷,給袖手旁觀、樂呵呵的昆汀同志也好啊,《無恥混蛋》多逗啊。

  如果說政治正確,《拆彈部隊》約等於是個日本有良心的導演,在1950年拍一個他們在南京如何善後的片子,肯定是反戰的,肯定是人性得不得了的。但南京人民的形象,肯定與《拆彈部隊》中的市民無異。你敢說那個在美國大兵槍口前,先被滅了兩個後輪胎,而後被迫倒車的平民出租司機,不是義人嗎?美軍題材在政治正確上的催眠能力一向是很強的,不單是他們的制服帥、裝備優吧,還有鏡頭前他們那種正氣凜然的氣質,巴格達的平民百姓,家徒四壁、無辜等死、扒陽台上偷偷看這些老外大兵,氣質當然不會凜然到哪裡去,誰說紀錄片風格就絕對寫實,絕對沒有傾向?錯了,鏡頭正面地擱在誰跟前,誰就是主角、誰就是正確的,遠處影影綽綽、小碎步跑動著的,都是次要的,被忽略、被遮蔽的。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跑上來給我一堆亂棍,我早準備好了挨棍子,同時間戰戰兢兢,斗膽提出一小點建議:在奧斯卡的主獎台隔壁,是不是應該開設一個最佳外語愛美獎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