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教授

2010-04-11 09:44:20

極少數派認為蛋疼


看到最後一分鐘,因為聽說有大淚點出現。結果實在是強弩之末,零感觀完。
如果這部片子是關於「小人物。坎坷。殘破人生。弱勢群體」,那麼此類片子我看過不少,一般我也淚點很低。但是當你看到他們憑著善心,或者努力融入社會,遭遇不公的時候,淚點就出現了。主旋律出現了,一般眼淚隨之而來。

但是我很顯然沒有感受到此片主人公的善在何處。max和mary很顯然從一開始就帶著一種「上帝天生不公」「社會拋棄了他們」的情感。
很多人有共鳴,是因為某個細節使你聯想到自己。誰沒有個童年陰影,誰沒有遭受歧視,很多人都不幸攤上不負責任糟糕差勁的父母。有人拿天使愛美麗跟此片比,也是從小孤獨,也是父母乖張,也是母親早逝,也是渴望愛。但是艾米麗要好很多,她步履輕快為自己尋找樂趣,與人溝通,去幫助人,去找愛情。
然而max因為年幼被欺負就自閉,因為喪失親情加上不與人接觸,使他拒絕愛情(如果調情是愛情信號的一種)。max未曾有善良的一面閃現,比如寵物金魚的平凡死亡他面無表情,你要說他和mary的是友情不置可否,可是你不覺得只有唯一一個朋友的可悲潛台詞就好比「別無選擇,僅有一個!」嗎?

Max自己選擇了封閉,但在信里時時刻刻透露出了是「社會拒絕了我」。沒錯,軍隊解僱你可能就是看你不順眼,同學打你,因為你是猶太人。這都是不公,可你也未曾反抗。你討厭別人亂扔垃圾是沒錯,你環保是很好,你關心非洲人民的飢餓所以你說紐約人浪費糧食。可你不也是暴食者嗎?你多出來的體重簡直就是你過份浪費的證據。可你還是很蛋疼的表示出「我不能理解人們是怎麼了,他們的邏輯如此令我困惑」。大哥那你的邏輯呢?
這些都只是小蛋疼。當mary背叛他,他心情極度敗壞的時候,看見乞丐丟了煙屁股,一把上去幾乎掐死人家的時候。我簡直覺得「哇max你活該人生如此!」這和max小時候被毆打的情景何其相似。你怪社會拋棄你,你怪人們歧視你。你怪別人不能容忍你的與眾不同。可某一天當你心情不好時,當別人犯了你的忌諱時,你也暴露出一個惡劣的人格。如果不是乞丐呢,max你是不是就縮回一個角落寫信表示「我不能理解人們啊他們好怪啊」。你這不是欺軟怕硬嗎?
就算我能理解因為你是一個神經病好了,可是你又說你做不成陪審員,因為法庭說你是精神病。潛台詞就是其實你並不是,你是正常人,是法庭歧視你,那請問你那正常人的態度在哪裡?你求安慰,又不肯融入社會(先別管他是否接納你)你蛋疼不蛋疼?

再看片中較為正常的mary——起碼她沒有精神問題——父親不愛母親不疼的那種。在她酗酒之前一切邏輯都很正常,一個典型的loser角色,使人憐愛使人同情。但是奇怪啊一般這種角色都會安排一個善良的心,在哪裡啊在哪裡?她幫誰了?她愛誰了?(她的前夫我姑且理解成由於長期的自卑和封閉所產生的愛飢渴,和古時候小姐關太久了就和家丁私奔一個道理)她爹媽不愛她她也不愛爹媽,就是這樣一個無愛人。其實好幾個鄰居都不錯,她也沒有顯示出挺喜愛他們的意思。仍舊也是一副」你們都拋棄我,不愛我,不公平」的蛋疼味。果然與max一拍即合。當她嘗到一點幸福和矚目時,她得意忘形傷害了max。我是否可以理解成在此之前max只是填補她的空虛?

當最後導演表示感謝上帝,我們還能選擇朋友。真無奈啊,他們兩個人分明是別無選擇。自己怪,還要怪社會。如果你要特立獨行,也請拿出態度,就是拿出一副「哎喲好可憐被社會拋棄了,主流全是壞蛋」的樣子。你們選擇彼此,除了唯一性,也是因為相同性,相同的病態。
有很多人天生喜歡孤獨,就是邊緣,也有的活的挺自在。處於大多數的人們是不可以歧視他們的,這個我同意。但也請自以為被主流排擠了的邊緣人擺好位置,窮人那麼多,不見得都是邊緣人;自卑的人也不少,不見得就是個個自怨自艾。你們不喜歡趨同,可以啊,不要怪社會不包容。世上沒有硬是被社會扔出來的人,只有自己蛋疼不肯融入社會的人。你們兩個看起來很不喜歡孤獨,都是又害怕「大多數」,自己擰巴啊,怪不得別人啊。恐廣症的老爺爺沒你們兩個這麼蛋疼吧,人家不慘嗎?人家不可憐嗎?

最後給那麼低分是因為,病態是沒什麼好誇耀的,博同情不是這麼博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