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ourneteng

2010-04-18 00:46:09

【ZT歷史回顧】上世紀英公主艷照門引發最大銀行盜竊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了這麼多影評,都沒有人回顧一下歷史,特別是那個D-NOTICE,於是上網搜了一下,與大家分享。

×××××××××××××××ZT正文×××××××××××××××

英國王室總有那麼幾個「不聽話」的成員,比如瑪嘉烈公主。這位20世紀英國王室第一個離婚的公主,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妹妹,因喬治六世的溺愛而叛逆無比,她吸菸酗酒,沉溺於狂歡派對。她在派對上的一張裸照,藏於銀行的保險箱裡,引發了英國曆史最大一起銀行盜竊案。

1971年9月11號,晚上11點。這天是週六,家住在溫坡街(Wimpole Street)無線電愛好者羅伯特-羅蘭整晚都在擺弄自己的無線電設備,他將頻道調到27.15波段,想同在澳洲的朋友聯繫上。毫無準備的,收音機里傳來一陣斷斷續續的對話,聽起來像是銀行劫匪和門外的望風人在交談。


「外面冷得不行,你們拿到錢一定多給我分點。」


「別老念著錢,看好外面的環境,有沒有警察?」


於是,他錄下這段無意間偷聽來的對話,同時給蘇格蘭場打電話(Scotland Yard英國首都倫敦警務處總部)。午夜2點,一位資深警官決定慎重地考慮這個報警資訊,他回復羅伯特,吩咐他查尋對話來源。無奈,適逢週末,當通信工程師從睡夢中趕到工作崗位時,那段對講機劫匪的對話已經結束。


警方只有加大排查力度,他們查遍倫敦中心附近的750間大大小小的銀行,最後確定在羅伯特家附近的150家銀行為重點懷疑對象。週日上午,警察來到貝克街轉角處的一家名為勞埃德的銀行,從外部看,沒有任何被破壞過的跡象——15英吋厚的保險庫門完好無損。他們無法確認劫匪是否尚在保險庫內。直到銀行職員將門打開,才發現這是英國曆史上損失最嚴重的一起銀行劫案。


這是一場預謀已久的盜竊。犯罪幫派精心準備,租下離銀行不遠的一間皮衣店。為不引起注意,劫匪並未挑選離銀行最近的那間餐館下手,並且只在週末,銀行休息的時候動手挖地道。通往銀行金庫的地道:「竣工」後,他們用熱噴槍割破金庫的金屬庫門。事後,警察在皮衣店內發現了重達八噸的毛石混凝土,以及268個空空如也的保險箱。


沒有人承認丟了東西


案件中損失的財物共計50萬英鎊的珠寶和金磚——現今價值高達500萬英鎊。而大部份受害者都拒絕協助警方列出自己保險箱中的物品清單,也所以,銀行無法進行賠償。英國媒體接連一週轟炸式地報導此次案件。更加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英國政府發佈了一個D-Notice(現已改為DA-Notice,全名為Defence Advisory Notice System,其用意為勸導英國媒體針對這些有可能損害國家威信或安全的新聞予以遮蓋部份事實或忽略此事件,雖非強制性但媒體大多會遵守),勸導媒體停止報導此事。這次神奇的劫案,剛被披露,就被以「國家安全」的名義下達的D-Notice,從媒體上完全抹去。這伙劫匪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偷出的其中一隻保險箱裡有英國王室成員的艷照。


劫案牽出王室醜聞


那是一張瑪嘉烈公主在性愛派對上的圖片。這位公主是現任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之妹,媒體曝光率很高,以致於劫匪一看到相片便脫口而出:「瑪嘉烈公主」。瑪嘉烈公主1930年8月21日生於蘇格蘭,2002年去世。她一生沉溺於菸酒,愛情不如意且疾病纏身,與王室傳統格格不入,是英國王室中繼亨利八世之後第一個離婚的人。英國電視4台(Channel4)曾播出的一部紀錄片「流氓和公主」。這部片描述了瑪嘉烈公主的風流入生,她曾與倫敦聲名狼藉的流氓有私情。


該紀錄片主要講述了瑪嘉烈公主在與斯諾頓伯爵離婚後前往加勒比海上的馬斯蒂克島度假之事,在那裡她與曾因打架鬥毆而名聲不濟的「混混」約翰-賓頓頻頻約會發生性關係。儘管賓頓是一名演員,但是令他更出名的是1979年的一起執刀混戰血案,遇害者被刺9刀,但最終法庭判決賓頓屬於自衛,因此他被無罪釋放。賓頓已於15年前死於癌症,年僅50歲。據稱兩人的曖昧關係始於1976年,從那時起英國的八卦小報就不斷把公主與賓頓「聯繫」在一起。


瑪嘉烈公主的傳記作者之一諾埃爾-博薩姆在片中說:「我可以確定,約翰-賓頓和瑪嘉烈公主是情人關係。瑪嘉烈總是給賓頓打電話,讓他到她的房子裡去,幾乎夜夜如此。瑪嘉烈喜歡在馬斯蒂克島舉行聚會,喜歡人們脫掉衣服,據說她曾給裸體的舞者拍照。」這起英國史上盜竊數額最大的銀行劫案,至今仍有超過100名保險箱主人否認自己有遺失任何財物,這讓整個案件更加撲朔迷離。


為何失主消失?英國導演和編劇給了這樣一個回答。「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英國軍情局MI5設計安排的。」電影《 英倫銀行大劫案》就是以此歷史疑案做藍本。 製作人史蒂文-查斯曼說:「他們知道Michael X將相片存在保險箱裡。」而兩位電影編劇迪克-克萊門特和伊思-拉佛萊斯都是純正的英國人。他們聲稱,在編劇前曾與至少6個當年與劫案有關的人交流過。他們拒絕透露這六人的名字,但是表示,這六人分別都承認劫案的目的就是尋找一張相片。


其中一個劫匪,在他70歲的時候首度開腔,接受英國媒體《鏡報》的採訪,談到此次劫案。他表示,發現艷照的時候,手都發抖了。他明白自己捲入了一場恐怖的風波。「我們把保險箱打開的時候,一看到相片,就驚恐地將箱子扔到地下,好像我們打開的是一枚炸彈。」一位來自艦隊街(「艦隊街」,據英國《衛報》的說法,是英國新聞界的代稱,也是英國報紙業的「精神家園」。)的老編輯告訴編劇,1971年劫案發生後,他手頭所有與此有關的稿子都被壓下,因為政府出動了D-Notice。


1971年,英國的文化氛圍仍然處在極度興奮後的鬆懈當中,因為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放任自流的倫敦的城市環境,再加上由嬉皮士興起的表達反文化、反傳統的信仰和觀點的衰退,倫敦人正以一種不拘禮儀的姿態面對著一系列和勞動力有關的矛盾,同時還受到了愛德華-希斯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以及發生在北愛爾蘭持續升級的暴力事件的衝擊就像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描述的那樣:這是一個正在向「我的年代」轉變的時期,特點就是一群集體作業的銀行劫匪製造了英國有史以來影響最大的搶劫案。導演羅傑-唐納森說:「那是歷史中一個非常讓人著迷的時期,當然,這次劫案要比那個時代更加地迷人。事實就是,只有那樣的時代,才會造就如此轟動的大劫案。」


在編劇看來,那個年代的英國,荒淫無比。劇中出現的社會名流常常聚集在一起參加亂交派對。出於這樣的原因,不難想像,保險箱中存放的都是歡場的秘密。難怪沒有失主願意承認丟失了何種物件。也只有失主和劫匪才知道保險箱內歡場的秘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