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卡廷惨案/爱在波兰战火时(台)/卡廷森林大屠杀

7 / 17,529人    122分鐘 | Germany:118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18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

導演: 安德烈華依達
編劇: Andrzej Mularczyk Przemyslaw Nowakowski
演員: Artur Zmijewski 瑪雅奧斯塔夏絲嘉 安德烈切拉 妲努塔史丹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之影

2010-04-18 00:57:21

《卡廷慘案》:歷史的真相來的何其艱難



雖然現在發生的事情終究會成為歷史,可是有時候歷史和現實的某種聯繫還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四月的乍暖還寒的天氣里,一個巨大的悲劇發生在波蘭民族身上。一場飛機失事使得這個國家的菁英分子遭到重大打擊,包括總統夫婦在內的大量高官死於這場空難,釀成一幕慘劇。而這些人,就是為了去參加紀念七十年前發生在原蘇聯的一場對於波蘭人來說更是永遠的民族傷痛的一場慘案。同樣的寒意料峭的四月,同樣的慘案,發生在同一個民族身上,只是中間相隔了整整七十個年頭而已。
作為波蘭民族,已經承受了太多的苦難。有一個外國史學家總結說,二十世紀人類經歷過三次「顏色劫難」,一次是蘇聯的白色恐怖,一次是德國法西斯的褐色滅絕(第三次當然就是我們的文革的紅色劫難)。而在同時遭受過兩場劫難的民族並不多,波蘭就是其中之一。1939年,在希特勒的「白色方案」指揮之下,德軍從西境攻入波蘭,可是世人未曾料到,一直標榜「國際主義」的蘇聯在這之前已經和德國達成秘密協議,很快在東線攻入波蘭,短短一個月後,波蘭就被兩國瓜分。世人對於納粹希特勒的瘋狂已經非常熟悉,可是對於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蘇聯的入侵,卻是難以想像。可是,更為令人髮指的事情還在後面,1940年,希特勒和史達林撕破臉皮,悍然開戰。這時候的蘇聯最高領導機關做出了一個在歷史上極其血腥和野蠻的命令,將原波蘭的幾萬名戰俘秘密處決,其中一個地點就是在卡廷森林。
這部電影到了最後的十五分鐘,對於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個考驗。影片非常冷靜的展示著當年的那些波蘭軍人被帶到偏僻的卡廷森林裡,未經任何審判和通知而直接被槍決,有的是在房間裡,有的是在已經挖好的坑邊。槍聲在寂靜的森林裡此起彼伏的不斷響起,一個又一個生命就在這種近乎野蠻和毫無人性的決定下草草結束。沒有什麼壯烈的口號,我們看到的也是這些軍人們面對死亡的恐懼,可是就是這種恐懼,更顯得他們的這種死亡慘烈和屠戮的殘忍。在面無表情的蘇聯軍官和史達林的慈祥的畫像注視之下,人類歷史的又一幕慘絕人寰的自相殘殺悲劇就此上演。之後推土機迅速掩蓋了這些罪惡,可是那些靈魂卻永遠難以安息。
對於波蘭人來講,將卡廷慘案拍成電影,就是就是對於自身民族尊嚴的一次拷問和反思。將一個民族的傷痛完整的展示在本民族面前,本身就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可是波蘭人做到了。本片的導演,81歲高齡的安傑依•瓦依達的父親本身就是當年卡廷慘案的受害者之一,他也花了十多年的時間來準備這部電影,可謂嘔心瀝血。影片最終在波蘭上映後獲得大量好評,並代表波蘭參加了當年的奧斯卡外語片的角逐。應該說,影片用影像手段真實的反映了卡廷慘案前後波蘭人們所經歷的苦痛和酸楚,留下的,是對於極權和強權政治的控訴和對於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那種滅絕人性的罪惡的深刻批判。
影片選取了在二戰中和二戰後歷經變遷的幾個家庭的遭遇來反映這一段沉重的歷史。對於安娜和女兒而言,相信自己的丈夫還活著的信念幾乎是他們在戰爭時期生存下來的唯一支撐,直到影片最終自己丈夫的遺物被交到自己的手中,多年的希望徹底破滅,影片也就此結束。雖然沒有進一步展示安娜的絕望,可是影片暗含的卻是一個家庭的傷痛的延續和難以消除。一個家庭的悲劇就是一段歷史悲劇的縮影。影片也在暗示著人們,對於那些幾乎瘋狂的獨裁者的滅絕人性的指令而言,滿足的僅僅是極權者的貪婪和骯髒的內心,從肉體上消滅了一個潛在的敵人,可是對於一個家庭的傷害和對於一個民族的創傷卻是永無止境的。這種痛苦,會隨著時間的延續和後代的傳承變得愈加清晰,也成為這個民族回憶中的一個永遠的傷口和無休止的隱痛。
對於波蘭人民而言,真正的創傷不僅僅在於卡廷森林裡被槍殺的那幾千名軍人,還有在戰後那無止境的恥辱的延續。德國納粹雖然醜惡,卻出於攻擊蘇聯的原因將卡廷慘案的真相公之於眾,可是戰後的波蘭卻淪為蘇聯的附庸,在所謂的「維護社會主義陣營」的冠冕堂皇的旗幟之下,真相再次被掩蓋了。卡廷慘案被輿論宣傳為德國法西斯的罪行,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種真相和欺騙。可是在戰後嚴苛的極權機器之下,波蘭人民的意志再次遭到強姦。看著那些殺害了自己親人的劊子手變為了「革命同志」,這種屈辱甚至超過了戰時被統治和奴役的時代。影片在後半部份刻畫了幾個因不願隱瞞真相而遭到迫害的人的悲慘遭遇:戰時英勇的反抗納粹的女英雄為了給自己在卡廷慘死的兄弟豎一塊墓碑而被審判;充滿活力的青年人因為揭露真相而被特務和警察追捕就此慘死車底;死於卡廷慘案的將軍的遺孀在當時極權政府的淫威之下而選擇不簽字歪曲事實……當然,影片最讓人動容的當屬中尉捷西之死,這位在慘案中僥倖生存的軍人因為背負了巨大的壓力而最終崩潰,在瘋狂的說出自己最想說的真相之後,舉槍自殺。影片中的這一部份鏡頭幾乎沒有任何預兆,導演甚至連刻意的煽情的音樂都忽略了,觀眾就是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氛圍里見證了一個軍人的非正常的死亡。捷西的死,幾乎就是對於人性的一個拷問,在當時的傀儡政府被蘇聯操縱的情況下,這種死亡是死於對於真相的渴求和對於真相被掩蓋的反抗和控訴。相比起來,另一位大學生塔奇奧的死亡則更明顯的表達了導演理念,尤其是在塔奇奧被追捕過程中遇到女生的一個場景,在短暫的溫馨之後緊接而來的就是死亡。愛情與死亡,這種鮮明而強烈的美醜與善惡的對比無形中增強了影片的悲劇氣氛,也使得影片更貼近人心和人性,對於極權政府的控訴也就更有力。
作為一部對於歷史反思的影片,這部影片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一個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過多的展示了苦難,卻對於事件本身的反思不夠充分。當然,導演的目的之一就是把真相展示給世人看,可是在這種慘烈的背後,需要怎樣的反思卻是影片難以企及的。另一個方面,導演是通過幾個家庭的悲劇來展示整個事件的過程,卻由於涉及人物眾多而使得影片顯得有些雜亂,相反的使得每一個家庭自身的悲劇都沒有一個相對完整的結構,在觀眾的心裡也難以達成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當然,作為在國際上知名的導演,安傑依•瓦依達還是成功的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歷史上曾經黑暗的時代和時代造成的悲劇。影片一開始的黑雲陣陣的畫面也成了影片的一個主調,整部影片採用冷色調處理,顯得壓抑而又冰冷。在音樂處理上大多是在一些不安的節奏上呈現,大多數時候主要依靠畫面來冷靜的呈現而已。影片最後的十五分鐘的屠殺有可能成為經典,卻有可能是讓觀眾不願意再看第二遍的部份。
近些年來,對於極權政府的反思的影片比較多,尤其是出現在那些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德國的《竊聽風暴》《再見列寧》以及羅馬尼亞的《四月三週兩天》等影片無一不是以這種對於原本極權政權的控訴為題材。這種影片,雖然具有民族的自我反省在內,卻也毫無疑問的符合了西方資本主義「勝利者」的心態和需求。這部影片的後半部份也是以這部份內容為題材的。在歷史上,社會主義陣營的悲劇和其中人民的悲劇直到今日才被逐漸的顯露出來。在一個「天下大同」的大旗下,行種種摧殘人性和人權的罪惡,也證明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大變動其實是一種歷史必然。電影中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希特勒揚言締造千年帝國,蘇維埃則自稱萬年長青」。對於波蘭民族而言,其實二者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侵略者。這種本質上的相同,也許才是歷史的真相之一吧。直到1992年,曾經龐大的蘇維埃帝國徹底崩潰以後,新建的獨立國協公開承認對於卡廷慘案負責,而這已經距離慘案過去了整整五十多個年頭。這半個世紀裡,波蘭人民生活在被欺騙和被隱瞞的生活中,真相被徹底掩蓋,直到華勒沙的新政府成立以後,才敢重新審視這個問題。這半個世紀的真相被隱瞞和被欺騙的日子,其實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就是一種恥辱。對於那些為尋求真相而被迫害和折磨致死的人來說,揭開一個歷史的真相是何其艱難。我們不知道,到底還有多少真相被隱瞞,到底還要多少人的生命和屈辱才能換回真相……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