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The Machinist

机械师/迷魂杀阵/克里斯汀贝尔之黑暗时刻

7.6 / 417,471人    101分鐘

導演: 布雷安德森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珍妮佛傑森李 艾坦娜桑琪絲吉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尤卡坦半島

2010-04-18 01:05:24

將和懸疑片導演的鬥智進行到底(推理+心理分析貼)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喜歡看懸疑片,我是這樣看懸疑片的:每次看片的時候過程中禁止一切吵鬧走動喧譁喝水尿尿接電話等所有無關活動,全身心投入到導演擺得迷譜之中,每次出現暗示就調動所有腦細胞猜測故事真相,不停修改故事版本。但因為畢竟局是人家擺的,像我這樣全身心投入解釋每一個線索的影迷這麼買帳,肯定是被牽走了,最後導演給的結局都會把我或大或小震撼一下。

懸疑片的導演大多都會在情節中安插一些刺激人神經的「假線索」,比如本片中流血的冰箱,詭異的黑人,這些都跟真實發生的故事關係不大或者根本沒有什麼關係。推理中有假線索的存在,當然就會讓推理有很多互相矛盾的版本,被導演耍住的結果簡直是必然。(註:這裡討論的是製作精良導演牛B的懸疑片,二百五懸疑片不在討論範圍之類)。(後面會談到排除部份假線索的方法)

我想那些自稱猜中結局大呼情節白痴導演笨蛋的人,其中應當有不小的比例是一邊吃爆米花時不時出去尿尿借個電話的同學們(請不要對號入座)偶爾看到一兩個線索,同時忽略了一大堆,小推理了一翻剛好命中。拜託,這樣對導演稍微有點不尊重吧,您說是不是。人家放了那麼多迷人的試圖「忽悠」人的東西,您有心無心忽略了,草草結論了,被導演的低智商激怒了,還不如,就徹底別看啊。

無論如何,我每次發現導演高我一籌我並沒有惱火,因為過兩天我準能領悟出一些關於劇情解釋的新想法。就好像一下子想通了。合理了。而且也深刻了。所以我就爽了。
*****************************************************************************
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劇情的理解,按照真實的時間順序:

Christian Bale扮演的男主是個歡樂時尚(那閃亮亮的靴子和紅色的火烈鳥車)的小青年,也許是個搞音樂或熱愛音樂的(最後瘦麻杆Bale搬家的時候有個混音設備的特寫,似乎是混音設備,歡迎專家糾正,上面貼著他原來名字的那個東西),受過高等教育(做機械師的時候出口成章,對自己的權利和法律知道得很清楚,一看就和普通藍領工人不在一個檔次;而且雖然面容可怕,對待溫柔妓女和機場餐廳女都幽默謙遜有禮),不幸在一次娛樂自己(用車上的什麼東西點菸)的過程中,撞上了在人行道上走神的小男孩(這事不能全怪Bale,哪有媽過馬路的時候不攙著小孩子自己使勁往前走的!)。

樂觀時尚的青年Bale鬼迷心竅不敢面對孩子和孩子他媽,立刻駕車逃離現場。隱姓埋名過上了藍領機械師的生活。而且因為內疚和罪惡感的折磨一年都睡不著覺。(也有可能是一睡就做夢夢到自己肇事逃離,所以不敢睡,為什麼這樣說容我稍後點破)然而,即便是機械師贖罪般枯燥辛苦黑暗的生活也沒能好好持續,Bale開始出現幻覺,而且隨著工友因自己的疏忽喪失手臂的事情,幻覺出了一整套子虛烏有的針對自己陰謀。

這個陰謀暗示了Bale潛意識中的痛苦:好吧是我害你的手臂沒有了,對不起我真的錯了,你還要我怎麼樣,為什麼你不放過我,為什麼你們要聯合起來整我。隱射Bale的現實生活:對不起我撞死了一個孩子,我真的錯了,但是我已經懲罰我自己了,你還想讓我怎麼樣?同時在Bale幻想的陰謀中Bale也顯得不甘心和無助,比如試圖發現真相,去找自己的妓女朋友訴苦,也反映了現實的Bale:覺得自己該遭受懲罰,但又不甘心和無助。

Bale想像的陰謀中始作俑者就是紅色火烈鳥的黑人男,隱射就是現實的Bale自己,都是自己導致了這一切。Bale為了查出黑人男,不惜自己去被車撞,這也是一種贖罪和極度自我厭惡的表現,痛恨自己,希望被撞的是自己,而且多麼精妙啊,撞他的那個車裡坐的就是一對母子——他也曾經拆散了一對母子,典型的贖罪心理。而且,人,無論對自己有多麼痛恨和厭惡,總是或多或少會有苟活的慾望,或者說對自己手下留情的慾望,所以Bale沒有讓最開始那個悍馬式的車撞自己,而是挑了一個小車來撞自己。

最後Bale投案自首,安心的他終於在監禁室裡睡著,但是卻又夢見自己這輩子最大的夢靨:肇事的自己開車滿是罪證的車逃離現場,滿臉懊惱和痛苦。所以,他到底是睡覺好,還是不睡覺好呢?

這樣的結尾就營造了一種藝術價值:從本片一開始就延續不絕的壓抑,黑色,絕望,讓人神經疲憊,在真相揭示的最後一刻,正常的陽光世界告訴了我們真實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卻是造成本片之前Bale所有黑色絕望生活的根源。而且Bale就跟受到詛咒的靈魂一樣,醒著時是dying般的睡不著的怪物,終於睡著時又夢見自己拼命想逃離的真人魔鬼。於是悲哀就如此刻骨銘心地蔓延生長。

本片中主要的真線索:
彷彿有強大背景的工人Bale熟知法律條款,對女人幽默有禮:暗示他過去肯定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身份;

Bale不停使用漂白劑洗手:暗示他肯定殺過人,覺得雙手沾滿了鮮血,潛意識裡一直想洗清自己的罪惡。

他對女人很好很溫柔,妓女朋友,機場餐廳女侍:他肯定覺得有愧於某個女人。

MOTHER這個意向一直穿插不覺:卡片啊,母親節啊,所以跟一個母親有關係,但我之前一直猜測和Bale自己的母親可能有關。

遊樂場裡的恐怖公路旅行中有個被吊起來並且寫著Guilty的場景:Bale覺得自己有罪。

小男孩在Bale的看護下卻倒地昏迷:他是多麼希望這個男孩是因為癲癇而倒下,而不是因為自己撞得!所以幻想中孩子母親親口告訴他是癲癇。

當然了,真線索還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舉。比較明顯的就是前三個。


假線索:

有些假線索很好排除的,懸疑片(區別於驚悚片)不是鬼片也不是暴力片,凡出現可能血腥或者太過恐怖的鏡頭大多都是假線索,比如本片中的冰箱,那樣流血的冰箱只能暗示裡面有殘肢,這樣的懸疑片裡面是不可能出現直接描述斷肢或屍體的鏡頭的,血流成那樣的冰箱基本上已經是這種懸疑片的極致了,如果真有殘肢出現,那這就基本上向二百五懸疑片邁進了一大步。或者導演想拍成電影版的CSI。。。。懸疑片最大的賣點就是心理,如果畫面太過血腥,就會削弱心理的震懾程度,就讓自己的作品顯得很cheap。所以,儘管我還是蠻膽小的一個人,bale一臉驚恐往冰箱走過去的時候,我一點都沒有擔心。真的。另一個例子是《Stay》裡面伊萬去拜訪病人的母親那個詭異的房子裡頭上突然自動流血的女人,太恐怖了,所以肯定是假線索。
********************************************************************************

專業課老師告誡我,論文初稿完成後,馬上第二遍是沒有效果的,隔幾天再改,就會改出很多東西出來。因為你的腦袋在第一遍興奮過之後,就比較麻痹了,對同源刺激短時期內很難再興奮。所以真正熱愛懸疑片的同學們,大家不妨讓結尾和劇情餘音繞樑一下,過幾天再仔細想想裡面的東西。也許也像我一樣,突然想通了,就爽了。

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雖然有完整的影像表現,導演仍好像給你留下了一個半成品的泥胚子,你可以任意雕刻你自己的理解。
***********************************************************************************
聲明:

我知道現在網上稍一不小心就會被拖入毫無意義的持久口水戰,which建立在對作者的歪曲之上,生活多美好,最浪費時間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網上打架,所以,我最好在一開始就儘量解釋清楚,然後忽視一切不顧我解釋的人。真的,您還有自己的生活吧:
1.我承認絕對有水平在我之上的懸疑片迷會很好地排除干擾線索推理出結局。歡迎貢獻經驗,加強交流。
2.我只是稍微調侃下我屢屢在各大懸疑片評論隊伍中看到的,那些也許沒自己吹噓得那麼牛逼而且到處去鄙視導演智商言語粗魯但沒準自己都沒太好好看電影的人。沒有別的意思。您也可以調侃我是個變態無趣的推理狂。但請保持語言有趣,沒有髒字。
3.如果上面兩點依然不能勸服你回歸你自己的生活,我強調我只是個有點憂鬱但試圖歡樂的小青年不知道管不管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