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路到底─脫線舞男--The Full Monty

光猪六壮士/一脱到底/一路到底脱线舞男

7.2 / 114,139人    91分鐘


演員: 彼得卡坦尼歐 勞勃卡萊爾 導演: 彼得卡坦尼歐
演員: 馬克艾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ag

2010-04-18 01:44:21

只屬於男人的悲喜劇 - 寫在[The Full Monty]十週年


十年前的大嘴鱷魚還沒有分支出「看電影」。當時想得到最好的國外電影資訊,全部要依賴一份叫「環球影視戲劇」的報紙才。十年前的初出茅廬的DVD也更只是個姥姥部疼舅舅不愛,沒有片源支持的尷尬新生載體,人們依舊狂歡在一個把玩VCD的時代。十年前更沒有鋪天蓋地的網路任由我們嬉遊,溝通在現金來看都很是問題。是啊,重看[The Full Monty],回想起來這部電影已經不知不覺地陪我走過了十年的光陰。而往往「十年」這個詞語對於那些偉大的人或事物來說,又極具某種說不清的致敬意味。今天在影片發行的十年後把它重新那出來溫習,好像恰恰逢時來捕捉這些其中的種種情緒。那時由粗糙小盒兩片裝的VCD,已經換做了現在手中有光鮮亮麗包裝的DVD重裝上陣了。兩種載體的對比,不小心顯露出來的光陰荏苒。雖然這些讓人不禁一番唏噓,但是重新靜下心來看這部電影,卻發覺一切觀影過程的新鮮,感動,莞爾,失笑卻一點未因客觀存的多次觀看影片後對於情節乃至對白的熟悉而消退或者過期作廢。我想這種獨有的歷久彌新就是每一部優秀的電影所獨具的魅力吧。

雖然一直保持著觀影之前不去直接了解劇情的習慣,但是依照慣例還是在這裡嘮叨一下劇情(不涉嫌太多,沒有看過電影的同學可以放心觀看)。而且我認為光是讀這個劇本,就可以把你咯吱得夠嗆。90年代中期,在被「經濟蕭條」的巨輪重重輾過的英國謝菲爾德小鎮上,生活環境逐漸頹敗與惡化。人人自危的惶恐與面面相覷的茫然一下子成為生活在底層階級工人的主旋律。鋼廠的工人們肯定也難逃此劫數,紛紛下崗待業。一對車間裡的工友,同時又是最佳損友Gaz(Robert Carlyle飾)跟Dave(Mark Addy飾),是兩個典型的屬於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窮苦倒霉蛋的縮影。廠房倒閉,無處開工,兩人的生活無非就是鬼鬼祟祟地倒賣偷來的廢鐵,或者在大街上游蕩並色咪咪地給迎面走來的女人的胸部打分數。終日遊手好閒的日子,彼此卻並非因此而覺得這些多麼的鬱郁不得志,相反很是怡然自得。但是身無分文,卻育有一子的Gaz也並非無所煩惱。因為Gaz與前妻的離異,他的兒子Nathan(威廉 Snape飾)理所當然地讓法院判給了有穩定工作並且重組家庭的母親了。這讓他不得不面對與兒子分開生活的事實。無法支付養育費用的Gaz顯然已經失去他生活中最後的精神依靠,這讓他痛苦不堪。急需一筆官司費用以奪回對孩子撫養權的Gaz,不得不開始尋找在短時間內酬得相應財款的辦法。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鎮上的俱樂部里觀看了一次男性脫衣舞表演。生財心切的gaz覺得這並非是個壞主意,而且最主要的是有相當可觀的報酬。於是急急地拉著並不情願加入的Dave開始了一系列的籌備活動。Gaz和Dave晨跑鍛鍊時搭救了當時一心尋死的Lomper(史蒂夫 Huison飾),並答應成全讓這位原來同隸屬於同一間工廠的工友最終死於他殺。相同的生活窘境也讓三人在閒談間稱兄道弟起來。生活帶來的劫難的考驗,當然不會在此時分辨起三六九等。這三個倒霉蛋的曾經上司Gerald(Tom Wilkinson飾)也同樣在經歷著失業的窘迫。三人知道其有去交際舞課堂的習慣,於是決定游讓這個多少有點舞蹈細胞的過氣上司當任他們艷舞集團「藝術指導」。在經歷了Gaz一番費力不討好的勸說以及陰把勢後,落魄的Gerald最終沒有招架得住。不得不開始面對讓他無比尷尬的現實;不得不暫且放下曾經慣於面對下屬的那些趾高氣昂和傲慢,來開創這一全新的「舞蹈事業」。隨後四人又開始在鎮中舉行海選,一路招兵買馬。最終得到了昔日的舞王,現已垂垂老矣的Horse(Paul Barber飾)以及唱作念打皆無精通只擅長器官秀的Guy(Hugo Speer飾)的加入。於是六人的陣容也最終確定下來,並開始以艷舞團體的姿態向無情殘酷的現實生活發起挑戰。從而開始引發出一段瘋狂的,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當一群男人聚在一起可以是什麼?斗城府顯實力如[教父]裡的不可一世的柯里昂家族;耍帥氣玩詭計如索德博格率領的[羅漢]系列裡的智色俱佳的國際大盜;或者喋喋不休人心盡散如[落水狗]裡的六色劫匪。但是在謝菲爾德陰冷潮濕的街道上,只有六個被美好生活所拋棄的下崗職工。始終認為電影中有關男人的主題,不應該只有飛天遁地的江湖大盜與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兇惡幫派。平凡生活中的男人理應在劇本中得到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如這幫幾乎快被生活所背棄的下崗工人。我想首先這個故事的概念已經打動了被Hollywood鐵血硬漢搞到審美疲乏的人們。相對於看慣了又膩味了的美式窮凶極惡的廁所喜劇和香港碟頭飯式的無厘頭拼貼電影,這種帶有英國式保守內斂的喜劇電影顯然來得更加意味深長,更加讓人回味。它的味道就如一杯獨特香醇的英國紅茶。那種英國喜劇骨子裡透露出來的癲狂和荒誕,有卻別於美國佬那種讓你笑到吐又吐到笑的浮誇喜劇政策(像在這之前的[A Fish Called Wanda ]也是個很好的註腳)。而[The Full Monty]正是一部用潛在的內容配合主線故事,完成一次近乎於歇斯底里喜劇效果的傑出例證。這樣一個底層工人階級卯起來反抗慘苦現狀,卻以脫衣舞男的名義奮發圖強的故事無疑是可以顯而易見抖出無數包袱笑料的。但是當我們讀到這個故事情節時,其中包含的種種酸澀與艱辛也是可以很明顯的預見得到的。


影片的製片Uberto Pasolini身為英國電影導演Ken Loach的忠實影迷,在此部作品中秉承了其電影中應用大量喻而不露的潛台詞的傳統。讓這個本身就已經引人發笑的故事,更憑添了一份人們對生活本身的各種的感懷與思考。而從影片效果來看Pasolini是出色地完成了他這一構思的。在一部喜劇電影裡讓「悲喜」適時地替換角色在我看來是這一門類電影的最高境界。尼采曾說:「個體必須始終在社會中掙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至幻滅。」曾經觀看過的一部許冠文的早年作品[雞同鴨講],而電影則同樣給我留下很的印象,我想就是緣於以上的原因吧。兩者同樣是對於小人物的關注;同樣真實寫照小人物在逆境中打拼求生存;同樣是探討現實社會與人們自身的價值取向的種種矛盾以及如何來實現自身價值。兩者在對於人物情感的寫照上與關注問題的選取上幾乎一脈相承。只是[The Full Monty]比較起稍許流於浮誇的[雞同鴨講]來,顯得更加真實和更加貼近人物的內心世界。影片在悲劇和甚至是喜劇的落腳點上都沒有用力過度的情況發生,看不到過多的斧鑿痕跡。導演Peter Cattaneo著重的是戲劇內在的張力。由於喜劇的成份由故事本身承載已經足夠多,從而導演可以在細節上幾乎可以不動聲色地逗樂到觀眾。如Lomper在看到Gaz初次蹩腳地聞樂起舞時,嘴邊掛著麵條滿臉的驚恐狀;以及眾人在排隊領救濟金時不約而同的隨著廣播裡的曲子聳動肩膀的時刻,都是讓人每次回想起都不禁會偷笑的情節。而在體現人物真情流露與悲傷苦悶時,導演也沒有過度的著墨,為的是避免在煽情的路上走得過遠,從而導致情緒的比例失調。例如眾舞蹈團友參加Lomper母親葬禮時,導演從Lomper的側面給了其他成員一遠處的正面個鏡頭。在略帶哀傷肅穆的場景氣氛中,徐徐和著緩慢廣板的銅管合奏,在這裡讓人被六人在窘迫環境下漸漸催生的濃烈的友情所感觸。Gaz和Gerald去學校接孩子時撞見了同來接孩子的前妻與繼父,在剎那間的心理較量中他自己認輸給了自己兒子的這個新的家庭。看著兒子乘車遠去,自己之前制定的跟兒子看球賽的計劃泡了湯。Gaz當時那種眼淚欲奪眶而出的酸楚,讓又人無不動容。而像這樣只屬於落魄男人的巨大落差感受我想也是導演想在影片裡極力轉達的資訊吧。還有Dave的女友不知其參加脫衣舞團的實情,進而懷疑他在外面另有新歡的那場戲。女友在Dave含淚解釋之後又表示出的寬容理解理解以及患難與共的決心著實感動了很多人。雖然這些一帶而過的情節在篇幅的短促上是導演有意而為之,但是由於情節與故事的緊貼以及那種發自內心情感的真實,都讓人在觀看時後無法忽略,在影片結束後良久不能忘懷。影片中那多半時間都陰霾籠罩的天氣也許是英國的特色,但是在我看來是對於人物內心那種積怨的一種隱語。每次鏡頭給到外景的時候,無一不掃到山丘遠處城市中心。這也暗示著這群小人物主角們的邊緣人物身份---他們的所處的階級可能永遠意味著無止盡的掙扎和無意義的拚搏。

影片對於角色的設置幾乎可以接近滿分。終日穿著Sheffied聯隊球服吊兒郎當的瘦皮猴Gaz和已經被生活徹底擊垮信心的肥仔Dave,從體形上看去就是一對天生的完美冤家。而兩人又一路過來是最佳損友的關係,這本身就已經充滿的傳統的喜劇味道了。影片開頭兩人偷廢鐵過程中被困於河中汽車頂部後一直對罵,這一簡單情節已經彰顯出這對活寶的這一歡喜冤家的身份以及在影片中將要承擔的搞笑職責。認為「艷舞不過是快一倍的探戈」的過氣上司Gerald,則完全是要與Gaz或Dave這類人劃清界線的另一群人。因為他堅信他們跟自己完全不是處於一個階級的親密戰友。只到失業的巨輪將維持階級的屏障碾得粉碎的時候,他卻還依然保持著領導幹部的那份讓人厭惡的空架子。性格懦弱內向的工廠樂隊小號手Lomper,糊塗得連自己的性傾向都搞不清楚,連他自己都想結束這渾渾噩噩的日子。還有猥褻卻目的明確的Guy,一心只想讓眾人親眼見證上帝給了他多麼偉大的器官。在眾人得知要脫光光演出,急著退出的時候,請注意到他一旁暗自得意的眼神。人物鮮明的個性又有出色的劇本護航,這部電影的角色塑造想不成功都難。故事的主線Gaz的扮演者Robert Carlyle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在[The Full Monty]中他奉獻上了一場幾乎不露痕跡的偉大表演。以善於出演小人物的他,這個角色對他來說簡直可以說是量體裁衣般的設計。Robert Carlyle對劇中那種無所事事的閒適,與對於蒼白生活本身近乎盲目的樂觀的人物氣質把握得恰倒好處。而在表現不得不面對幾近失去生活中任何作為男的尊嚴的那種尷尬與不甘時,Robert Carlyle更是用表演完全得到了觀眾對於劇中人物的憐憫。相對與另外一部令他名聲崛起的[Trainspotting]里,他出演的那個面目猙獰的暴力狂來Begbie來說,這個角色無疑更契合演員本身氣質,更具有說服力。老戲骨Tom Wilkinson是近來最為出色的配角之一。在很多類型的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以配角身份獻上的出色演出。全劇情節的進展的張力多半來自由他出演的Gerald這個角色。Tom Wilkinson的出演猶如給劇中的整體表演吃了顆定心丸,由此確保劇中的表演不會被扣分。

影片首次公映是在97年一月份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儘管影片裡充斥著美國觀眾難以理解的英國俚語和晦澀英國笑話對白,但是由於出色的劇本故事和導演流暢緊湊的敘事,美國電影評論評論界幾乎給出了一邊倒的叫好聲。而時隔數月後回到英國主場,於8月17號在本土全面上映後,立即在全國掀起了觀影的狂潮。必須提級的是,在影片上正熱映的時候英國王妃黛安娜突然意外離世,全國乃至全世界為只震驚。由於全國人民都沉浸於悲痛氛圍當中,各家電影院門羅可雀。但是唯獨這部電影的票房卻持續飄紅。其實其中的道理不難理解。電影中那種在不如意的現實中激奮向上的情緒感染了這些當時需要找回些須安慰的英國人。影片裡那種歡愉甚至可以說是勵志(這種勵志與電影[比利 Elliot]的那種勵志相比表面上可能有些另類,但是其精神核心則實為相通)算是另人醒神的安慰劑。影片當初的預算很低,差不多只有三百萬美圓的投資(這與英國政府對電影產業扶植計劃的吝嗇也有關係。想想那部聞名全球的[Trainspotting]也是不過英國電視台Channel 4投資的准獨立作品。)。影片開頭為了在水裡泡上一部汽車都讓導演心疼不已。這無疑是無法和一撞就是十幾輛大奔奧迪,財大氣粗的美國電影工業相比的。但是由於影片的有口皆碑,最終得到了全球狂攬2.5億美圓的成績。這是存在於[The Blair Witch Project]之前的票房神話。並獲得次年金球最佳喜劇/歌舞影片,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但是最終輸給了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的[Titanic]);以及最終贏得歐洲電影大獎以及觀眾特賞等在內的幾十個重要獎項。[The Full Monty]用這些事實都提醒了觀眾們,我們關於十年前電影的記憶中,不應該只有[Titanic]。

                                                                                              2007.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