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空氣人形--Air Doll

空气人偶/空气人形(台)/援胶女郎(港)

6.9 / 7,540人    125分鐘 | Canada:116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Hong Kong:117分鐘

導演: 是枝裕和
演員: 裴斗娜 ARATA 小田切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O Z

2010-04-20 00:52:13

愛,散落於空氣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時看到《空氣人偶》的介紹上寫著導演是之前拍過《步履不停》的是枝裕和時,我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在《步履不停》中將家人之間礙於溝通的苦澀展現的質樸而又細膩,讓人印象深刻,此次在《空氣人偶》上的轉變卻太過跳躍式了,但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恐怕我也不會去觀看這部影片,這樣的題材於我而言終究還是口味偏重了些。
    一個只是了為解決男性生理需求而存在的充氣娃娃,原本倒也不足為奇。但問題的關鍵是在於當她有了心之後,因為有了心,所以隨之而來的開始有了謊言,有了羞愧,有了愛與傷痛。因為有了心,她開始追尋起自己生命的意義。但作為一個娃娃,她沒有過去,沒有記憶,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從何而來。將她帶到這個世上的中年男子,被她理所當然的視為自己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儘管在有了心以後對他的親昵產生了不解與牴觸,但是對於他本人娃娃卻並不厭惡,甚至對他寄存著情感上的某種依賴,每天仍舊按部就班的回到這個被她視為家的地方,因為這是她在這世間上僅有的歸宿。但是當她以人形的姿態重新出現在他的面前時,中年男子的反應卻不像她所想像的那般高興,反而是驚恐萬狀的甚至請求她希望她重新變回到原來的模樣。原來,她只是中年男子用來發洩對前女友情愫的替代品,甚至是可以被另一個娃娃所替代。真正的女人只會讓他感到無所事從的焦慮,這個在現實生活中飽嘗世人冷落的悲慘男人,需要的不過是一個無需成本、不用前戲的情感宣洩桶,即使不一定是「她」。但是人類這種齷齪的心理又豈是純潔的娃娃所能體會的?於是在忿懣與困惑中,娃娃從黑暗湧向了另一個更深的黑暗。
    娃娃的體內充滿了空氣,陽光的照射能夠溫暖空氣卻不能溫暖娃娃的身體,在孤獨與寂寞中,娃娃無法找尋自身生命迷宮的出口。就在這時,溫純善良的錄像帶出租屋職員純一的出現好似娃娃抓到的最後一棵救命稻草。在與純一交往的過程中,娃娃逐漸領悟到了溫暖、愛以及需要。純一默默的接受著娃娃的一切,並將自己溫婉的愛連同空氣一起慢慢的注入娃娃原本空無的身體。娃娃在美好的憧憬中重新體會著生命的喜悅,並將純一視為自己的「同類」加以珍視。在這純愛的氛圍里觀眾也將自己對於美好的嚮往寄託其中,期待著迎來唯美浪漫的結局。但影片卻在此刻出現了詭異的轉變,原本溫文而雅的純一一改之前單純的面貌,展露出生物原始本能中的貪婪,他對娃娃的愛慕竟是另一種形式的利用娃娃來滿足自己幾近扭曲的慾望。這時兩人的結合更像是遭受到的某種詛咒,在血與愛、肉體與空氣的糾纏中走向彼此毀滅的深淵……
    影片在確立娃娃為主角的同時,也在娃娃生活的週遭建立了各種各樣形象鮮明具有代表性的配角人物,通過與娃娃之間的相互對照展示出都市人們的空洞與迷惘。在娃娃純真無邪的映襯下,這些都市中的人們反而更像是帶著面具的傀儡,在無法自知的盲從中尋求走出無望的空虛的道路。唯一例外的,是坐在路邊長椅上的孤獨老者,他的那句「雙手冰冷的人都有一顆溫暖的心」不僅溫潤了娃娃的心,也讓一直壓抑著的觀眾找到了情緒宣洩的出門。只是,這樣的溫暖在全片中太過稀缺了。
    在看完影片以後我的思緒一直感到困鈍不清,我可以理解導演所要表達的意圖,但是所採取的這種表現形式顯得過於的刻意。在香艷的電影畫面下突顯的是影片在內容思想上的空洞,精神層面上帶給人的啟發反倒不如畫面的視覺衝擊所帶給人的震顫,給人一種形式大於內容的挫敗感。日式的風格,加之為娃娃賦與生命的題材,在整個觀影的過程中晃忽間我幾近產生了觀看日本靈異故事的錯覺。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裴斗娜的表演極具突破性,但除此以外能想到的真的不多……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