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
2010-04-23 06:52:37
現代都市和死亡文化——《入殮師》觀後感
不用說,這是部經典的電影,充盈著對於死亡、親情、愛情和生命意義的追問、思考,如果說人們會在什麼情況下最認真最努力的回顧生命,大約就是直面死亡的時候了。整部電影溫情,又嚴肅。
不能不讓人注意的是,入殮師的社會背景是鄉下。影片裡特別交代,男主人公所在的交響樂團解散後,為了省下房租,和妻子回到了父母在鄉下的老屋,正是在這裡,機緣巧合的遭遇了這麼一份工作。那麼,為什麼一定要將故事的背景放在鄉下呢?如果放在東京這樣的大都市裡呢?——我並不知道導演和編劇的原本意圖,我只能揣摩,如果放在東京,故事的這種安寧沉靜的風味大約要少掉一大半吧。現代都市是理性化的社會,是費孝通說的浮士德式的社會,人們在日新月異的變遷中追求著永無止境的創造,在這樣的社會裡,人們被經濟理性所驅使著,被創造力激發著,懷舊、留戀都是不被鼓勵的行為,人們開始習慣於參加各種葬禮,匆忙結束後,又迅速回到自己的生活,時裝師們為女士們能夠依舊漂亮地參加葬禮設計了各種服飾,手套,黑帽,面紗,各種剪裁的黑色套裙,葬禮也成了戲劇舞台,情感,一步一步退位給理性和表演。可以想像,在繁華的大都市裡,我們不會有一個陪我們從小到大的燒熱水的老澡堂,即便是有了澡堂,我們唯一接觸的怕也只是收銀台和自助鎖櫃,我們連樓下的警衛都說不上幾句話,也更不會對澡堂老闆的死感到悲傷了。所以,我想影片特地將故事的背景放在了鄉下,就是想淡化大都市裡陌生人間的理性和功利,懷念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特有的熟悉和溫情,提醒人們回歸到眼前的生活,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明天。影片中入殮師的師父,在吃河豚的魚白和炸雞腿的時候,專注用心地享受,都是活在當下的一種象徵。
再說說入殮師為什麼打動了我們。影片裡重復出現的,是入殮師入殮的程序,從嘴巴到肛門,入殮師的動作精準、流暢而俐落,無聲無言,卻是漂亮的演出。故人們被打動,大約是因為,屍體雖然是冰冷的,入殮師所施行的儀式中所表達的感情卻是珍惜和溫情的。在繁忙的大城市裡,人們對於生死的漠然(比如喪葬公司本來準備將男主角的父親草草抬入棺材),被入殮師的細膩、平和和莊重所打破,重新拾起對於生命的尊重和反思。
這之中反映的是一種喪葬文化,從影片中來看,日本人的葬禮也是安靜的,西方的葬禮也是以安寧聖潔為主調的。似乎偏獨中國的傳統葬禮追求吵鬧。就我參加過的屈指可數的葬禮來看,這種吵鬧大約歸為兩種,一是親人們的哭喊聲,中國人向來對於感情的表達很含蓄,卻要求在葬禮時誇張地表現出來,《孝經》在最後一章《喪親章》中就詳細地規定了如果父母逝世,孝子具體的行為,例如哭聲必須表露出自己極度悲痛的心情,決不能產生歡愉的表情等,「哭喪」是中國特色的喪葬文化,甚至有婦人是鄉裡的「專業哭喪」,站在棺材前,沒有眼淚的撕心裂肺的乾嚎;二是和尚道士們作法時,放著佛樂,敲打木魚,擊破瓦片,參加過後的唯一感受是,浮誇有餘,誠意不足,和現代都市的很多葬禮一樣,成了戲劇舞台,真正對於親人的追思、對於生命的體會,卻被掩蓋了。反觀影片中,入殮師的成功之處在於,入殮的儀式明明也是形式化的程序,卻因其用心和專業,於無形中注入了對於生命的尊重,由此獲得一種難言的打動人心的力量,甚至讓不少家人也慚愧得痛哭流涕。
最後,為什麼中國的葬禮上講究哭喊和吵鬧呢,大約是因為中外文化對於人死後的歸處設定是不同的。西方的文化中,人們死後大多進入天堂,至少好人是如此。但在中國,無論好壞,卻是都要下地獄,見閻羅王的,於是這一路上不僅需要鈔票打點各路小鬼,還需要各種高人作法來幫助人們通過十八層地獄。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中,其實是沒有「死」這一概念的,在人們看來,「死」只是去了地獄,還能投胎轉世,生命因此相對來說沒有顯得如此彌足珍貴,故而沒有通過死亡上升到生命的意義這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