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葉問2--Ip Man 2

叶问宗师传奇/叶问/

7.5 / 111,088人    108分鐘

導演: 葉偉信
演員: 甄子丹 熊黛林 任達華 樊少皇 洪金寶 黃曉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拷古雪茄

2010-04-24 20:11:02

《葉問2》:拋開「雪恥型民族主義」你會更爽。



文/馮凝
        民族主義是指將自我民族作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主體而置於至上至尊價值觀考慮的思想或運動。而雪恥型的民族主義,則來源自一連串的「國恥」和創傷記憶,是百年來無數的痛苦塑造出「中國一定要強大」的民族凝聚驅動力。前者或許是中性的,後者則必然是病態的。近年來的中國電影(其實何止電影),在中國正向大國轉型的過程中逐漸擺出一副真正的大國心態以配合中華民族與日俱增的各種實力,所以我們能看到《建國大業》中比以往稍顯冷靜的對待歷史問題,不再提及蔣公便恨不得先打三十大板而後快,而我們的國家主席也在聆聽別國首腦發表不同政見時只是微微一笑絕不發作。然而憑這些就足以證明我們的國家和民眾已經徹底擺脫了那一種自慰式的民族主義心態了嗎,我們的百姓真的已經不自卑的欣羨那些民主的大國優越的生活條件了嗎,我們真的已經走出那些被歧視被侮辱被屠滅的歲月陰影了嗎?從《葉問2》,或者說,從我預言的《葉問2》即將取得的成功看來,遠遠沒有。
        《葉問2》包括他的前篇講述的儼然是在20多年前就已經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已經講過的故事,無非是一代宗師開武館收徒,經歷磨難最後打敗外國拳擊高手的套路,只不過在這部作品裡融入了以往大宗師不曾有過的還原人性的設計,比如「尊敬」老婆,比如打不過就跑——當然這些都是細枝末節,那種掌控整部電影的情緒與心態的立場,與老歷八早我們的民眾為之熱血沸騰的《霍元甲》無異,放開了說,我們狹隘的民族主義並沒有因為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所謂的精神物質文明建設的兩手硬的抓開明多少——這是從觀眾角度說的,但這種現象不失為一面鏡子,折射出電影製作者的某種心態。這種心態到底是什麼呢?年輕的香港導演葉偉信和他的團隊當然懂得怎樣的電影能夠在情節,情緒和情感三個方面挑撥起日益麻痹的觀眾內心深處的神經,王晶屎尿屁的一套是有追求的葉偉信所不屑的,而王家衛式的小資情調就算他能夠勉強操控但墨鏡哥已經在拍攝同一題材的《一代宗師》,於是百般無奈之下葉偉信終於打著回歸原始,振興港片的旗號,開始玩弄起影視界很久沒有發作的民族主義了,果不其然不明真相的民眾正中下懷。
        這幾年反日反美反法反已開發國家的浪潮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似乎冷戰過後的人們需要用這種方式來保存血性,甚至ZF高官都以某種方式認為這是一種新青年的表現,如果說遊行示威這一系列活動是對曾經飛揚青春的五四一代或者五加一四一代人的祭奠的話,那麼現如今的這些活動是不是只有祭奠或者表達心聲的實質價值有減少呢?畢竟這一類活動的最終結果是沒有結果。所以香港電影工作者正好抓住時機,將這種屢戰屢敗的民族主義體現設定在可以無所忌憚可以以藝術手段放大的電影中,而只要政治正確,他們無須負責。《葉問2》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呼之欲出了,我們看到一個武術宗師的武技和人品無需進化(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還需要練級和廢幾次武功),就可以傲立世界之巔,在他的戰鬥中,他無不以自己的武德和功夫徹底征服對手,無論這個對手是世界之王還是本土冠軍,我們太需要以這樣一個形象為我們民族代言了,就像現在不能打球的姚明一樣:謙遜,智慧,以德服人的同時又恨有幾手,所以當去年季後賽第二輪第一場湖人對火箭姚明堅持返場的時候,解說員要說一句,姚明給中國人長臉了——也許這句話在當地的美國球迷看來,會是中國這個神秘的國度一種詭異的代表邏輯吧。
        那又是誰給了葉問這樣一個代表中華民族的身份呢?當然是導演設定的幾場華洋拳賽了。其實兩部葉問電影的實質就是讓葉問最終打敗片中所涉情境中武功最高的外國人,而且往往都是在一種「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彷彿只要贏了這一場,日本英國就會立馬投降,將殖民地讓出,並且起立鼓掌,贊同葉問所倡導的「人與人要互相尊重」,在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那個歲月,企圖以一個身材並不高大的武術家的一番心平氣和的勸說,讓外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難道不是導演的痴心妄想嗎?但事實上,包括我自己在那一刻,是有一絲對葉問的膜拜和信仰的,我相信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中國觀眾都會在一瞬間沉浸在民族主義膨脹的意淫快感中,這是因為葉偉信用藝術手段做足了最後一場大戰戲的場面,用嫻熟得足以媲美好萊塢的鏡頭語言,拳拳到肉的蒙太奇剪輯,去經營這場戰鬥,所有黃種人集體的自大在這一刻攀至頂峰,場面宛如抗日戰爭的最後大決戰一般——這背後事實上難道不是雪恥型的民族主義,生怕外侮再來侵略而事先給自己服下的劣質定心丸嗎?就算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在此得到了展示和被認可,但他的攻擊性和防禦力,說到底是一種觀賞大於實戰的表演藝術,抱著以強身健體為宗旨的精神的一種運動,不然為何連區區泰拳拳王都能輕易的挑釁我佛山少林寺的大師父呢?
        然而如果我們拋開不正常的心理去審視這部電影本身,《葉問2》可以算作今年開年以來國產電影中的佼佼者了,他成功逃離了續集必然狗尾續貂的宿命,講述了比第一部更為精彩的情節,即使這些情節無非就是通過幾個角度展現一位大師的每個方面。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困擾宗師生活的已經不是現有的武學修養,不能符合他日益增長的對付反派的武技需要之間的矛盾,而是應該拿僅有的存錢給孩子付學費還是付房租之間的矛盾,葉問在香港經歷的,更像是一名落魄的藝術家,在無人賞識的情況下滿腔壯志未酬無用武之地的無奈,這讓觀眾無疑對他增添的認同感,要大於我們在於仁泰的《霍元甲》中看到的,滿家滅門還去異地邂逅清純少女的經歷。對比《霍元甲》,《葉問2》同樣有說教,同樣有武德高於武技的理論基礎,但葉偉信所理解的詠春拳,顯然比於仁泰所研究的迷蹤拳深刻——一名化至臻境的武學宗師,必然將拳法中的風格與行事準則處世哲學融合,拳如其人,葉問的詠春帶有女性的陰柔,他的行事便有著能躲則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智慧,在民族大義關乎信仰的時刻又能挺身而出,這叫做大丈夫的能屈能伸,而《霍元甲》除了告誡人們武術是防身的(最後也沒防住被毒害了)之外,我只能記得這似乎是李連杰說過的最後一部武術電影(那《功夫之王》難道是文藝愛情片?)。
與此同時,葉偉信還原出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香江樣貌,雖然我並不了解真實境況當是何如,但至少他不是在車墩隨便拉兩個路人就冒充十里洋場,各種置景和與之相配合的鏡頭運用,令人從一開始就投入到影片呈現的時空中,若沒有黃曉明給美特斯邦威做廣告一樣的山寨潮人服飾,電影院至少在這100分鐘內不會有笑場的。
        當然,這一切的論述要建立在《葉問2》可以被冠之以中國觀眾看後得出精彩絕倫的名分的前提基礎之上。從媒體場結束之時閱片無數的記者們自發響起的掌聲來看,《葉問2》的大賣似乎已經成為了既定的事實。我相信帶著當年看《霍元甲》的心態看《葉問2》你不會失望,但如果你能跳出那狹隘的民族主義去欣賞一部優秀的港產動作電影,那種感覺將更加純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