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飞越疯人院/飞越杜鹃窝/飞越喜鹊巢

8.7 / 1,087,380人    133分鐘

導演: 米洛斯福曼
編劇: Lawrence Hauben Bo Goldman
演員: 傑克尼柯遜 露易絲馥萊雪 Michael Berryman Peter Brocc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講故事的人

2010-04-30 05:04:28

不自由,毋寧死。


  記憶中從沒看過如此以輕、甚至歡樂(背景音樂以及McMurphy的調皮活潑還有一班人出外釣魚的場景)氣氛來表達一個嚴肅主題的電影。也許稱不上嚴肅,但起碼是為人類討論已久的一個主題——自由。當chief拿起洗澡房的石桌,衝向玻璃窗,並義無反顧地衝出瘋人院(the Cuckoo's Nest)時,被歌頌與追求已久的那句「不自由,毋寧死」就被賦予了最真切、最直白、最鼓舞人心的含義。

  佩服Milos forman的選景選材眼光,感覺全篇沒有一個片段是多餘的。而Climax部份(在我看來是從McMurphy要走的那晚狂歡一直到chief衝出牢籠),處理得讓人沒有傳奇的空暇——比利與Candy make love以致於讓觀眾猜測McMurphy到底是否有逃離、billy被caught red-handed後與院長Ratched的對話、比利自殺……一切一切都進行得那麼緊湊。

  在我看來,影片的主題只有其英文原名才能表達,中文翻譯的《飛越瘋人院》,失去了其中的精粹。問題出在「瘋人院」三個字。
  由於不明白為什麼中文」瘋人院「對應的不是madhouse,以及不明白為什麼對於一貫被眾人所抗拒的」瘋人院「在導演鏡頭下顯得那麼」正常「甚至」和諧「,我特地查了牛津字典。原來」cuckoo"的英文解釋是「crazy」,有瘋狂、狂熱之意。而「mad"指的是「having a mind that does not work normally; mentally ill"。很明顯,所謂的」病人「其實很多都不是精神病患者,甚至有部份人是」volunteer",如果用madhouse的話與影片的角色並不呼應。另外,cuckoo有狂熱之意,片中多次出現「病人"大聲歡呼之場景,相比那正是對真正的自由的歡呼和熱衷吧。
  另外,flew一詞也用得很好。我曾想過為什麼不是」escape「(片中McMurphy用得也是escape),但是後來一想,發現只有flew這一動詞才能表達」奔向自由「的主題。flew充滿著向上、向前的去向,一如chief最後奔跑的一幕,如果是escape的話,就少了最終目的指向了。

  至於電影本身,我想除了眾所周知的自由,還有其他sub-themes的。比如院長和」病人「間的關係——強勢、強權對於弱勢群體的漠視和鄙夷。
  這個典型必然就是院長Ms.Ratched了。
  表面上她很樂於照顧」病人」,還特地每天開一次「討論會「,為「病人'解決在眼中他們所具有的問題。但從多次談話中,我看到的知識她condescending的口吻以及從高處俯視別人、從一開始就定型他人為」同情對象「、為」弱者「的可惡嘴臉。
  更讓人伸中指的是,她遠非一個真心關心」病人『的院長,知識一個非常有控制欲的人、一個掌握著別人自由甚至生死的高層。於是,當被她俯視的弱者,終於有勇氣發問、並要求自己的權利的時候(Mr.Cheswick像Ratched質問」你憑什麼扣押我們的煙「以及Scanlon詢問為什麼白天不能開精神病院大門時,Ratched 並沒有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去解釋,而是用一種demanding的口吻、生硬敷衍地說這是規定,不能改),她立刻露出了領導和強權一貫的嘴臉和態度——我有同情你的選擇,我有施捨你的權力,而你卻不具有質疑我權威的能力。
  另外,在所謂的討論會上,Ratched其實從未讓」病人「有說出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相反,她只是以官方的姿態,以authority的形式宣佈某人的」問題「,不讓人辯解的機會。最明顯的是當輪到討論billy的時候,她從未給過這個口吃、怯弱的年輕人以足夠的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她只是在向他灌輸她(或以及billy's mum)的思想,而這也是最終讓billy選擇自殺的原因。事實上,她留給」病人「留給弱勢群體的僅僅是say yes or no的唯一選擇。
  
  她讓我想起了當下的許多領導。」我是權威我怕誰「的邏輯,從來未曾消失。如林達在《帶一本書到巴黎》提到過的,巴黎人民在某段時期雖然擁有相對高的自由度和民主度,但這一切讓他們不安和不滿。因為這所謂的」自由「和」民主「只是君主的富裕,隨時可以被收回。他們需要的是明令的權利,而非君主一時的開明。
  這對於當今中國,或多或少地有著某些意義。問心,有多少變革、多少進步不是因為高層一句偶然的話語而進行的?有多少變革不是自上而下的?幾乎沒有。這種偶然的、君主式的賦予,與其說是meet people's need,不如時候是增加了一種不安……什麼時候這種模式能為發自民間的、基層的、自下而上的參與式民主所代替??

  anyway,回到影片。看了很多影評,明白了McMurphy為什麼要死,也看到了我模糊感受到的」人權「這一 sub-theme,還有就是那電擊療法。

  不過還是有一點不懂。
  為什麼那兩個女人(Candy和??)像是活在McMurphy的掌控之下?是因為導演/原作者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出發而創作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