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直搗蜂窩的女孩--The Girl Who Kicked the Hornet's Nest

捅马蜂窝的女孩/直捣蜂窝的女孩(港)/

7.3 / 74,523人    147分鐘 | 185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丹尼爾‧艾佛瑞德森
編劇: Ulf Ryberg
演員: 麥克恩奎斯特 歐蜜瑞佩斯 妮納安德瑞 Annika Hall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徐圖之

2010-05-05 03:27:58

千禧三部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花了兩天時間連軸看完千禧三部曲,其實如果單論我的脾氣,除了第一部之外沒有什麼可看的。這三部曲比伯恩三部曲要差多了,根本沒法想像怎麼能在歐洲賣到800萬本。。
    三部電影的主線可以看作一種遞進式的結構,龍紋身的女孩中哈麗特的失蹤和莉莎貝思的人格形成都是由於幼時父親的暴力行為所致。如果再深一層地考慮,二者都有著共同的特點——服務於專制權力,哈麗特的父親是納粹,而莉莎貝思的父親是叛逃到瑞典的前蘇聯間諜。第一部作為引子,通過兩條線索推動後續兩部的情節發展,其一是從父權的壓制聯繫到政治的壓制,其二是從對父親或者一切欺凌婦女的男性的憎恨到具體的對自己父親的憎恨。於是,莉莎貝思的身世就和政治/醜聞聯繫在一起,進而在第三部中完全就是對政治權力隱瞞事實真相的控訴,反而沒有對莉莎貝思的行為作出任何合理的解釋。
    實際上,我們看完整個三部曲之後會發現,服務於專制的政治機關並由此掌握部份權力是所有反面角色的共同點,除了莉莎貝思的哥哥,不過他也是來自於民主德國。而所有正面角色恰恰相反,都是些具有「反社會」傾向的傢伙,也不必說不信任警察的記者布隆維斯特,更不必說一身朋克打扮的莉莎貝思。警察如果出現在影片中只能扮演可有可無的角色,一方面是因為是在不好給他們扣屎盆子,另一方面恐怕是作者也實在不想給他們戴高帽。甚至我們從每部影片一開始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影片中隱含的意思:「我不相信所有掌握權力的白痴」。在第一部中,范耶爾委託布隆維斯特調查四十多年的無頭案,本來握有證據的布隆維斯特被判入獄,都是再說警察的無能,第二部和第三部中更是直指政府人員在各種案件中的不作為甚至是直接參與。
這種基調也決定了莉莎貝思肯定會採取反傳統的、挑戰權威和社會共識的調查方式,如同在影片中表現的一樣,通過駭客手段侵入他人的電腦,通過刑訊逼供獲得資訊。好吧,我無法不想到著名的美劇《24小時》中的鮑小強也是這麼幹的。如果我們說個人英雄主義是美國影片的特色的話,那麼其發生基礎就是對權力的極端不信任。正是由於對權力的不信任導致了對事件的調查、對罪犯的懲戒都不會藉助正常的司法途徑,也就產生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個人英雄主義。不過說實話,佩服是佩服,好看是好看,但我自身並不喜歡個人英雄主義。因為雖然在宣傳對權力的不信任和提醒大家對權力保持警惕,但實際上這種個人英雄主義除了勵志之外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什麼效果。而且北歐學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感覺有點不倫不類,尤其是千禧三部曲中的後兩部沒有節奏的緊湊感,敘事倒是很完整,但又顯得囉嗦。因為個人英雄主義之所以會受到一部份觀眾的好評,就在於它可以有輕鬆的代入感。而囉嗦的敘事並不能給觀眾帶來這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反而會讓注意力不集中的觀眾從影片跳出,而失去對影片的興趣。反觀第一部倒有些懸疑的派頭,線索一個一個冒出來,但是最後的答案卻藏著掖著。不過關鍵問題是有些地方缺乏邏輯,或者說是編劇懶,當自己無法解決什麼問題時就意圖跳過而直接給予觀眾答案,例如莉莎貝思對一串號碼的猜測。總之,導演或者作者有著相當的野心把時下流行的元素——聖經、父權主義、政治腐敗、個人英雄主義全部糅合在一部影片中,但是這麼做的後果往往又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作品。由此觀之,很可能是第一部電影的好票房衝昏了導演的頭腦,從小心謹慎變成了天馬行空,才使的後面兩部難看起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