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穿過黑暗的玻璃--Through a Glass Darkly

犹在镜中/穿过黑暗的玻璃(台)/在黑暗中穿过镜子

8.1 / 18,677人    89分鐘

導演: 英瑪柏格曼
編劇: 英瑪柏格曼
演員: 哈莉葉安德森 綱納‧柏恩史傅 麥斯馮西度 Lars Passgar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5-08 18:01:33

伯格曼電影筆記之《猶在鏡中》:我寧願你冷酷到底


1。伯格曼的電影是娛樂嗎?我說,是。

這些電影順利達成了我的一種精神愉悅,心思蕩漾。可以叫做是精神撫摩吧,類似於很強烈的性體驗,遑論遇見的這位還是個作愛高手,一出手招招在你的敏感地帶上,搞得你暗爽連連。 伯格曼在書里也說,作為導演,彷彿自己在從事於一項龐大的賣淫行業。

還是裝正經吧。他的電影也好似一副照妖鏡,拿它一照,就一點一點發現自己原來是他媽什麼鳥兒變的,再往裡照,不只妍媸美醜,更看見了赤裸的內心,那些無名的恐懼漸漸化出形狀,積血成河,於粘稠殷紅中一副猙獰的面目顯現,慢慢了解了自己此生的所厭與所望,所喜與所惑,哭也知道是為什麼哭了,更明白今日之我何以為我,山東人講話————俺為麼這熊樣!



2。由於心中那個秘而不宣的奢望,面對一部電影時,除了要知道它拍了什麼,還關心它是怎麼拍的,以及為什麼選擇這拍法。 有時,對後兩者的關注甚至變成了看電影的第一要務。 如有所獲,不管對導演同意與否,都不免心中竊喜,有一種探秘的快感。



3。伯格曼是用了室內樂的絃樂四重奏形式來處理這電影的結構,這好像早已有人解釋過(可惜我沒讀到),我相信這也是伯格曼的本意,他自己也說過。
音樂我一無所知,問了問百度,然後一對照,大概是這樣了,卡琳是第一小提琴,米那斯是第二小提琴,父親大衛是大提琴,丈夫馬丁是中提琴,控制四個聲部。
電影開場一直在平穩對稱地進行,山雨欲來,直到十幾分鐘的時候,父親在屋中的哭泣打破了節奏。不知道在絃樂四重奏中是否首先是大提琴哭泣似的爆發呢? 至少在電影裡我不太喜歡這個處理,從時間上說太早了,應該往後挪一挪。難道是作為第一小提琴的引子?尤其不喜歡那個場景的結尾父親做出的基督上十字架的姿勢,難怪他自己也承認這電影有一種矯飾的調性。有趣的是,與基督相反,父親是背對攝影機,這倒是伯格曼的風格。
看看處理卡琳的發展上做的多好,從對現實生活的不自知的幻覺,到真實的幻想與上帝作愛,到現實生活的破碎,到幻想破碎,無處可逃,伯格曼可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是否匹對絃樂四重奏的四個樂章呢?)



4。關於運動鏡頭。運動鏡頭是電影中極重要也極難的一部份,對一個導演來說,如果找不到讓鏡頭隨故事運動的足夠合理的動機,那就好好的固定下來吧。偏偏很多人因為害怕單調或者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像導演,而抽風一樣的推拉搖移,再配個大搖臂,拿這當舞獅呢,卻不好好考慮影像言說的必要所在。這幫笨蛋!拍電視劇去吧!

《猶在鏡中》里伯格曼依舊很謹慎地運動著鏡頭。其實他的運動鏡頭是極好的,之前他已經證明過這點,比如《面孔》,之後他將繼續證明這一點,比如《沉默》,《假面》,《芬妮與亞歷山大》



5。電影末尾卡琳遭遇蜘蛛上帝的那整場戲的剪輯真是太好,那麼縝密,百看不厭受益良多。



6。斯文尼克維斯特和伯格曼對光線的處理真漂亮,比如那個壁紙的鏡頭,光線打上去,彷彿是火苗在上面竄動! 黑白電影啊



7。鞏納畢恩斯特朗要連續在〈猶在鏡中〉和〈冬日之光〉里扮演冷酷到極點的角色,難為他了。



8。看過伯格曼後,才喜歡上巴赫。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