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禁闭岛/不赦岛(港)/隔离岛(台)

8.2 / 1,468,867人    138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Laeta Kalogridis 丹尼斯勒翰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馬克魯法洛 班金斯利 艾蜜莉莫蒂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oodlebug

2010-05-10 14:06:50

從雙線結局看時代的不安全感|本想短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不小心越變越長.....難以相信自己竟然碼了這麼多字.

P.S. 首中尾各有小評論
P.P.S. -------單線分割線內為個人對一些小細節的理解
P.P.P.S. ====等號分割線內為轉自他處的評論 都很厲害有道理
. ......///點線斜線為內部隔斷線

N就沒碼字了,似乎實在太長.,
想看分析就看中間 看評論就看首尾吧。

>>>>>>>>>>>>>>>>>>>>>>>>>>>>>>>>>>>>>>>>>>>>>>>>>開始

怎麼雙線的就不贅述了 resurrection寫得很好 地址如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043968/

由於電影無法反映故事的時間軸
如果觀影者把時間軸拉長 給出政府做局的時間 並對細節加以想像
那麼比較容易理解為Ted只是政治陰謀下的棋子炮灰
反之則比較容易理解為Ted確實精神分裂且病入膏肓

似乎這部電影由書改編的,相信書里是只有一個真相的。
整個電影的經典之處在於如果這是一個可以假裝的局,而裝的對象又是精神病,那麼誰真誰假是很難分辨的。 平常的理解力一般是跟著導演的步伐走,相信導演的表現,我估計相信故事2的人會比較多吧 (所以這裡就著重解釋下陰謀論者眼中如何理解故事1好了) 這個故事只要動了陰謀論的念頭,展開想像和猜測,很容易可以按照劇情把一切合理化。不知道導演有沒有刻意安排,或者說是我猜測過頭了,暫時沒有發現故事1的破綻,很不錯的雙結局。我更相信雙結局是一個巧合。

就像一個人說自己十句話裡有十一句是假話的時候 你是信還是不信?
就算是有破綻也可以想出辦法把它變沒有吧。
就像一個人坦白自己在說謊一樣,如果你願意相信他的謊言,說不定還會安慰自己如果他真的說謊又怎麼會坦白呢?

真相是個人的 你眼中的真相在別人眼中或許是騙局
對於強行說一定有這個解決一定沒有那個的看法本人都不讚成
人人眼中都有不一樣的世界

----------------------------電影細節理解探討部份--------------------------------------------------------------
本來只想短評的.. 結果字數超了
乾脆也加上不同理解和補充
(推薦先參照resurrection那篇)

:::關於故事1的補充:::
:::這是一個以百分百相信Ted的敘述為前提的故事.....................................


1.整個局是政府防止Ted闖入調查禁地而設,
   政府的計劃是是要在各方壓力之下讓Ted相信不曾發生過的事,並使他成為第67號病人.
   如果成功使他相信自己是精神病人,就繼續觀察,
   如果失敗,就做腦部手術,使他完全失去威脅,
   心理專家根據經驗以及Ted多疑激進衝動正直預測他的行為並計劃行動。
   
2.關於Rechael
   Rechael是被刻意安排消失和出現的,讓Ted更加相信這裡的貓膩,引他進一步調查。

3.關於Laeddis
   真實存在,正如Ted所說。

4.關於Geoge
   他可能是知情的演戲者:所說的話有真有假,他很想幫Ted,但他也無法背叛政府,他間接提醒Ted他沒有朋友,一切都只是一個局。他被安排不斷指責Ted,他重新進入禁閉島的一切責任都是Ted的,指責Ted騙他。展現自己現在多慘,以刺激Ted產生更多的罪惡感。
   他也可能是不知情者:被抓回去的他滿腔憤怒,不斷的職責Ted.,對Ted那些所謂』提醒『,只是他被Ted拖累後所形成的觀點與對Ted的詛咒[Ted比較容易相信這個。所以他就更覺得罪惡深重,拖累了他人,他的良心也就更不可能讓自己棄拍檔Chunk於不顧]

5.關於Ted的幻覺
   如果有注意的話,除了在最後一場炸車子中,Ted妻子的幻象出現在Ted眼前,其他Ted妻子的形象都是在他夢裡。而阻攔Ted炸車的幻象又出現在藥力發作的時間內,看Geoge時出現的幻像是因為抽了他們那的煙。

6.關於病號服隱喻
   從Ted穿上病號服開始,刺激觀影者聯想主醫生Cawley刻意安排Ted穿成病號,對Ted進行暗示,對觀影者象徵著他會敗掉這場仗,會成為the 67th。

7.關於Sheen
   我看的時候沒有覺得Sheen是心理醫生
   不過想想覺得或許是醫生也合理
   如果理解為不是醫生:

   Sheen只是監視者和告密者
   之前他問Ted怕不怕這是個陰謀局,所有一切只是為引Ted入局,是因為他備受Ted信任,所以心急之下以假設的口吻說出真相,這樣他既沒有直接告密也從心理上緩解了罪惡感。而之後的冷漠行為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如政府,無法背叛政府,而且也認為自己已經已某種形式提醒過Ted。最後Ted故露破綻,讓Sheen告發自己並走向燈塔的時候說"I wonder, is it better to live like a monster, or die a good man?" 的時候Sheen不禁叫出Ted的名字[1].

   而Chunk亦真亦幻的告密
   ("我說老大您就不怕一切都是一個請君入甕的局嗎?" 可以理解為:
   1.良心譴責下的真假告白 or
   2.被理解為"你TMD不多想想事,把我也帶進這趟渾水!")
   3.心理醫生對精神病人行為的不理解 =.=

   此告密對Ted所造成的效果是
   1.消除Ted的懷疑,,理解2.顯然是在說「我跟政府可不敢槓上!」,「我跟政府不是一邊的!」
   2.Ted產生罪惡感 - 他害了一個和整件事情完全不相幹的年輕人,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個年輕人有危險。 - 此處效果可以理解為加強了之後Ted執意要救Chunk的意願

[1]此處按照在Ted心裡,
做腦部手術=die,
living monster=承認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承認自己是個喪心病狂的殺妻者來維持活著簡直就是monster來理解。


8.如何理解Who is the 67th
      導演對觀眾的暗示.也是這個局對Ted的暗示。 There is one more that is you. + Laedis is here, 努力來找吧,最好來燈塔。
   
9.如何理解女病人的驚恐提醒RUN
   這是個大多數時候比較正常的病人
   可能的情況是:她知道內幕,不想再在禁閉島,想提醒ted
   

:::關於故事2的補充:::
:::這是一個以Ted為精神分裂/臆想症為前提的故事................................

1.關於Rechael
   Ted幻想出來的。角色對Ted的意義見resurrection那篇。

2.關於Laeddis
   同上

3.關於Geoge
   同上。Geoge的行為 (強調一切都是因為你Ted我進來了再也出不去了)就是因為Ted一直為殺妻感到內疚慚愧罪惡。Geoge為Teddy強化了這種罪惡感體驗。同時也有真假事實的訴說,可以理解為Ted也在避免繼續幻象避免繼續逃避,Ted心中的各種懷疑的訴說。Ted對自己的提醒

4.關於病號服隱喻
    從Ted穿上病號服起就在提示觀眾,其實Ted是個病人。

5.如何理解Who is the 67th
   幻象? 我記得好像從頭至尾都沒其他人碰過那張紙,只作為隱喻符號
   對Ted的意義:Laedis is the 67th 讓他繼續整個故事

6.如何理解女精神病人的驚恐提醒-RUN
   精神病人間互助...害怕Sheen...?
   其實不太理解這裡,本來想也做幻象理解。但是明明鏡頭中還看到Sheen倒水的時候,至少端水回來的路上可以看到Ted在收本子,並且魚中Sheen也專門問了Ted。也就是說,應該不能說這個鏡頭是Ted的幻象 。如果是幻象倒是好理解了。
   如果不是幻象的話 好像記得主醫生說Ted幻想的狀態總是在循環,,那女精神病人驚恐個啥?
   ..恩 只好默默當作這是那個女病人的特色...

7."I wonder, is it better to live like a monster, or die a good man?"
   Ted最後清醒了,選擇腦部手術,即die.。而不要再繼續自己的精神病行為/繼續逃避被迫面對事實,就像個怪物.

-------------------------------------------------------------------------------------------------------

================評論引用部份=================================
resurrection的那篇影評是在寫影評前看的 就直接引用了
剛剛又在瀏覽 繼續發現很多精華觀點
不管是在影評中還是在回覆中 忍不住要轉過來:

Nice replies on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121896/
..............................................................................................
2010-04-03 00:54:35 冬天放風箏
  我很糾結LZ提出的3個問題。確實也說不上。事實上這部電影很多東西都說不清
  我提2個問題
  1。萊昂納多和NAZI醫生碰面的對話你如何解釋
  2。萊昂納多在吉普車上和軍官的對話如何解釋
  我個人覺得LZ是因為原著而影響到你對這部電影的解讀。
  個人認為導演強調陰謀多一些。但是我絕不反對你的觀點和你所說的另外一個觀點。
2010-04-03 02:29:28 死的蚊
  @冬天放風箏
  
  1、萊昂納多與軍官的對話很容易解釋。軍官只是說:」考利覺得你沒有威脅,你可以被控制,但我認為不是。「這句話可以理解成:我們都覺得你很暴力,想對你實行手術;但醫生們不這麼認為,他們以為可以用別的方法治好你。
  
  2、萊昂納多與NAZI醫生碰面確實不好解釋。這大概是文中所說第二派和第三派唯一的支持證據了吧。雖然第一派可以很容易地將其解釋為」幻覺「——既然萊昂納多是個病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出來這樣一個虛擬人物也不是不可能的。
  
  3、我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查克這個角色真是被創造出來幫助治療萊昂納多的,那麼在萊昂納多爬到懸崖下時,他怎麼也不應該離開啊——他必須對自己的病人負責吧!突然的消失對」角色扮演「有幫助嗎?
  
  4、由此帶出來第四個問題:考利後來為什麼要否認Chalk的存在?Chalk不應該是角色扮演的一部份嗎?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他在混淆萊昂納多的試聽。
  
  所以,我難道快要變成第三派了?OMG!
2010-04-03 15:41:50 慕兒
  當我理解為第一觀點的時候,我覺得這個電影只能得3分;
  當我理解為第三觀點的時候,我覺得這個電影值5分。
  
  「馬丁沒你們想像的這麼高深莫測,他把電影拍成這樣已經是很偉大。」---樓主又不是馬丁,怎麼知道他怎麼想的?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又何必否定別人的想法。只是一部電影而已,無關結局或是理解,讓我記得住的電影都是好電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方法,只要可以自圓其說符合邏輯便成。
2010-04-07 00:38:25 時間無彼岸
  如果泰迪是病人,那整個故事的基石就是考利醫生為了喚醒主角的記憶而編排的一個角色扮演遊戲。可是,憑什麼這樣扮演一下就可以喚醒主角的真實記憶啊?如果他是病人,腦子裡那一套幻想出來的故事早已固化,憑什麼找幾個人配合一下他的想法演個戲,主角就明白所謂的真相了?最後在燈塔里考利醫生給主角揭露真相,主角就認同了,那不用搞這個角色扮演遊戲,考利醫生不同樣也可以用那些證據來說服主角?感覺這個基石還是有些牽強。一,二種觀點我都覺得有破綻,糊塗了。望樓主解疑。
2010-04-11 03:07:20 NJ
  LZ的分析很全面 很強大!對喬治·諾伊斯和索蘭多的猜想也是很到位的
  這電影我看第一遍偏重陰謀論 就是主角是被忽悠了
  看第二遍覺得主角是精神病更無瑕疵 更符合原著與清晰邏輯
  而從陰謀論這個角度其實也是很有味道的杯具結局
  主角最後假裝中套 因為實在無能為力逃不出現實與自己心中的禁閉島
  還記得主角和索蘭多的那段對話麼 「他們就是要你承認自己瘋了」
  可以這樣理解 主角在最後的最後還是堅持不向命運和陰謀屈服
  與其瘋子野獸般的苟活還不如守住自己的信仰和屬於自己的真正人生記憶
  這更有現在流行的好萊塢式英雄主義杯具色彩 最後的燈塔象徵著希望 象徵著他做了正確選擇 那才是他應該有的歸宿
  
   LZ提出的3個陰謀論問題其實都是可以通過觀眾的主觀想像力找到一個合理的說法
   主角是在去禁閉島幾年前就被選中的 他的一切早就被掌控
  也就是說 在他未進島前幾年就被人研究 下了迷幻藥了!
  
   電影中喬治·諾伊斯和索蘭多這兩個角色的出現對結局的開放性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其實導演還留了個BUG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就是最後希恩醫生(CHOKE)亮牌那段,大家有注意到他是怎樣敘述主角的經歷的嗎?希恩說主角的妻子是自殺的!這個BUG大家有發現嗎?這個BUG是不是和主角是神經病的結局矛盾呢?這不可能是口誤
  而按陰謀結局的假設就符合情理了,這些傢伙根本就是在情急之下忽悠男主角呢!
  話說回來,一部電影真要帶著兩個結局去研究品味 真的把人看的累死 自己都要精神分裂了!主角精神病的結局才是官方大眾版!
  最後引用下上面一位網友的評論:真正的事實就是根本沒有所謂的事實,這只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虛構故事
////

故事2第6點的疑問在monkeyj的評論中找到了答案 :)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57017/
  一、斧頭殺夫女寫給男主的「run」,這個是明顯的幻覺。
  1.大家注意,斧頭女先讓chuck去倒水。在喝水時,導演給了4秒鐘的喝水特寫(35:50-54),斧頭女手中沒有杯子!!!然後畫面一轉,斧頭女把空杯子放在了桌子上。我想導演是在告訴我們,這部電影存在幻想和真實兩個畫面!!!
  
  2.斧頭女在本子上寫字的時候,速度很快。但明顯看出,本子面對女人,她在本子的左半邊寫的字。男主拿回本子後,把本子掉了個過,他看的是本子的右半邊,按道理,他看到的應該是倒著的"run"字。而且,在場的其他醫護人員都能看見斧頭女和男主。之後,chuck在雨中問男主,斧頭女「說」了什麼,男主說是「寫」了字,並拿出本子,這時候導演給了特寫,在本子右半邊,是一個被描黑加粗正面向上的"run"字!特寫:雨水打濕、打散了加粗的"run"字,而其他文字是正常的細細的字體,沒有被描過,墨水也沒有被打散。這說明,「run」字不是斧頭女寫的(因為在本子左邊寫的),很有可能是男主自己寫的,而且還描了好多遍。
////

 根本就沒有真相。by GCheng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114613/
  這部片子的特點就是為兩種相悖論點穿插交替提供論據,以達到使觀眾最終得出不同判斷的目的。而真正的事實就是根本沒有所謂的事實,這只是一個有兩條假設走向的虛構故事。導演提供的線索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它們出現的目的只是為了迷惑觀眾和為各自所服務的論點做支架。因此儘管不論觀眾認為主人公是"瘋子"還是"被瘋子",他們都可以從片中找出足夠多的細節來支持各自的判斷,但是如果非要細究真相的話,那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本片根本就沒有真相。
////

相互印證的謊言究竟能否替代真相?by 老百姓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150654/
   這個故事講的是在一個詭異的環境內部,真相可以由精心編織的謊言構成,恰當的時間地點、恰當的當事人、稍加引導就足以使模糊地暗示被按照預期的方式讀解,只要這個體系足夠封閉、有著有共同利益的大多數,他們彼此需要、彼此有相似的世界觀和目標,這些共性會使他們聯手通過相互印證來製造「真相」,一旦這個網路編織而成,謊言就搖身變成真相,置身其中,你會從自我懷疑到分裂直至人格崩潰,世上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此,如果無法逃離你就只剩下兩個選擇:要嘛接受洗腦、像個溫順的病人一樣接受以治療面目呈現的種種暴力,要嘛來個玉石俱焚。
   精神病醫院正是這樣一種體系作用的典型場所,由於無法和其他人一樣成為瘋狂的心理試驗的共謀,作為一個功能出現異常的部件,原來的醫生身份被抹掉,一個唯一正常的人成了「病人」,正常人的環境又何嘗不是如此來規範異己、保證暴力實施的?
////
=======================================================================================

個人看法:

@ET
不太贊成拿原著和電影相比較 文字的表達形式和畫面的表達形式與效果本身不同
並且電影的編輯縮減內容本就是導演的一門藝術
陰謀論的出現是因為故事本身和陰謀論的特質
我比較願意相信一切都是巧合
倘若是精心安排的雙線 就太有才了
不過不讚成用文字原著來一口否定陰謀論
當原著被改編成電影 本身就已經是分離的兩個東西了
而且電影既是被觀賞的藝術 大家角度不同觀點就不同

另外確如 @慕兒 所說
本片如果按精神病者/臆想症/幻象來解就落入俗套了
特別對於看過很多精神分裂類懸疑篇的觀影者來說 很容易猜到精神病
而以為導演應該不會再這麼老套下去了的觀影者 很可能從其他角度來理解這部影片 而大家的想像力基本都聚向了陰謀論
就算導演不是故意如此安排的 也足以見得一切巧合使陰謀論觀點的合理性十分之高
而如此雙線情節更是為本影片增色不少

@GCheng 此帖道出了雙線的原因!GCheng口中的沒真相其實也就是多真相。一直覺得是兩種相悖論點穿插的!自己又不太敢確定。哈,看到此帖真開心。 不過我還是覺得這種悖論穿插是恰巧的

@monkeyj 眼真尖..!!

@老百姓 這也是我心中一直有的觀點,但有時反省,是否這個觀點會過於極端,是否太過相信人們的統一性。感覺小孩子會在惡作劇的時候更加體現出做局的統一性。做局or隱形軟控制無處不在,小到一家上下對小孩瞞住家庭問題,中到各種商戰技巧,大到××問題。現在通過傳媒的影響,各種『局』傳播得很快,這種謊言變真相的可能性也似乎變得越來越大。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沒有人可以確定做局的真假:是實際存在還是心中狂想的陰謀論,是搏出位還是主持公道,是揭露局還是栽贓陷害。無處尋找證據。而這個時代也不再那麼看重證據,彷彿只要是娛樂大眾的談資,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現在到底是此問題正在被發現還是正在被放大?我猜測從小和電視電影距離更近的年輕人會認為隱形軟控制/做局/傳媒效應更加普及並有更有力量,然而從小和電視距離相對不那麼近的人則可能持質疑態度。
////
.......................................................

按故事2解,那麼電影的主題無外乎面對自己,面對罪過(關於神性宗教二戰的部份在下才疏學淺,不太了解)

按故事1解,大概可以理解為這個時代的恐慌。
巧合之下,許多觀影者都做出了陰謀論的猜測。什麼導致了這個猜測?人們越來越無法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過去眼見為實,而現在眼見耳聞也可以當作只是演技。八十年代美國興起的社會現像在今天的中國興起,人們對形象政治的疑慮越來越深。新聞業不再只是事實報導,而是越來越有化身娛樂業的趨勢。如今資訊過剩的時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無從辨別。心理學家們又相繼研究出了各種隱性軟控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陰謀論也無處不在,各種藏與曝光相繼上演。到底是曝光還是栽贓,有些事情大眾無從考證。這個時代的資訊過剩卻無從選擇。正如影片展示給觀眾的部份看似完整卻又容易混淆真相。我想人們越來越對這個時代感覺不安也是此片陰謀論火熱的原因之一吧。電影本身就是表演,既然可做夢中夢,那麼把此片看成戲中戲又有何不可呢?
.........................................................

如果看出雙結局,那麼大概:
1.看了較多精神分裂片/陰謀論者/警覺高/沒安全感/拉長時間軸+想像+猜測 or
2.裝B/沒看懂
想太多或者想太少都是它。

本來很短的,寫著寫著就越來越長了...
多為片面之談,應該還有很多細節沒有提到
如有漏洞請多包涵 歡迎批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