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深海长眠/长眠地中海/情流心海

8 / 85,452人    125分鐘

導演: 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編劇: 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演員: 哈維爾巴登 貝琳洛達 蘿拉杜納斯 克萊拉西庫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江城子

2010-05-13 05:36:07

死亡的權利


      Javier的表演驚艷。腦海里被這個四肢癱瘓的人久久佔據。他是如此有魅力,因為他是如此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只是如他所說,當活著卻沒有「尊嚴」,自己不藉助外力能看到的卻只有窗外的天空的時候,或者由於自己的存在已經帶給家人足夠的困擾(比如他哥哥所說的「我、我的妻子和兒子,都是奴隸」),那麼依附於他人的生命,除了生命本身,還有其他意義嗎?
      法律無法懲罰自殺的人,但是他們卻要懲罰幫助自殺的他人。「沒有人會因為企圖自殺或者生存而受到懲罰,而當一個人需要別人的幫助從而高貴地死去,政府卻會干涉他們,並告訴他們生命並不屬於他們,他們對此並不能自作主張。」這是一個「純哲學」的問題。片中非常鮮明地指出這個立法邏輯的自相矛盾之處,也試圖在說服觀眾應該明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一個並不能享受生活的生命,是有其正當的理由的。
      安樂死至今不被法律承認其合法性。而倫理道德和社會規範之間的不可兼容從來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調和。是的,如果允許了安樂死,那麼對剝奪他人生命的罪行的刑罰將變得無所適從。但是,安樂死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法律問題,它更多的是倫理問題。如何使得個體的自由和權利充分得到理解和尊重?我們不得而知。影片中,雷蒙最終是敗訴了。他沒有合法地通過安樂死結束生命。而他還是分解了安樂死的程序,使得每個幫他的人不用負擔法律責任,同時也達到了結束生命的目的。
       雷蒙的價值觀念堅定而鮮明。他始終「相信生命是權利而不是義務……在28年的時間裡面,無法解釋什麼是快樂,而我也厭惡了制度上的懈惰。」他最終選擇了義無反顧地去安樂死,也讓人們再一次思考:活著,到底是不是意味著天然的幸福和快樂?與雷蒙情況類似的、客觀上無法享受生命的樂趣的人,他們要求安樂死,到底有沒有破壞人類歷史以來,由於生存之艱難與生命之脆弱,所以應該最大限度地鼓勵個人生存下去,而不論個體的體驗是否愉悅和享受的倫理意義?
     另外一方面,正如律師所說,當一個人可以自由地結束自己生命,沒有依靠外力的時候,社會對他的看法,是不存在價值判斷的。法律和道德與自殺行為沒有必然的內在關聯。而他需要經過別人之手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必須展示其無與倫比的痛苦才能成功?即使成功了,而這個展示過程,是不是本身就是對生命的不夠尊重呢?
      茱莉雅(美女律師,與雷蒙相愛)作為另外一條讓觀眾思考死亡與生存的線索,鏡像般地襯託了雷蒙要求安樂死的人倫因素:當一個美麗得不可方物的女人,漸漸形容枯槁、不可遏制地走向死亡,同時再也想不起來自己曾遭遇過的、剛剛結束的悽美愛情的時候,也許看著她緩慢地香消玉殞,是更為折磨她自己與愛她的人的事情。或許這樣看待生物體的價值太過唯美至上論,也根本無法解釋生活本身之複雜,更像是幫助意志脆弱者建立放棄生命的理論意義,不利於物種的存活繁衍,但是這樣說就說多了。對於影片本身所探討的這個不僅是個人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層面的問題的意義,我想我會因為本片而有所思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