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isdom

2010-05-14 08:00:56

第二遍看完《死亡詩社》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09年9月18日晚第二次看了《死亡詩社》。突然想起一些有關教育說法。比如:「教育是靈魂的轉向」(蘇格拉底);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等等。這最後一條,很多人都說引自雅斯貝爾斯的《什麼是教育》,可惜遺憾的是,我通讀了全書都沒有找到這句話的出處,但網上又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引用這麼一句話。於是我就在想,到底是什麼讓大家對這樣的一句話如此青睞。
    首先這句話確實很美,美在它將教育整個過程比喻得像風起雲動鶯飛草長般自然。而同時它又是那麼扣人心弦。什麼是靈魂對靈魂的喚醒,那一刻會是怎樣的奇妙莫測?導演彼得•威爾拍得真的很好,他能把到洞穴念詩這樣一個小小的情節變得那麼神秘而富有隱喻,將keating激發tod詩情的一幕設計得那麼的激動人心。這些情節和故事就是靈魂喚醒的最好詮釋,確實神秘難測,令人振奮。
    但關於這句話為何會如此多人為之觸動,更重要的,在我看來,可能是這句話連結了我們內心深處對於生命的想像,對於教育的憧憬。
    靈魂的覺醒是需要自由的土壤的,而自由則是上帝和鄰人眼中的一條道,這條道有多寬我們並不知道,但是它終究是有限制的。自由就是要重新建立新的規則、新的疆界。選擇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時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我個人覺得keating老師對於neil的死還是有些責任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輕易地將neil的死怪罪於neil的父親和他所在的學校領導和老師。但這裡面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與制度的改變。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是我們要不斷爭取和探索的目標。
    20世紀初,在美國,一種進步主義旗號下的改革開始逐漸興起,與傳統學院的學術成就、智力訓練、明確一貫的成績標準、理性主義和主智主義、兒童和青年行為的文明規範相互較量,在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本土盛極一時。然而,這團點燃多少人心中的教育激情的火焰燃得實在太過熾烈,夢想大過了現實,摧枯拉朽強過了奠基立業,而新的時代背景已經讓這股夢想之火喪失了基本的供能之源。人們也逐漸發現了進步主義教育在知識水平提高上的不足。於是在內外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這個燃燒了半個世紀的夢想開始日漸式微。《死亡詩社》的歷史背景也就發生在此。是漸弱的進步火花與復歸的學院傳統之間矛盾的呈現。
    夢想永遠是美好的,但對於生命的復甦與靈魂的覺醒,光有美好的夢想是不夠的。在美好夢想的追尋途中,我們必須清楚的看到文化傳統與社會制度等方面的障礙與可延伸的有利條件。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仍將上下而求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