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摯愛無盡--A Single Man

单身男子/单身男人(港)/挚爱无尽(台)

7.5 / 117,906人    99分鐘

導演: 湯姆福特
編劇: 湯姆福特 Christopher Isherwood
演員: 柯林佛斯 茱莉安摩爾 馬修古迪 珍妮佛古德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osine

2010-05-17 11:30:28

終於美麗,但終將死亡.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最近情緒特別低落才被這個電影勾起來再次寫點東西的願望,作為處女作幾近完美.

我始終認為電影是導演或者主創群體特別個人化的一種表達方式,在我的意識里,可以說是觀者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影片,也可以說是影片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觀者.所以我從來不排斥,甚至熱愛極端個人的電影,也許我不認同觀點,但是我決不\從不否定表現形式.
我想電影首先是一種感性品,其次才是一種理性品.它的基礎層次是創造某種可進入的氛圍或是意境,是把情緒和感想形象化過程的產品.換句話說,在我的意識里,電影是先做出如何探討問題的決定,其次才是探討什麼問題,我傾向於熱愛表達方式超過表達內容.但是矛盾的一點是,如果徒有形式感,這種美就呈現了空洞的態度,也就"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成為不可知的部份,也就只好放棄對它的崇拜.

胡言亂語以後,我再次用挑選表達元素的方式完成下文.

時鐘
簡單的說,這是一次計劃中的完美自殺被挫敗,卻被計劃外的因素謀殺的二十四小時故事,是非典型的公路片,只是把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壓扁到了單獨的時間軸上.影片裡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時鐘,每次指示一個時間點,不停催促計劃自殺的男人,也反覆提示觀者對於生命維續的注意,儘管時間並非作者最顯要的主題,卻用這樣的方法強化了起來.還有就是關於生活在昨天/今天/明天的問題,影片裡女人和男孩有著不一樣的表述,比如女人的今天和明天都是昨天,而男人不一樣;或者經驗是無用的,過去是不存在的.

計劃
男人是非常規律的人,無數細節指向這一點,各種瑣屑的陳設和計劃死亡的詳盡規劃令人印象深刻.可是作者的重點顯然不在於計劃,而在於不計劃,試圖陳述這樣一個事實即生命不可知,更加不可支配.影片中有幾次巨大的不計劃:閃回情節里在酒吧偶遇Jim,Jim車禍去世,心臟病發作.在男子和女子的對話裡也是這樣的一種結論,我們試圖循規蹈矩的方法不適用於生活的歷程,而真正影響了我們的從不是我們想要什麼,而是我們未曾想要什麼卻得到了什麼.旅行,遷居,愛情,死亡,一切都如同鐘錶指針在迫近\襲來,無處可躲.

恐懼
恐懼應該是整個影片中最顯要的話題了.在課上男子試圖做最後一次lecture而發表的關於恐懼的說法,那個刻意設置的歷史背景,kenny幾次和George對話的內容,指向的都是恐懼,對於他者\時間\死亡等等的恐懼,而正是恐懼令我們做一些不正確卻不意識不正確的事情.影片中開篇結尾用水中漂浮的意象表達了卡在恐懼中將要窒息而亡的涵義,雖然並不新穎但是十分準確.

色彩
這其實應該是時尚大師最得心應手的,也是特別顯要的.每當男子獨身一人,或是在對切鏡頭中轉向他的時候,畫面的色調就陰冷灰暗;而當Tenny\西班牙男孩\小女孩\狗\女子等等在24小時內出現的陪伴者時,畫面色調就倏忽飽和而溫暖.也正是這些溫暖的歷程最終使男子轉念燒掉了遺書,當然,後話就是前面提到的時間的問題了.閃回中和愛人在山崖上的情節用黑白的方式配合構圖的冷峻,也是美麗而殘酷到了極致.
除了色彩其實在所有與畫面相關的元素上導演都充分發揮了他的個人能力,像是王家衛但是又不那麼沉鬱,構圖非常精到.
還有也在這裡提上好了,絃樂創造的情緒張力在某些片段中甚至壓制住了圖像的能力,bazinga.

意識流
影片的很多橋段是試圖將意識形象化的,他們僅僅作為小小的trick存在而烘襯起如此精緻的氣場.比如經過Christopher(小說原著作者就叫Christopher,我想這是他的自指)的時候,出現對著他撒尿的非真實場景,又和之前聊天內容里小狗撒尿相呼應.對了題外話,這種方法運用的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啊...

美男子
這純粹是我非要加上的部份,我花痴了Nicholas Hoult(Kenny)和Jon Kortajarena(西班牙男孩)這兩個美男,徹底沉淪的那種...
科林菲斯叔叔的表現,真的可以給一個小金人予以鼓勵.

還有什麼呢,他想清了一切的時候,我們發現生命是這樣的東西啊:
終於美麗,但終將死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