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8 10:43:40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最近觸動很深的電影是伊斯特伍德執導的電影《硫磺島的來信》。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的硫磺島戰役,以日軍的角度描述這場著名的戰役。
其實很少看過以日本的角度去看待戰爭的電影,在我們國家,由於歷史原因,我們也很難真正意義上去認識日本這個國家。尤其以二戰中的日軍,我們的印象大概就是禽獸和殺人魔這樣的字眼。又以我們國家的電影電視為例,一般情況下日軍好像都是小丑和蠢蛋,面對我們的八路軍永遠是吹鬍子瞪眼乾著急。袁騰飛說,如果你的對手都是小丑,你還被人家狠揍了8年,那你自己又是什麼呢?
說實話,我一直很佩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當然,我不能說崇拜,畢竟武士道精神也被利用宣傳鼓舞了戰爭機器。在《硫磺島的來信》中,在陣地一個個被美軍攻克後,大部份日軍都是選擇自殺,當然這種行為並不應該讚賞,但是你不得不佩服這種勇氣。在面對絕境時,日軍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確實讓人望而生畏。難怪在電視劇《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士兵最常念叨日軍的便是,「這群狗娘養的為什麼就不能投降。」黑澤明執導的《影子武士》中,武田家族與織田信長在長筄之戰,武田將士明知前方是萬劫不復,依然慷慨赴死。武田風林火山的旗幟就湮沒在織田3萬洋槍的齊鳴中。
回到電影中來,影片主要人物是兩個人,將軍與一個士兵。將軍從指派來硫磺島,就盡職盡守地謀劃防禦備戰。士兵從一開始便是被迫服役,他一心想活著回去看自己剛出生的女兒。當然,我不能說這個士兵便是日軍的縮影,畢竟被宣傳蠱惑了的民族,很大一部份人還是自願三軍並且深受洗腦的戰爭機器。影片中其他的士兵與這個膽小怕死的士兵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將軍是電影中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從一開始,他就知道戰爭的形勢無法扭轉。來到這樣一個荒涼但是戰略意義非凡的小島上,他也知道即將面臨的情況是多麼的危急。當然,他還是抱著一絲希望的,在手下新來將領告知他,聯合艦隊已經全部覆滅的情況下,他雖然對於帝國的欺騙感到痛心,但依然憧憬國家能夠給予增援,對戰役前景抱著幻想。然而將軍最大的矛盾之處在於,他愛惜士兵的生命,他的來島上的一切防禦備戰,都是想最大的減輕士兵的傷亡。然而,他這樣的愛惜士兵,又只是希望能將戰役多拖一天算一天,讓本土能晚一天受到入侵,並不是讓士兵活著回家,最終,每個將士都應該為達到這樣的目標而獻出生命。日軍將領的這種思想,也使得日軍的陣亡率大大增加。戰爭中,日軍被俘軍人極少也是這個原因。
在整部電影絕望的氛圍中,那個一直想活命回家的士兵,一直是電影的希望所在。當然,將軍發動最後一次自殺式進攻時,刻意命令他留下,也是給了他一次活命的機會。也許,他也是將軍最後一點美好的寄託。在電影最後,將軍自殺身亡,士兵掩埋了將軍的屍體。美軍趕到,在我們以為士兵會乖乖投降以自保時,士兵竟然瘋狂地襲擊美軍,所幸他並沒有武器,美軍也就沒有殺死他,只是打暈了他。這個時候,戰爭對於人性的泯滅就到了極端的地步。一個消極作戰,最希望活下來的人,在戰爭徹底失敗之際,竟然一反常態,爆發出了他最具攻擊性的一面,有殺生成仁的願望。這便是戰爭的殘酷與醜惡。每一個人性,在戰爭的摧殘之下,都會消失殆盡。當然,導演還是將電影的這份希望保留了下來,在結尾處,受傷的士兵被放在了傷員中,他的臉上泛著微笑。也試圖告訴我們,戰爭只是將戰爭中的人的心靈扭曲,當戰爭真正結束時,人性最終會恢復。
影片的導演來自美國,這也使得影片的傾向性很強,將日軍擺在如此弱勢的一個地位,對於我們這樣遭受過日軍侵略的國家的人民來說,還是難於接受的。當然,從電影的角度出發,本片依然值得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