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urdyburgy

2010-05-20 22:41:18

現實主義的肥皂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距離丹尼埃爾-盧凱蒂的《提公事包的人》入圍坎城,已經過去了19年,在這段時間之內,他一直致力於現實主義電影領域的探索,但對於很多中國觀眾來說,他的名氣遠不及其他義大利電影的新生力量。新片《我們的生活》講述了一個遭遇不幸男人在親友幫助下重新振作的故事,但這部電影太過肥皂劇的劇情,以及平淡無奇的表現手法,使其實在無法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
  故事以一位建築工人克勞迪奧(埃里奧-傑曼諾飾)的遭遇作為主線,他的妻子在分娩第三個孩子的時候不幸去世,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克勞迪奧顯得茫然不知所措。而克勞迪奧所在工地的一位羅馬尼亞裔守夜人的意外身亡,也讓克勞迪奧心存忌憚,當守夜人的家人來到工地詢問這一事件的時候,克勞迪奧選擇了用撒謊來迴避,這也讓守夜人的孩子心存不滿。不久之後,克勞迪奧以此事來威脅老闆,要求自己承包工地,他從賣毒品的鄰居那裡借來了一筆錢,但項目的經營並不順利,工人們不但向他追討薪水,合夥人也因為欠下賭債而不得不撤資,但克勞迪奧的兄弟姐妹在危難之時向他伸出了援手,使得他的計劃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今年義大利政府由於坎城電影節非競賽紀錄片《特奎拉》(Draduila)的展映而展開了抵制坎城電影節的活動,義大利文化部長甚至龐蒂拒絕了坎城組委會發出的官方邀請函,但《我們的生活》還是克服阻力在坎城上映。在主題上,丹尼埃爾-盧凱蒂的態度頗具人文關懷,在社會現狀對於男主角的生存環境步步緊逼時,他遇到了朋友和親戚的無私援助,對於在大螢幕上見慣了爾虞我詐的觀眾來說,這樣的溫情反而使人有些不知所措。
  丹尼埃爾-盧凱蒂曾經是南尼-莫雷蒂的助理導演。現實主義的處理方法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影片主要的線索圍繞著三個家庭展開,故事非常簡單,也沒有複雜的運鏡和場面調度。攝影克萊皮克羅也最大限度地選擇自然光源,手持攝影增強了影片的記實感。除此之外,片中的主要內景——幾個家庭的住所都是演員自己選擇的,以此來提高演員對於人物的代入感。影片也絕少使用到配樂,只有一些特定的段落,導演選取了一些音效作為輔助,用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對聲音的使用也是電影最為優秀的環節。
  《我們的生活》試圖在平凡生活中尋找閃光點,在紛亂的世界中給觀眾打開一扇充滿溫情的大門,但在整體的故事結構上,導演並未找到具有說服力的表現手法,紀實風格的剪輯有些許凌亂和盲目,導演認為這是讓「故事生長出來」的好辦法,但實際上這有些適得其反。更重要的是,這種「人間自有真情在」的故事難免有些平淡,導演極力克制觀點,卻又無法做到對於這一題材舉重若輕的處理能力。有趣的是,與昨晚放映《我的快樂》中冷冽絕望的現實對應,《我們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們的生活》是平凡人生活的一次速寫,片中描繪的「和諧社會」,相信所有人都願意接近。

  新浪娛樂 勿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