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嬰兒

2010-05-21 12:29:08

電影的聖殿


              說說我最愛的一部吧:《偷香》

    我的手在鍵盤上有點打顫,因為每一次敲擊都會破壞這部傑作。真的。就好像山那頭即將豎起來的電視塔。請相信,和你一樣,筆者曾經為了那麼多偉大的電影而激動,但如果你明白一部拍攝得過於精緻,沒有看似宏大主題,也沒有尖銳的批判精神的田園小詩也可能是頂級的,那我們可以握握手。
    這部電影好像單純的要命,但是它幾乎什麼都有。
死亡、生命、愛情、性、歸鄉、大麻、尋找、詩歌、搖滾、藝術、文明、社會、失貞、工業化,文明的焦慮……文藝作品中司空見慣的主題在片子裡一個不少,多麼討巧多麼刻意!但是96年那個狀態最放鬆的大廚師貝托魯奇,將它們看似隨意地一灑,愉快的烹飪便隨之開始了。
    影片開頭:DV攝影機偷拍的畫面,配合Liz Phair的音樂,直率而坦誠地向我們介紹了主人公——露絲。她飛過雲層,從我們那DV畫質般的嘈雜人間走出來。同時,躲躲閃閃的攝影機,還有那個突然定格的陌生人的手鏈特寫,似乎是導演和我們開的一個小玩笑——這是一個懸疑片嗎?不,導演的粉絲應該知道,他是一個愛搗亂的傢伙。這個充斥著諸多的流行因素的開篇,似乎在向新朋友和老朋友打個招呼——hi,這部電影不是一部拒人千里之外的文藝片,歡迎你們跟隨露絲來到錫耶納,來到托斯卡納!
    來到格雷森的家中,音樂從搖滾變成了莫扎特。露絲走進主人們都在午睡的房間。房簷上築巢的燕子,還有花叢後面的一幅中世紀春宮圖,幾乎是赤裸裸揭示影片的兩大主線——尋找父母和尋找愛,如此直白卻又拍得如此隱晦。而那些散落在草地上的神秘紅色人偶,它們是什麼呢?是露絲要尋找的人,是小鎮上的故人,亦或是一些破碎的被遺棄的夢?
    有人說從這裡開始,鏡頭就開始了「撫摸」。找到這個詞太棒了。當然,「撫摸」式的鏡頭也直接奠定了影片的整個基調——對生命的溫暖關懷,可謂是形式和精神的高度統一。這可能也是攝影斯托拉羅大師和導演貝托魯奇大師職業生涯中的高度統一罷。
    總之,主要人物隨即一一登場亮相了,雕塑家格雷斯和老婆戴安,生病的作家亞歷克斯,老年痴呆的紀利,珠寶設計師美倫和她的經紀人男朋友理查,剛剛歸家的遊子尼古拉和尼克(潛藏的答案之一)……一個充滿了理想氣息的小世界。說句題外話,這種小世界並非所有人都有共鳴,不過作者似乎還是有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具有普遍性,但依然擺脫不了被小眾化的宿命。(另外,所有電影裡出現過的文藝小圈子,表現得最好最有底氣的我認為只有貝托魯奇和伍迪艾倫。)使用手機的理查是外部世界的人,他將和尼古拉,還包括一開始偷拍露絲的申寶侯爵共同構建一個與露絲看似對立,卻又時有交融的反面世界。特別是可憐的尼古拉,幾乎被周圍豐富生動的眾人逼成了一個只會泡妞的程序化角色。但是,整個故事的重點不在這裡,而且由於影片是以露絲的視角觀看而非客觀敘事,所以這樣處理也是合適的。
    當然,這一部份最具代表性的鏡頭肯定算是理查跳水後露絲閉眼的特寫,又一個赤裸裸的比喻,流水般鏡頭中的不和諧音。通篇來看,這些或大或小的不和諧音(包括各種隱喻鏡頭,場與場之間不連貫的剪接,還有各種出人意料的細節設計)打破著所有的平衡和風格上的滑膩。使影片始終保持著充沛的進取心和期待值。
    所有人物順序出場時,露絲的尋找之旅也悄悄開始。露絲的心理線索成為了構建整個電影的基石。不能不說的是,麗芙泰勒的表演完全達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演員有著如此魅力,可以說是怎麼拍都不會差了。我沒看過這部電影的紀錄片,但是可以想見,麗芙泰勒給了這部電影多少靈感,因為這個天生的女一號,整個拍攝的過程是多麼愉快。
    在女主角之外,雕塑家格雷斯和作家亞歷克斯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是相當精彩的。可以說是這兩位相當厚重的「疑似父親」支撐住了麗芙泰勒的天然靈動。三個人在影片形成了一個互動互助的鐵三角,成為了影片取之不盡的情感源動力。下面舉幾個我認為最精彩的段落:
露絲帶陌生的英國男孩回家後,用誇張的表演報復了不停偷窺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在心理上也平衡了之前自己偷窺美倫和理查做愛而產生的心結。而之後,亞歷克斯卻扮演了一個更高明的演員,並極富智慧地批評了露絲的錯誤選擇。兩個人用虛假的表演完成了一次極端細膩的情感表達,相當高級的設計。
    亞歷克斯病重後,躺在擔架上被送進救護車。在短短的路途中和眾人告別時,他表現出了一種閱遍人生後的坦然。而露絲最後和他告別,導演只用了三個鏡頭,但生與死的殘酷卻步步升級,讓人唏噓不已。
    而格雷斯最終被導演設定為露絲的生父,我覺得這是很高明的一招。通常情況下,作為以尋找為主題藝術片,是不會揭曉最後答案的,或者即使找到了,答案也已經不存在或者不重要了。似乎這樣做,是一種更高級更有思考空間的選擇。但是偉大的貝托魯奇卻對這種平庸的傳統說了不。他不屑於這種太過司空見慣的做法,而是把兩張牌都揭開了,而且這兩個答案都還存在,也都非常重要。但是尋找到了答案之後呢?影片到底有什麼還讓我們牽腸掛肚?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部影片的最高主題還不是尋找。
    或者也可以說,兩個尋找的主題只是影片的前兩張牌。貝托魯奇所以能把它們瀟灑地打出去,是因為他手裡還有一張牌。
    我想說另一個精彩的段落:在影片結尾,在露絲找到最後的兩個答案後,格雷斯和戴安在家裡進行了一次對話。戴安突然說她想回家了,她已經厭倦了照顧別人,她想回到又灰暗又潮濕的,牛奶都會變酸的老家。格雷斯卻對她說他們不能回去。這時候全家人突然都回來了,一如既往的坐在桌前,像一群惡狼一樣,等著戴安給他們做飯。看到這個有點滑稽的場景,戴安轉過身去,笑了笑,打開了冰箱的門。
    這是最後一張牌,也是通篇貫穿始終的東西。那是在時間的長河中永恆不變的生活,溫暖的細節,永遠不會消失的家。這讓我想起了費里尼小津他們。影片的結尾是航拍的義大利鄉村和小城,完全是紀實風格,沒有了悲憐、傷感和焦慮,反而是愉快的滿足的。作者好像在告訴我們,雖然托斯卡納好像是天堂,但你剛才看到的生活真實地存在於每一座小房子裡面,無論那裡是灰暗還是明亮,是城市還是鄉村,都始終是我們的家。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