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鄺言

2010-05-22 19:56:50

何處安放我們的孤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一個宏大敘事崩塌的時代,即便是戰爭,也不再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全景圖卷,而是平凡小人物的視角中幾個凌亂而晃動的畫面。這就是為什麼「手提式攝影」的鏡頭在《District 9》中被用到極致的緣故,在《The Hurt Locker(拆彈部隊)》中亦然。

其中最打動我的一幕,發生在男主角私自出營調查未果後返回的途中。來時,他的身體裡充滿著被他的同伴稱為「荷爾蒙式」的熱血,但歸去時他卻不再是長官口中所稱讚的那個拆彈873顆的英雄。他迷失在夜晚巴格達那骯髒而混亂的街頭,在異族人漠然而叵測的注視之中,一路奔跑,倉惶如喪家之犬。
這部充滿暴力和死亡的影片由此展現出一個女導演細膩而感性的視覺,我不禁想起另一位女導演的近乎同樣的表達——《Lost in Translation》中熙攘而陌生的東京街道。誠然對一個美國人來說,伊拉克街頭無所不在的死亡威脅是東京不可比擬的,但整個畫面更多地傳達出的是一種命運般的無力感。敵意乃至暴力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文化的隔閡才令中立的環境變得險惡起來——在東京,這種隔閡也是一樣真實的存在。

進而,那或許也不僅僅是文化的隔閡,而是當今時代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的基本情境。在影片中的另一場歸途中,男主角和他的拍檔之間有一場辭不達意但卻意味深長的交談。剛剛死裡逃生的拍檔問道:你每天都面對死亡威脅拆除炸彈,你就是這樣工作的,對嗎?男主角沉默了片刻,回答道:是的,但我不知道為了什麼。隨即又反問道:你知道嗎?拍檔望了望男主角,然後說:不,我也不知道。
在那一刻拍檔的眼中,男主角顯然已不再是那個個人英雄主義的好漢,他和自己一樣迷惘無助,不論是循規蹈矩,還是藐視規則,不同的是行為方式,相同的是他們都找不到答案。
有時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奇妙而諷刺的對立:許多人孜孜不倦於挖苦「美國精神」,譏笑政客口中的道義,嘲弄年輕人煞有介事的熱情,乃至最終波及幾乎所有形而上的理念,但與此同時,一切都在解構中顯得疏離而不可信賴,即便是半夜醒來望著結髮愛侶也會感到一種陌生,再沒有什麼,能夠安放現代人漂泊而孤單的魂靈。
難道僅僅是生死一線的境況才讓人無所適從嗎?不論我們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工作,不論我們過的是怎樣一種生活,誰又能說清那是為了什麼?區別僅僅在於,高度緊張的氛圍、隨時懸臨的死亡,以及倖存之後的虛無感逼現出了當今人類最真實的處境,而在朝九晚五的庸常日子裡,我們甚至忘記了問這樣一個問題罷了。

最後男主角對妻子解釋他想要回到伊拉克的原因,他試圖給出一個能夠接受的意義。但是,那真的是為了拯救或者和平嗎?或許他對尚在搖籃中的兒子的話更接近真相:等你長大以後,許多你曾經喜歡的事物就顯得不再那麼特別了,就像你眼前的玩具一樣。是的,所謂的意義,不過是鐵皮盒子和裡面的人偶罷了。到底是什麼牽扯著他要回到戰場上去?他說不清楚,但當他站在現代資本和技術高度集中的典型——龐大的超級市場中央時,他的臉上呈現出了巴格達街頭那種相似的無力感。
我們不難設想,他周圍的每個人、每件事物,都一樣毫無差別地標上批號和價碼,陳列在高牆一般規則而重複的貨架上。日常,就等於正常嗎?
同樣,反過來說,如果他只是想回到死亡線上,那就是一種失常嗎?就算在那裡同樣得不到回答,但至少,他不會忘記發問。或許相比起來,那裡距離生命的本真面目反而更近一些吧。

War is a drug。片頭的這句話浮現在我眼前。若非在致命中包含高峰體驗,毒品又怎會那樣充滿誘惑?然而,更重要的是,倘若日常的生活能安放本真的存在,人們又為何向死亡中尋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