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

太平洋战争/雷霆战海(港)/血战太平洋

8.3 / 81,971人    52分鐘 (approx.)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動動

2010-05-24 05:56:13

美國的英雄和中國的英雄


美國的英雄是個活生生的人,生活和平常人一樣,這種生活中的無差距無疑大大拉近了和普通人的距離。在普通人看來,這樣的英雄更親切,也更容易感染。因為他是被作為一個普通人來看的,只是在特殊的場所做了英雄的舉動。更感人也更容易讓人學習。
中國的英雄也是個活生生的人,不過活的就是有些彆扭,愛就愛了,非要扯到革命事業。在普通人看來,這樣的英雄首先是個革命的標兵,是一種不同於日常生活的東西的代表,和我們不同,潛意識會認為我們是兩類人。對他們的事蹟其實很難感到偉大,或者講激發的不是內心的情感,而是日常意識形態教育下積累的因素。

美國的英雄通常都不是完人,會犯很多錯誤,是真正的錯誤,但是通過人性的角度以及片子情節的演繹,人們會理解這一行為。但是,人們不會因此而認為他做的對。
中國現在的英雄也會犯上錯誤,這本身是一種進步。但這種錯誤往往是似是而非的錯誤,比如不遵守紀律英勇出擊。這種錯誤更多不涉及是非,而是對於固有規則的拒絕遵守,在特定情節的渲染下,反而是一種正確的行為。這類錯誤實質上是正確的,只是程序違規。這類犯錯的英雄往往更為讓人們覺得光榮偉大和正確。
一個從理解的角度,一個從辯護的角度,深度和效果明顯不同。這也許就是藝術作品背後的社會文化習慣的影響。

美國的英雄往往會有很多讓人遺憾的舉動,比如巴斯隆,他重返戰場多數中國人可以理解,或者認為理所當然,但是他犧牲的結局相信不是多數中國人料想到的。在中國人的視野里,英雄最後應該是事業愛情雙豐收,而不是如此悲慘的結局。比如李雲龍,雖然歷經挫折,但得以善終。如果真的中國片子有這樣的結局,恐怕要背上悲觀主義,打消社會主義建設積極性的牌子了。

美國片子的主角其實是非常多元化的,相比下,中國同類影片的主角非常單一,其他較為突出的角色也基本上是陪襯。美國更多塑造的是群體的英雄,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面對危機的英雄表現。而中國英雄更多是單打獨鬥,即使人民群眾現了把臉,也只是無可奈何的犧牲品。其實中國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美國的英雄是這個社會的一種反應、行為的詮釋。

單從拍攝角度來講,我也覺得中國片子太多小家子氣,場面之恢弘難及美國人N分之一。如何處理龐大歷史敘事背景和具體個人的經歷考驗的不僅僅是導演,更是特定藝術表現形式的成熟度。這這點上,我們中國的軟實力差的太遠。

每次我們談起我們的軟實力,總是喜歡說悠久的歷史文化,或者最近講的中國模式。其實又有哪一樣我們真正有底氣的。中國的歷史典籍文化我們學到多少,中國的社會吏治文化沉澱又有多深,實在是慚愧。中國模式嗎,我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代價呢?沒人願意提起,所以我們也有自知之明,拒絕談論中國模式。因為這個概念一旦提出,可能的研究範圍和結果就讓我們尷尬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