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宅男卡卡--Youth in Revolt

青春大反抗/宅男卡卡(台)/叛逆青春

6.4 / 76,041人    Canada:90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USA:90分鐘

導演: 米格奧提塔
演員: 賈斯汀隆 麥可塞拉 史蒂夫布希密 雷李歐塔 珍史瑪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奔向耶路撒冷

2010-05-24 20:30:50

文藝青春性喜劇:青春電影發展新方向。觀《青春大反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美國派》後我再也沒看過如此充滿新鮮感的青春性喜劇電影:在無數青春性喜劇仍爭相山寨《美國派》系列電影時,《青春大反抗》開創了青春性喜劇電影新潮流:文藝青春性喜劇。夏天最適合看這類青春性喜劇電影:空氣溫度與自身荷爾蒙迸裂的熱度完全重合,特過癮。該電影男主角十足一個北京話癆男人:通篇都在那兒面無表情的絮絮叨叨,不過,他說出的話裡,中肯的至理名言很多(與京痞的語言素質差不多,但這樣看來,京痞更牛逼些:因為絕大部份京痞幾乎沒讀過啥書也能把人侃暈;而電影中這位美國文藝青年男主角卻是讀了不少書才有這造詣;所以,京痞與美國文藝青年的情商高低可見一斑)。總的來說,看這部電影《青春大反抗》,我還是收穫了很多世界文藝方面的知識——詩歌、戲劇、電影、文學、音樂等等。當然,《青春大反抗》與當年經典的青春性喜劇系列電影《美國派》所俘獲絕大部份世界上各個層次青年的受眾面有很大不同——《美國派》幾乎能讓每一個青年人喜愛(包括地痞、知識分子、大學生、中學生、流氓、無賴、民工、服務員、盲流、愚蠢、懦夫、智者等等),而《青春大反抗》則大大縮小了其受眾面(直接或間接受過長期良好文化薰陶且內心蠢蠢欲動的悶騷青年男女肯定是該電影最大的受眾群體。而看該電影之前對世界音樂、文學、詩歌、藝術、電影等等世界文化藝術成就沒有啥了解的那些青年人是肯定喜愛不上這部電影的),並集中火力攻克這個受眾群體的挑剔心理防線,直至被追捧、成為一個文化現象。該電影裡因男主角腦中的意念而產生哪一位深受法國文化薰陶的「自己」(吸菸、留著小福子、穿著淺藍色襯衫和白色休閒褲)十分有風度、真他娘的夠文藝(尤其是這位法國的「自己」在接受自己老媽新一任警察姘夫鞭刑伺候時的那副若無其事的表情,真他媽傳神、有魅力),簡直就是這位年輕演員將來演藝路線的正確方向——文藝路線。電影中,男主角去找女主角、被女主角的父母嚴詞拒之門外時,女主角的老媽說的一台詞話超級牛逼——「活不下去就死吧,我們沒意見」。哈哈,操。該部電影還有一個很文藝的范兒——第一、原聲配樂歌曲選擇得超有新意、不再是美國青春電影裡面那一貫喧囂的搖滾歌曲,而是加入了很多不同曲風的、節奏放緩的各類歌曲;第二、為數不多的粗糙卡通片段,這些卡通片段絕大部份都是描述男演員的公路上遷徙的狀態的(當然,另外還有一段他幻想著他那一本性教育書籍裡面的人物栩栩如生飄起來的動畫,也很棒),粗糙得恰到好處、有意想不到的藝術驚喜。不過我個人最喜愛的該電影的一個橋段是——男主角與一位似乎印度阿三的朋友去法語學校探望女主角並留宿在女主角宿舍的那個晚上的一切遭遇、最終裸逃出來時的那一段拍攝得最棒,不流俗,還配著一首高雅詼諧的女聲法語歌曲,簡直美不勝收!電影中,女主角的那位哥哥經常對周圍人使用的那種「迷幻蘑菇」真他媽有意思,這到底是種什麼致幻物品呢?「生活中也不能一直追求感情」——電影那位男主角對其老媽說出的這台詞也算是對全世界剩男、剩女們最大的安慰了。有時我還真羨慕美國人的大大咧咧、啥事都不往心裡去的生活作風、在社會宗教虔誠與自身性解放中找到平衡點;沒心沒肺的生活其實也可以那麼快樂,真好。也再次為此部電影裡那些原聲配樂歌曲起立鼓掌——這些歌曲非常有別於往常美國青春電影裡那些完全用荷爾蒙去演唱的低智商原聲配樂歌曲——這部電影裡充滿無比文藝氣質的原聲配樂歌曲完全能作為公元21世紀第十年時新一代世界文藝青年的入門必聽歌曲。該電影其最後部份(在一首20世紀默片時代的老式女聲歌曲中,男主角被警察押出女主角家的住宅、押上警車;全部用吳宇森式的慢鏡頭處理)處理的很好;尤其是電影最後的一句台詞、很華麗的結束了這個故事——「做我自己就足夠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