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死亡膠囊--Bystanders

六月日记/死亡胶囊/DiaryofJune

6.5 / 588人    105分鐘

導演: 林京秀
演員: 申恩慶 金侖珍 文政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透明

2010-05-25 01:44:28

《六月日記》:復仇的女人最美麗


我初中時代最喜歡的一個外國大文豪(梅里美)曾經在他的名作《卡門》前言裡引了古老的諺語:「女人是禍水,美好只兩回;或為愛情虜,或在臨死前。」當時對愛情和女人懵懵懂懂的我,莫名的非常喜歡這句諺語,幼稚得天天掛在嘴上。所以直到今天,當我看完網友強烈推薦的《六月日記》,還是可以不由自主毫不思索的念了出來。

其實整個電影的故事情節是個比較老套的母親替兒子復仇的故事。但是導演通過懸疑的角度去拍,卻別有一番辛酸無奈甚至想讓人痛快得大哭一場的味道。當然,之所以有這種讓人看了想痛哭的感覺,是母親的扮演者(金允珍)的實力表演和電影的最後10分鐘起到的重要作用。

(金允珍)的表演讓人感覺真的不錯,也非常喜歡她在《生死諜變》裡的表演,特別是她在最後中到愛人當頭一槍那一剎間的回眸,濕潤的眼睛裡流露吃驚且又傷心的眼神,讓我的心都看碎了。(她在《六月日記》裡的角色也是被認識的人開槍打死,而且也是和《生死諜變》相像,都是帶著自我絕望自殺性的逼對方開槍。看來她真的很擅長演這樣的自殺角色。當然,這是提外話了。)

電影的最後10分鐘,有一段很讓人心碎,或者說,看完了讓人直接崩潰掉的。那就是(金允珍)演的母親在兒子死後觀看兒子受同學虐待的那段非常大膽的長鏡頭的面部特寫。不知道是導演太相信(金允珍)的演技了,還是(金允珍)真的太會演戲了。這個長鏡頭從頭到尾,鏡頭一直對著(金允珍)的面部,讓她的面部表情隨著一段兒子受辱的錄像不停的逐個甚至是重疊的變化著。只要是專心看《六月日記》的觀眾都知道那段受辱的錄像的整個內容,因為在電影的前面導演已經有意無意的讓那段讓人看了憤怒的錄像播放了好幾次了。

所以,當這個母親觀看兒子受辱全過程的面部表情變化的長鏡頭出現時,我震撼了,絕望了,崩潰了。為劇情,更為(金允珍)的演技。當今世上,也只有我最喜歡的(阿爾。帕西諾)才能有這樣的表現,或許我這句話有誇大的嫌疑,但是我認為,整個《六月日記》真的完全是靠(金允珍)的演技昇華起來了。

當因為兒子的突然暴死已經呆木的母親,無準備的看見了兒子的受辱錄像,先是以為兒子在和同學的嬉戲,隱約露出慈愛的微笑。然後發現整個錄像場面有點不對勁,有點吃驚略帶疑惑。後來終於明白是兒子在被虐待,是非常吃驚與憤怒。看著兒子被人欺負的慘狀,憤怒和不敢接受,於是轉頭想釐清一下思緒。聽著虐待兒子的同學們放肆和無知的嘲笑打罵聲,突然間自己也同樣這樣對待兒子的一幕幕畫面千頭萬緒湧了上來。再看錄像,難受得已經無法相信和接受眼前的現實。想忍住眼淚繼續看下去,可是再看下去,整個人的神經就要炸開了,精神也要崩潰了,於是終於摀住了臉失聲痛哭起來,彷彿整個世界已經倒塌了一樣。

(由於這段長鏡頭太複雜和震撼了,我的這些描述還是不能完全表達出[金允珍]的表演的精彩之處,同時我也是帶著激動的心情去觀看的,所以難免在話語中對電影裡的細節會有誤差。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的話,當然還是由你親自去領略吧。)

同時,作為觀眾的我,也已經深深被她的懺悔自責絕望等等的多種表情感到震撼了,差點也要跟她一同痛哭起來。痛哭那個不負責任負債逃跑的丈夫,痛哭這個世界真實的殘酷,痛哭自己為什麼還活著?

這時她終於明白兒子的自殺,和自己對他的不理解和打罵也有脫不開的關係。我想應該就是這個時候,一絲復仇念頭已經在她心裡發芽了,她的復仇動機並不單是為了懲罰那些虐待自己兒子的同學,而有相當的一部份是為了替自己贖罪。所以突然間我覺得這個因為復仇而殺人的母親一點也不可恨了,而是非常可憐,就在那一瞬間,誰都會覺得她所犯的一切罪過都是可以原諒。因為,這一切都為了愛啊。

電影還有比較讓人難受的地方,是除了那個叫人髮指的虐待錄像的內容外,就是當兒子在母親面前突然自殺性的被車撞死後,母親發瘋的痛苦大哭艱難的走向兒子屍體時,電影不停的閃回出母親之前打罵兒子的鏡頭,從閃回鏡頭裡母親的痛罵中看出,母親打罵兒子的原因完全是因為父親不負責的離開,而把兒子當做發洩對像。就在略帶灰白色的那些閃回與母親在黑夜中抱著兒子的屍體絕望的哭泣的鏡頭不斷的時空穿插時,我突然感覺到心裡有被刺痛的感覺,很痛很痛,卻無奈,周圍的空氣里彷彿瀰漫著的全部都是絕望。

看過《六月日記》的朋友一定會覺得奇怪了,為什麼我從一開始就一直在說(金允珍)這個在電影將近進行了40分鐘左右才出現的人物,而不說另外兩個破這個案子的主角呢?甚至,其中的女主角還是《我的老婆是大佬》裡的(申恩慶),當年那部電影也藉著「野蠻」的東風火了一把。那是因為我覺得,他們在電影裡的表現不太出彩了。

電影一開始,就已經很直接的表現出他們的關係和性格,而且兩個演員也都把握得不錯。(申恩慶)還是延續《我的老婆是大佬》里「男人婆」剛毅性格粗暴的表演,為了怕人說她在這部電影沒有演技的突破,於是她根據劇情的需在本片展現出的「男人婆」性格和《我》片的「大佬」 在細節上有許多的不同,比如留起了長髮。可是只有她一瞪眼或一發怒,我馬上就可以感覺出《我》片裡的「大佬」的影子仍然存在。所以,總體感覺上,(申恩慶)在《六月日記》里還是沒有很大突破。

而那個我不熟悉的(文正赫)的表現也屬於中規中矩,在電影的一開始是有把夢想能夠「7點準時下班」新生代刑警金東旭的整個感覺演出來了,可是到電影的後期,因為劇情的重心偏離,而金東旭的人物性格就不是很明顯,也不太重要了。

或許,也有人覺得他們表現還是不錯,只是我個人覺得(金允珍)在電影后期的表演與劇情的重頭發展搭配得太精彩了,導致了電影前部份的蒼白平淡。還有就是電影情節的包袱抖得有點過早了點,其實從(金允珍)這個人物一在醫院裡出現,我就猜到兇手是她了。這讓喜歡看懸疑電影的我少了許多動腦筋的樂趣。所以,整個《六月日記》並沒有其他偵破電影的巧妙的故事情節和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有的只是讓人震撼心碎的人物感情和不可迴避讓人深思的社會現實問題。

一是校園暴力,其實這個不但在韓國有,在全世界都存在,包括我們中國。記得有次在某新聞節目裡看見,在廣東省的某個學校里偷拍的「學生虐待學生」的短片。短片裡,幾個男同學圍在一起,發狠的對一個瘦弱的同學拳腳相加的毆打,旁邊站著一個女同學觀看,女同學不但不製止,還在旁邊助威。短片完畢後,記得主持人無比沉重的說:「是有什麼深仇大恨?可以讓一個小孩對另外一個小孩下如此的狠手?連我們大人看了都心寒啊。」後來記者去採訪打人的同學得知,原來他們毆打人的原因:只是想教教他練武功而已。嗚乎,這到底是藉口?還是無知呢?

二是中年危機,日本就曾經就發生了並且現在仍然存在的「中年人大暴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和家庭的壓力。一提這個我就會馬上想起日本著名漫畫GTO裡的那個倒霉的教導主任,他就是這類男人的原型,還記得他面對著尿池尿不出來和突然噴出滿牆血尿雖然噁心但是搞笑的那些畫面。這全部都是工作和生活壓力導致的了。所以說,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男人比女人活得更累。

三是家庭問題,電影裡其實有重點著墨於兩個單親家庭,而且都是以女性為支撐。一個是(申恩慶)秋子英與姐姐的小孩組成的,一個是(金允珍)潤姬和自己的兒子組成的。不知道這裡面導演是否有暗喻的成份存在?電影裡也充分表現了兩個家庭里各種不同的衝突與矛盾。其實,單親家庭和社會問題還有中年危機是分不開的。在電影的最後,畫面停在潤姬的一家三口的照片全家福里定格黑幕了,照片裡潤姬和當時還沒有離開的丈夫抱著年幼時期的兒子微笑著,而兒子則開心的朝螢幕伸出手來,彷彿是在渴求什麼吧!這裡可見導演對於電影裡內含的社會問題,真是處處下足了功夫,只是同時也沖淡了驚悚電影的恐怖氣氛。

作為一部驚悚電影,《六月日記》里也有許多讓人捂嘴的噁心地方,比如幾次的解剖屍體,有次解剖當(文正赫)把手伸進屍體肚裡在內臟摸索的時候,(申恩慶)還在一旁說:「明天請你吃早餐。」「吃什麼?」「豬腸。」看到這裡,既讓人覺得畫面難以接受但對白卻又忍俊不止,形成了恰當好的效果。

突然覺得,電影還反應了一個宿命的報應問題,電影裡有一段是關於秋子英和潤姬對以前一個死去的女同學的懺悔的回憶。當年那個女同學也是和後來潤姬的兒子一樣招到騷擾,被秋子英和潤姬撞見,秋子英是有點想幫助那個女同學的,可是潤姬卻硬心腸的只顧自己不管別人。於是兩人都沒幫助,結果第二天那個女同學就自殺了。而也是這件事情影響並且決定了秋子英和潤姬兩個人的人生道路,曾經想去幫助人的秋子英當上了警察,實現了她的願望,也表達了她的內疚。而潤姬卻選擇逃避,去了國外。結果沒想到到最後自己的兒子也同樣步入那個女同學的悲慘命運。所以咱們香港電影裡有句著名的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

報應,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電影裡有幾個細節還是蠻好玩的,其中有一個場景是(申恩慶)喝醉,(文正赫)替她脫臭襪子,結果不小心摸到她的胸部。還有一個是後面(申恩慶)醒來找東西吃,結果找出了魷魚乾卻沒有火可以烤熱,於是她拿了(文正赫)的電熨斗給魷魚乾加熱。這些情節都讓人不由的會心一笑。至於在電影的大部份時間,這兩個搭檔相處得還算和睦平淡,他們微妙的關係也沒有引出太多的笑料和吸引人的地方。這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故意不想落入俗套而想讓觀眾更專心於整個案件偵破過程的有意安排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