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品花

2010-05-28 19:25:56

歐式後史詩風格美片


這是我看過的名字最長的一部電影: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詹姆士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聽聽,活像是一個二年級小學生造句般地四平八穩小心翼翼。

劇中有句台詞:歐洲人只認識兩個美國人,那就是總統和傑西詹姆斯。我想這是這部以名震世界的著名美國土匪為主角的電影沒有拍成火爆的警匪片,而成為漫長緩慢的文藝電影的主因。顯然,沒文化的美國人在向歐洲,特別是英國式的思辨致敬。它就是拍給歐洲人看的。

也是因為傑西太著名,漫長的片子充斥了太多的著名細節,力求與每個人都熟知的那些場景保持一致。這樣的影片永遠不會出人意料。但好在,在漫長緩慢的情節行進中,皮特令人信服地讓人感覺,傑西喜怒無常,毫無疑問地令人恐懼。在漫畫式故事人物的背面,生活化的悍匪仍有其不失悍匪的一面。

然而美國畢竟沒文化,也沒有歷史。這樣的悍匪,不用說史記里俯拾皆是,就是隨便了解一下民國,怕也不下成百上千。有什麼值得說呢?然而我們又太有歷史了,這樣的人物,我們太過習以為常,連部爛電視劇都沒人肯為他們拍一個。至於刺殺一個人的罪與非罪,這種無聊的思辨中國人是不做的:我們人口太多,宰了也就宰了。何況,垂清之末,那麼多的大佬都是靠刺殺起家的,倘若考究起來,還不知道這段歷史需要被如何改寫呢——誰刺殺了宋教仁?黃興刺殺過誰?聞一多被誰刺殺?誰——一代中國人曾經瘋狂地追逐蘇聯文學,但唯獨沒有人跟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畢竟不是沒有原因的。話題扯遠了。

最值得稱道的是本片的畫面,隨便做個截屏就可以拿來掛在暴發戶或安迪沃霍爾的牆上了,一點不丟面子。

導演和皮特算成功,皮特憑此在坎城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獎。我想,於皮特而言,這可算作《燃情歲月》的另類續集:倘若那個孩子不死,長大之後,大抵如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