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她的私密日記--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

皮帕李的私生活/李太的秘密生活(港)/更年私生活

6.3 / 14,242人    98分鐘 | Germany:93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蕾貝卡米勒
編劇: 蕾貝卡米勒
演員: 羅蘋萊特 米克拜德 亞倫阿金 薇諾娜瑞德 Ryan McDonal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5-31 23:17:43

她,以及她們



   「 女人,罪惡把你剝得赤裸,詛咒把你洗淨,你昇華成完善的生命。」
                                                                                                             ——泰戈爾

                 
     事兒總是在你認為生活穩定、家庭幸福時來敲你的門。皮帕•李年過半百時跟隨退休的書商丈夫離開紐約到偏僻小鎮過田園生活,管管鄰居閒事,逛逛附近超市……就在皮帕•李認為生命的最後一天也可能如此時,卻發現自己的好友與丈夫有染,面對這樣的狀況,皮帕•李想,也許,自己的生活還有另外一個劇本……
  
除了愛情還有其他
   有人說,女人天生就是為愛而活。這絕對是扯淡。女性的智慧在於永遠把生活的各種美好作為幸福的載體。載體本身所帶來的並非是她們的最終目標。從皮帕•李恍惚而輕描淡寫的表情中不難看出,早年和丈夫約會的甜蜜早就消磨在沒完沒了的烘烤蛋糕上。相比起來,可能管管鄰居閒事更有樂趣。這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是否愛了就必須孤注一擲、把30年的生命消耗在這個老頭子身上的問題。女性關注自我的特點在皮帕•李身上格外明顯:對某一件小事的感受獨白、對同是女性的母親的疑惑、早年在派對上跟不同男人接吻……女性所感興趣的,是所有可能帶給自己的感受——這些感受都有可能帶給自己幸福,愛情也不例外。但比起年輕時當模特、嘗試不同的自己比起來,可能愛情需要的籌碼更多。
那為什麼不放棄婚姻?不重新找一個?你要知道,像皮帕•李這樣的女人,溫柔而感性,美貌與智慧兼具,可以稱得上完美的聰明女人,必定明白一個道理:不是他,也會有別人。你要相信,醫生治好肺結核之後,癌症就在死亡路口排隊等著了。男人也是如此,不是他,也會是別人,自己對生活可能的選擇,其實區別並非相差甚遠。
但當平靜的生活被丈夫和好友的外遇打破、一切又回到丈夫前妻吞彈自盡的前一秒,所有對「感受的渴望」又重新燃起了皮帕•李的熱情。很多人把這歸結於「愛情是場接力賽」,棒遞出去,責任盡到,後面的比賽就屬於那個愛哭哭啼啼的女人的了。這是毫無置疑的男性視角——「我」的生命需要你們這場接力賽來助興。而對皮帕•李,這次外遇讓她終於能表明姿態「姐可以不用陪你們玩了」。她的人生比賽把接力棒交給了下一位「皮帕•李」。

女人的負罪感來自女人
從心理學角度講,每個女孩在最初的年紀,都會以母親這個最易接近的女性個體作為參考對象,然後儘可能去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女人。皮帕•李對母親美貌的崇拜以及和母親同吃一種安眠藥的的舉動都是在觀察女人、體會女人。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孩本身會產生許多自我意識,當自我意識同母親不能苟同時,自然就會對母親的行為產生懷疑和不認同。但這種不認同攜帶著負罪與沉重。同性戀姨媽成為皮帕•李嶄新的女性崇拜對象。這也是皮帕•李心智成熟的標誌性轉變。
當母親在姨媽的家裡崩潰,口中一直重複著:「我到底做了什麼?」的時候,皮帕•李告訴她「Don』t be sad」,這句話其實也是對自己的心理暗示,當童年的女性偶像坍塌,唯一的能做的也只有「Don』t be sad」。而在更年的皮帕•李,又不自知地重新認同母親,在夢遊的晚上,又開始懷念母親曾經做的巧克力蛋糕。這也是皮帕•李對負罪覺醒的開始。
另一個影響皮帕•李人生的女人則是丈夫的前妻。一個光和日麗的中午,一個用槍打穿了自己腦袋的女人,一個手足無措的皮帕•李,一個沾滿血跡的午餐……這彷彿是一個無法收場的謀殺案,當那個女人在開槍前把槍口對準她時,皮帕•李已經知道,這個兇手她當定了。她對丈夫的無微不至也戴上了贖罪的枷鎖。女性自我的認知不僅包括自己,還包括與自己有關的其他女性。這種換位遊戲也正是皮帕•李在丈夫外遇前的整整30年無法回歸從前、即使有眾多抱怨也安於留在丈夫身邊的原因。試想如果這場戀愛沒有沾上血跡,皮帕•李之後的生活又會如何?試探生活的可能性就像打獵,而那一聲毫無預警的槍響,嚇跑了其他的選擇權利。
有趣的是,皮帕•李對自己和隔壁鄰居兒子的出軌並未帶有過多負罪,反而變成她生活的另一出口。前戲有很多種,但對著男人胸前耶穌紋身為丈夫禱告確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你不能否認皮帕•李在溫存之後的眼淚有所參假,但在丈夫腦死亡的夜裡進行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約會,是皮帕•李對丈夫的放手,對30年婚姻的特殊致敬。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