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宅男卡卡--Youth in Revolt

青春大反抗/宅男卡卡(台)/叛逆青春

6.4 / 76,128人    Canada:90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USA:90分鐘

導演: 米格奧提塔
演員: 賈斯汀隆 麥可塞拉 史蒂夫布希密 雷李歐塔 珍史瑪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點金

2010-06-02 01:20:11

觀影筆記 青春大反抗


為了愛,你可以付出什麼代價?
——題記

      近日來,漸漸習慣了工作-學校-日常生活的節奏。工作時間就好好工作,好似一個海綿寶寶努力學,趕快適應。學校里還是導師前面那個乖小孩,做模型,做數據,還是會很單純地異想天開。日常生活里,聊聊天,看看書,看看電影,聽聽音樂,時間很快也就溜走了。

      暑期檔是一年中電影最多的時候,作為一個在牆內生活的人,最鬱悶的就是看著大量精彩紛繁的電影預告片,看著整個夏天的電影排片表,一邊很激動,另一邊卻深刻地知道這種激動與我無關。所以,只能淘著好幾個月前的票房佳作,或者下著不知名導演只出DVD的作品。至於像艾小柯一樣寫出最新鮮出路的影評,well,在我成功翻牆之前,我不奢望。這也是為什麼我最後接受了Saint的建議,不寫影評而寫觀影筆記:影評和新聞一樣有時效性,而筆記則是私人化的情感和思想記錄。

      作為一個爆米花電影的愛好者,我一直為爆米花電影申辯:雖然是爆米花,不論纖維的長短,但是也有嚼頭。至少,每次大嚼爆米花的時候,都是歡樂的時光。所以,開心時有爆米花,低落時也有爆米花。本來,《青春大反抗》應該是一個帶來歡樂的短纖維爆米花,沒想到最後卻因為一個結局成為長纖維爆米花。

      故事在豆瓣上的簡介頗有些《美國派》系列的味道,一個男孩希望告別處男身份的追女之旅。只是,這個旅程付出的代價太大。這也是為什麼它從短纖維變成長纖維的原因。為了愛,你可以付出什麼代價?男主角付出了自由。你呢?

    各位看官,最近我喜歡寫一些關於感情的文章,原因是身邊的朋友們要嘛情路不順,要嘛情路非常不順,要嘛情路超級不順,所以,我只是在看電影的時候產生了empathy,觸景生情而已。

    扯回來,匈牙利詩人說過著名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電影的男主角實踐了前兩句,沒能成功實踐後兩句。但是,從一個人的狀態到兩個人的狀態,最大的不同就是少了些個人時間和空間,多了一個人關係你,管你,嘮叨你。能接受並良好保持的人最後走進婚姻殿堂,比如已經領證的L同學和即將領證的T同學。如果接受不了,幾經磨合,最後只能分開。我想,匈牙詩人說的自由遠遠高於個人自由的概念。而電影裡男主角拋棄的自由是由於縱火犯罪導致的,雖然這場火來得莫名其妙。

      當然,也有反例。反例就如很希望有個人能嘮叨你,管你,關心你。這種反例出現的情境多是暗夜神傷或者剛分手之後。Miss D最近剛分手,心裡很苦,卻始終不能說給身邊人聽。昨天在每思儂上遇到,雖是文字,我仍然能夠感覺到她的心痛,她說真的很想念有男友在身邊的日子,兩個人一起上課、去圖書館、去超市。這種熟悉的味道和習慣難以泯滅,至少在剛分手的3個月裡,很難接受一個熟悉的人的離開。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關於分手的歌曲里說到的最多就是那些熟悉的場景,至於辛曉琪的《味道》則更加登峰造極地把這種情愫推向極致。這種熟悉的感覺也是促使很多人淪為上一任的影子的原因,相似的人帶來了相似的味道和感覺。當然,人找相似也可能是因為本身的偏好。

     說回到電影,那個青澀的男生帶著靦腆的笑容和稚氣的話題來到女主角的身邊,可惜無奈是個乖乖牌,勾不起女主角的任何情感。看到這裡,有個男性朋友和我說,女生都喜歡壞男生。我反駁他,女生不是喜歡壞男生,而是好男生能讓女生有安全感,卻少了些新鮮感;壞男生則時時刻刻充滿了新鮮感,而且在女生害羞的時候會很主動,這種感覺很好。至於男生對女生應該也是類似。那男生最後預設了我的想法,畢竟他之前對前一個女朋友劈腿的時候用的就是「她一點也不作,太沒意思了」這個藉口。

     最近建了個群,叫GR心靈花園,其實也就是一群無聊男女生給別人說說自己在感情里碰到的事情,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會跑題。有次和小師妹聊天,說起來群裡的男生,我們一致同意這是一群青澀但單純的好男生,卻也始終想找一個會來事兒的女朋友,否則太好搞定,沒有激情。但終有一天,當他們青春的荷爾蒙退去——這種退去可能是對時間妥協也可能是被身邊的女生磨平——他們也終會變得現實和冷靜,不再會為了一個師妹幾夜宿醉,或者一個同事整宿整宿地睡不著。終有一天,他們會找到愛人,只是他們付出了代價:青春和激情。很多很多時候,我想,我們就是他們。

http://cyeon89.blogcn.com/diary,32757108.s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