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略特勤組--Unthinkable

战略特勤组/不可思议/战略特勤组

7 / 95,930人    97分鐘

導演: 葛雷喬丹
編劇: 彼得伍瓦德
演員: 山繆傑克森 凱莉安摩絲 麥可辛 史帝夫魯特 布蘭登羅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ance

2010-06-05 20:08:24

好萊塢又有N顆核彈要引爆了


《戰略特勤組》又是那種標準的好萊塢八股。核彈馬上就要爆炸了,主角必須在爆炸前拆除。人物上,也是屬於標準的好萊塢設置,冤家型,一正一邪。剛開始因為彼此性格衝突,,後來逐漸了解,並肩作戰。當然也不是了無新意,就是這次拯救美國,不是和以前一樣展示肌肉和機智,而是用酷刑。
    沒錯,基本上《戰略特勤組》就是一部酷刑電影,雖然看上去很正規,戰略,特勤,組。但是整個故事就是講一個嚴刑逼供的故事。
    好萊塢電影的特點,一方面他們為了保險,在結構、題材、人物關係和性格上喜歡重複。他們不怕俗套,因為他們認為所謂俗套,都是證明了成功大家喜歡的東西,所以大家個個都愛用,所以才成為了俗套。他們並不擔心觀眾會看膩。因為去電影院的,大都是年輕人。看的電影不多,那麼俗套對於他們而言,也是新鮮的。他們不怕等到這些年輕人長大了,看的電影多了,會厭倦俗套。反正到時又有新的年輕人去電影院了。於是他們不斷把俗套的故事重複地一拍再拍。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內心也是有點追求的。他們也不想重復生產大同小異的東西,又或者是怕法律侵權,所以在保留俗套大框架的前提下,總是有點變動。比如說局部有幾個爆笑的喜劇段子,又或是特技場面不同,又比如像《戰略特勤組》,換一個角度切入去講一個俗套故事,從而取得創新和突破。
    可是問題是,不是所有創新都有突破的。像這種找核彈故事,傳統的做法都是人物利用智慧和力量,抽絲剝繭,排除萬難,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過程鬥智鬥勇,確實很吸引人,同時也能展現出創作者的智慧,怎麼才能意料之外,清理之中。可是現在變成了嚴刑逼供,那就索然無味了。無非也就是展現殘酷、暴力。能體現創作者什麼智慧呢?只是這個血淋淋的過程逼不逼真罷了。不逼真!假。太逼真!會讓觀眾無法承受。很多人喜歡看功夫片,並不是因為喜歡看暴力、殺人。恰恰是因為功夫片並不是直觀展現暴力過程,是用動作的詩意去消除了那種暴力的殘酷性,展示了一種美學。《戰略特勤組》也深諳這個道理,所以逼供場面都是點到即止。雖然不是那麼殘酷了,但是故事建立在逼供上,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味道,很難構建劇情和轉折。
    想了半天,創作者於是關於逼供是否合法符合人道主義下功夫。女主角正義化身,原則之王。男主角玩世不恭,不擇手段。女主角一直對男主角酷刑不齒。情節點的轉折就是可是隨著炸彈就要爆炸,以及被恐怖份子欺騙,最後居然自己也用了暴力。戲劇衝突有了,情節轉折也有了,可是問題是故事逐漸從商業片變成了道德說教片了。。。。。。。。「對」「不對!」「不對!」「對!」整個故事漸漸變成了行為對錯的蹺蹺板。
    故事人物性格也有問題。所以從事影視行業的人都知道,要創造複雜的人物性格。可是知道是一回事,做的好不是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薩謬爾傑克遜飾演的男主角,看上去很複雜。一方面逼供狠毒得不眨眼。一方面很疼老婆和孩子,逼供休息的時候還要和老婆野餐,和孩子視訊,展現其鐵漢柔情的一面。而且人物很特別,很不俗套。可是問題是這種特別不俗套、複雜太做作了。核彈就要爆炸了。十萬火急,他還慢吞吞有心和老婆野餐?還和孩子視訊?太不符合情理了。別說在這之前和之後他在用斧頭剁犯人手指了。就算是做正常工作,忙起來,不陪老婆和孩子也很正常吧?編導是塑造了特別和複雜的人物,但是不真實,感覺做作。而且那種複雜也是表面上的複雜,一段一段的,其實是缺乏層次的,人物性格並不渾然一體。至於說女主角,基本上就是為了和男主角對立,沒什麼性格。只是作為對立的標籤。
    雖然上面說了一系列問題,但是我覺得這部影片最大的問題,是價值觀問題。影片一直想構建兩難情境,為了找到核彈拯救美國,是否可以嚴刑逼供犯人?甚至是犯人的妻子和孩子?男主角一直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導演為了塑造男主角的智慧過人,一直傾向於男主角嚴刑逼供是對的。基本上裡面除了男主角,導演對其他人的塑造基本上都是弱智、偽善和卑鄙。雖然最後當男主角要對孩子用刑,大家都阻止了他。即使在知道還有第四顆核彈,女主角也說,即使核彈爆炸,也不能傷害孩子。但是最後影片結局的那顆隱藏的第四課核彈就要爆炸的鏡頭,明顯給人感覺男主角又對了,別人都錯了。可是問題是,如果為了找到核彈,就要對犯人無辜的孩子用刑。和恐怖份子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恐嚇要用核彈去炸無辜的百姓,有什麼區別呢?無非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罷了。而且核彈雖然傷害巨大,但嚴刑逼供孩子傷害就不大了嗎?對人性良知的拷問,這不僅是生死問題,而是那種殘忍是令人髮指的。
    我不知道對於這種感覺,導演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如果導演認為不管出幹什麼目的,也要有人道主義底線和原則、也要保護孩子,那麼就應該是女主角做出了保護孩子的選擇,不管有沒有第四顆核彈,帶著孩子看著燦爛的陽光,這時候故事結束。即使導演自己也很兩難,不知如何選擇,讓觀眾自己去思索決定。那麼就應該是大家各持己見,不知道對與錯,不知道如何選擇,等待是否有核彈。然後一個開放式結局,故事結束。但是現在最後一個鏡頭,是核彈就要爆炸。給人的感覺就是果然有核彈,聰明勇敢的男主角又被冤枉和誤解了。感覺這個故事簡直就是在給一個暴力逼供分子唱讚歌,塑造其為了找到核彈拯救美國,與自己的內心,與他人做鬥爭。可是不被一些偽善、弱智、頑固不懂變通的人理解,遭遇到了一次又一次誤解。太荒謬了。
    其實整個故事導演為了製造戲劇衝突,為了塑造男主角的智勇雙全,製造的兩難情境是很做作,也很低劣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嚴刑逼供恐怖份子的妻子、孩子,恐怖份子就會說出下落呢?本身恐怖份子能安四顆核彈,能忍受嚴刑逼供,那麼就不能用人之常情去揣度。可是基本上沒有任何人提出這個疑問,好像隻要逼供了恐怖份子的妻子和孩子,那麼恐怖份子就會說,只是能不能過道義這關的問題。這個大漏洞,就是因為導演故意要製造尖銳的戲劇衝突和兩難所造成的。這個劇情設置,就好像舊社會,出了什麼災難,大家以為要把童男童女祭奠就可以消災解難一樣愚昧、荒謬、殘忍、無知、邪惡。所以,我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