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重案對決--Law Abiding Citizen

守法公民/重案对决/知法玩法

7.4 / 321,694人    109分鐘 | 118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蓋瑞葛雷
編劇: 寇特威默
演員: 傑瑞德巴特勒 蕾絲莉畢柏 傑米福克斯 布魯斯麥吉爾 薇拉戴維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牧嘎

2010-06-12 21:04:57

《守法公民》,編織無奈的仇恨


影片《守法公民》又一次清晰地讓我看到人性的不完善締造出的後果會是讓人難以想像的,人性本就缺口太多,我們不得不作出選擇,要嘛艱難的自我完善,要嘛輕鬆的支離破碎。

影片《守法公民》繼承了一貫犯罪題材電影的本質,揭示社會弊端,扭曲人性,從而來傳達正確主義的內涵。影片較清晰地呈現出人性因社會的不公而得到扭曲之後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後果,不得不讓人深思熟慮到,人性中的轉折因何而起?

影片中的拍攝點是美國費城。說到美國費城,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班傑明·富蘭克林,這位偉大的人物是美國當年紅色革命裡的重要人物之一。自然而然地,國父、獨立、自由、和平等這樣一些像徵美好的關鍵詞在費城是永久不死的。影片《守法公民》在開頭就描述了一起殘忍的失控犯罪惡性,接著就是把費城裡標誌性的象徵著自由、和平的富蘭克林塑像呈現給了觀眾。赤裸裸的揭示邪惡對正義的藐視與諷刺。同時也揭示邪惡猖狂之下正義猶存。

影片中的檢查官尼克接手克萊德的受害案件,結果卻是在利益與金錢受賄之下扭曲了案件的事實,但作為檢察官的尼克清楚,在漏洞的司法系統面前,儘管自己心裡明白事實與真相,但作為法律下的知法黨派是不敢去冒險,最終尼克選擇向結案率妥協。放棄的伸張正義,讓罪大惡極的主犯得到了本不該屬於他的輕罰,而讓從犯當了替死鬼,顯而易見的扭曲了正義。

當克萊德正面與檢察官尼克交流無果之後,接著又看到由於司法中的漏洞而產生的不公平以及由利益和金錢得到的假正義,讓克萊德認清楚的認識到司法的虛假,法律的卑劣,在近乎無助之下克萊德的仇恨種子慢慢地萌發。

映襯的中國的一句古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晃十年,當然,時間在這樣一種藝術里是可以豪邁的任意揮霍的。十年之後,看是平凡無奇的克萊德開始了他精心策劃的復仇之路,讓本是安詳的社會接二連三的發生恐怖的動態。首先是兇殘的肢解主犯,當然,與主犯十年前在自己家裡那段失控的犯罪相比,肢解主犯這樣的殘忍也就不顯可怕了。然後克萊德自己伏法,但在法律沒有證據要將自己釋放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克萊德正面衝擊法律指揮官,一絲不留的揭示司法裡的邪惡,於是,克萊德獲刑入獄。當人們以為這樣就結束的時候,克萊德卻出人意料的要和司法交易。這樣的做法直接暴露出藐視司法體現的行為,讓十年前司法漏洞再一次死灰復燃。

交易本是要遵守約定的,可司法的又一次不誠信抹殺了兩名鮮活的生命,一名無罪的老頭,一名有罪的獄友,克萊德刺殺獄友的血腥場面又一次正面的侮辱了司法,讓瑕疵的法律付出了代價。接著克萊德受到獨立監禁,然而他就在他的這間單獨的牢房裡繼續著安排他未完成的惡魔般邪惡的暗殺計劃,沒有任何徵兆,司法毫無辦法進行任何保護措施。當克萊德以一種鮮明而神奇手法將自己鎖定的目標一個個殺殘時,擺在在他面前的權威司法體系對自己的進攻甚是無能為力,只能聽自己擺佈。

但影片後面又映襯出了另外一句話,「邪不壓正」。不管是現實中還是藝術里,邪惡是永遠不然在正義的枷鎖之下得到復甦的,不管劇中哪方是邪哪方是惡。尼克最後也完全意識到正義的召噢,最終撕裂了克萊德繼續的殘殺的圖騰,以正義智慧戰勝了強大的克萊德。我們不難看到,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是一場意識和心態的激烈對抗,換大的就是正義與邪惡的悲慘較量。最後贏得都是正義。

我想克萊德只為復仇,他完全沒必要精心策劃十年,他也完全可以在十年前用自己的能力復仇然後逃走四海。克萊德只想得到的是,司法能夠承認不發生不該有的醜陋交易行為,最後,當克萊德看到檢察官尼克把自己放在市政府的炸藥箱放回自己的牢房時,並且看到尼克最後給的表態是不與邪惡交易,克萊德也就放開了一切,最後的在死亡前的那份淡定和安詳也充分的體現出了一種和諧,終於是看到了正義的凜然。
  
我想影片這樣的結局是很讓人舒服的,當人只剩不絕望和仇恨時,正義就將得到邪惡的考驗,但當邪惡喚醒了正義,我只能說,這是一種雙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