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小星星的心願--Small Voices: The Stories of Cambodia's Ch

微小的声音:柬埔寨儿童的故事/小星星的心愿/微小的声音:柬埔寨儿童的故事

7.6 / 24人    USA:82分鐘

導演: Heather E. Connell
編劇: Heather E. Connell
演員: 梅根佛羅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ee

2010-06-15 23:37:29

孩子在成長為希望之前...


柬埔寨在我眼中一直是等於吳哥窟的,而建立這個等式的契機也是來源於《花樣年華》和《古墓麗影》。上週獲得消息,今年公司的年度旅遊是去柬埔寨,於是,我在閒逛「看看」時,點擊了這部電影《微小的聲音:柬埔寨孩子們的故事》。在看之前,我心中對故事的預構是類似伊朗的《小鞋子》——溫情而清新的講述孩子間感情的故事,但影片一開始的鏡頭,一個大概2、3歲的小孩,光著腳,在垃圾堆上蹣跚,臉上帶著純真的笑容,就完全把我帶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是一部2008年上映的紀錄片,影片圍繞著CCF(Cambodia Chriden Fund,在金邊的一個針對小孩子的民間慈善機構)的幾個孩子展開了鏡頭,讓觀眾們在90分鐘不到的時間裡,看到了柬埔寨這個一半人口是未成年人的亞洲最窮的國家中孩子們的生活面貌。如果說用幾個詞來形容的話:貧窮、苦難、骯髒、毫無保障、普遍,它們是第一時間在我腦中蹦出來的。
柬埔寨在1975年時,紅色高棉激進革命者妄圖創建一個沒有等級差別的「共產主義」國家。他們把當時所有城市居民驅趕到一個類似集中營的地方,把所有的知識分子、老師、藝術家等有文化的人們挑選出來,批量的迫害致死。在革命結束時,柬埔寨1/3的人口消逝殆盡,留下的是沒有知識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從75年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柬埔寨在努力建設國家經濟,但收效甚微,貧富差距依然巨大。全國一半的人口是孩子,而他們的父母基本上都是文盲,靠種地和乞討過活。這樣的社會狀況外人是無法想像的,而我們只能在90分鐘裡,透過編導悲憫的鏡頭,去一窺那裡的孩子們是怎樣生活的。
因為是紀錄片,片中有大量的對話。幾個小主人公分別是12歲到16歲,在他們的語言中,有著驚人的一致。「我生來註定憑窮、悲慘」「我的父母很窮,沒有錢,沒有食物,我害怕我長大後也是這樣貧窮的生活」「我很想學習讀寫,我希望我長大後能找到普通的工作」。
這些孩子們每天早上6點起來,在垃圾場裡撿垃圾直到晚上6點。他們光著腳,穿著骯髒的短褲,每天撿垃圾的收入只能夠一天的食物。他們的健康得不到基本的保護,一旦生病,只能借錢治病或者等死。
但縱然是這種艱苦而無望的生活中,他們仍然信奉佛家的教義「不偷竊、對施與抱有感恩的心」,他們可以很平靜的告訴別人「我是個乞丐」,但他們說「我希望能學習,長大後不去偷竊、搶劫,我不喜歡偷竊和搶劫」。
CCF這樣的慈善機構非常有意義,有幸到其中生活幾年的孩子,明顯有了很大的成長,他們開始認為未來的生活是有希望的,「我不再害怕,因為我學了很多東西」「我要當個老師,回到村子去教書,因為我擔心我的弟弟們無法學習」,孩子們在這裡獲得了啟迪生命智慧的火花。
在影片的結尾處,一個CCF的職員說「如果你坐著想能做點什麼,不如立刻站起來行動」「每個人只要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這非常寶貴,很有力量」。我寫這個影評向大家推薦,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7月去柬埔寨時,多給當地的孩子們一些零錢,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片中說,0.25USD就夠一個孩子一天的教育費或食物費,也許把我想買的Desire換成5個孩子一年的教育費會更有意義?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