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在囧途--Lost on Journey

人在囧途/LostonJourney

6.8 / 2,490人    China:91分鐘

導演: 葉偉民
編劇: 文雋
演員: 徐崢 王寶強 李曼 李小璐 左小青 張歆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伊澤

2010-06-21 08:28:45

哀悼城市裡面那些富有的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開始很排斥這麼惡俗的名字,看豆瓣的評論不錯,決定去6號廳看看。
電影從頭到尾很舒緩的節奏,講的是個很普通的故事--回家過年。
2010年春節我回家是大年三十,坐動車3個半小時從北京到泰山,路上忐忑不安,掛念最後一般回縣城的公交會在我下火車的那刻絕塵而去--還好我是幸運的,我搭到了最後一班車,省下了包個出租趕60公里路的錢。回到家和父母吃過年夜飯,躺在床上,聽著窗外連綿不斷的鞭炮聲響,空氣里有了濃濃的年味。我很幸運,沒有遇到大雪的阻礙,沒有斷橋讓公交折返,也沒有在機場漫長的等待延誤的班機。可並不是所有的城市裡面回家過年的人都如此幸運,相反他們會有匪夷所思的經歷。
電影中的徐崢演的老闆,典型城市裡面的富有的那群人的代表。有著富裕的工作,穿著體面的衣服,用著名牌手機,享受奢侈的生活,包著漂亮的二奶等等,當然他是老闆,可那些不是老闆的中產階級同樣能夠發現自己的影子。
城市就像一道柵欄,簡單的就區分了這個世界。柵欄裡面就是這些城市裡先富裕起來的人們。我發現,他們的精神世界如此的荒蕪。
天下無賊裡面的「傻根」,在這裡是依舊很傻很倔強的某農場」資深擠奶工「牛耿同時有一張「烏鴉嘴」的福將,他說出的話總能很快變為現實,這也給與他一道回家的旅程上的朋友「老闆」帶來了許多煩惱。他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相信世界上還是好人多,正如生活中的你我一樣秉承如此常識。
就是這麼兩個人,有著截然不同,界限分明的身份背景,如果說兩人的生活交集,大約只能從人的共性角度來考慮了,比如都呼吸空氣等。兩個人卻碰到了一起:老闆回家過年,牛耿去同一個城市替老闆給3個兄弟追債。這段旅程,倆人的起點和終點都一樣,按常識來說,選擇的交通路線和時間成本應該是不同的,可陰錯陽差的擠奶工有幸做上了飛機的經濟艙,而老闆向機場服務員嚷嚷自己機票搞錯了卻也不得不接受經濟艙的座位。其實人的一生,都有些機會與你身份完全不同的人坐在一起。如果思考一下,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我是寫代碼的工程師,卻在798藝術沙龍裡面和朋友們一起坐下來看電影,聽不知道哪個國家的國際友人討論交流。我在小區里小店吃早餐的時候,旁邊坐著的是剛從地下室爬起來蓬頭垢面上了一夜網的小混混。與我一同坐在清華講堂聽課的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朋友,而這裡曾經是許多總統政要發表演講的地方。人與人的生活如此的不同和豐富多彩,卻有幸在某個時間坐在了一起。
電影中的老闆可不這麼認為,當擠奶工跌跌撞撞坐在他身邊,他心裡應該是很鄙視,覺得大家坐在一起,本身就是很」倒霉「而非幸運的事情。反過來,擠奶工心理會認為這是幸運,因為與老闆短短幾句的聊天中,他表露心跡,想著討到債後自己開個蛋糕店,做老闆,賺好多的錢。而他知道徐崢也是老闆後,竟然很白痴的認為,你是哪個農場的。這當然平添了老闆對身邊這個小朋友的厭惡。可是在小朋友牛耿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壞人,他心理也沒有設防,他滔滔不絕的和身邊坐著的貴人聊天,同時也沒有任何顧慮,毫不掩飾的表達自己生理上的需求。由於覺得憋得慌,他喊叫服務員開窗透透氣。知道自己的要求無法被滿足後,提出不坐飛機來,開門讓我下去。我不相信現實重有如此白痴的人,可是編劇為了抖包袱出笑料嘛,我原諒他了。很有喜感的事情就是,他的如此無厘頭的需求,竟然得到滿足。飛機因為天氣原因返航。
接下來的事情,同樣跟開頭發生的這個故事一樣套路。換乘坐火車的二人擠進水泄不通的綠鐵皮,遇到塌方。換成大巴也是受阻。總之,並不遙遠的長沙,在這次旅程裡面,是遙不可及的終點。
期間發生來幾個事情,很值得玩味:
1. 火車上二人買到同樣座號的車票,但徐崢的票是假的,但是二者爭執結果是徐崢補票結束爭吵。當他發現自己票是假的後,有一絲良心不安,主動讓座。這說明錢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如果是2個沒錢的窮光蛋,性情又爆裂的,為這個事情打的頭破血流也是見怪不怪。
2. 大巴轉道經過村子,司機撞倒村民,引來」刁民「的圍攻。由於司機轉道是受了老闆誇下的海口說出了事情我負責的鼓動,所以此時慫了,一推乾淨。而老闆確實未有與底層刁民溝通的方式和膽量,在被氣急敗壞的老鄉威脅時,唯一的自救方式就是兜里那幾張票子。這個時候,很不符合中國國情的一幕出現,老鄉拒絕賠付,情緒更不穩定,開始動粗。老闆躲進車裡不敢出來。現實中大部份人都應該遇到暴力服軟的一面,結果無非兩種:被當軟柿子捏碎或者找到軟柿子替代品。對於城市裡的中產階級,遇到這類暴民其實比較容易擺平,給錢就可以了。在中國的多數暴民刁民,都是社會上弱勢的窮困人。讓他們無解加崩潰的應該是遇上不缺錢的暴力,比如國家機器,比如官僚,比如那些黑領階層。前幾天京城發生的某交通事故之所以影響惡劣,就是中國的中產階級發現,哪怕你是如此的小心翼翼苟活在這個國家裡,你努力去奮鬥,規矩的交稅,不違章不觸犯,你仍然會輕易的死於非命。我猜想這個社會有無數類似的例子,主角類似電影中的老闆,代表著城市裡的富有的人,仍然被上面的那個階級擠壓的喘不過氣。你不得不苟延殘喘滴活在這個神奇的國度里。
3. 遇到街頭乞討的女人,老闆拽著傻根離開,並鄙夷的職責女人把戲的低級,騙人也不上網討討經驗。傻根應該不懂網路,雖然他知道:「小三」這個詞。傻根這時候又沒有來一個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的基本常識,面對騙局他是如此的倔強,他堅信女人是真的有困難,從她的眼睛裡可以看到真相。我不好意思罵編劇白痴,但是我很欣賞傻根此時的「二」。事實上常識有時候和人的本性是有偏移的,你知道這是個騙局確不願意揭穿,而是選擇順從人的本心。傻根對有錢的老闆不伸手幫下她很不解,而他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這個患難的人。在這個局中,其實誰都沒有錯。我相信乞討的人也是生活所迫,她拿到了錢,遇到如此慷慨的主。傻根順從來內心的呼噢,傾其所有救助別人。老闆堅信常識,不願意把善良如此廉價的浪費。我想起地震或者災難的捐款秀,我想起紅十字會類似機構把募集所得未善用。08年512的時候,我把身上不多的500塊錢拿出來捐獻給了我信任的社區貓眼看人。那時候我還在實習,對於身邊的同事的冷漠很不解很鄙視,他們的理由很蒼白也很真實,對於弱勢群體的救助應該有社會福利制度保證,捐款是秀,錢沒有用到位。因此,很多人像電影裡面的老闆,冷漠的拒絕,轉身離去。現在想起了當年對別人無謂的責備其實蠻可笑,誰都沒有強制別人獻愛心的權力,正如道德製高點往往被「跳跳」們率先搶佔。但我也從不後悔自己所為,如果有同胞在受難,我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助之手。當時我能做的大約只是捐錢和祝福了,而貓眼看人發出捐款的倡議,我沒有理由不做。
其實這個城市裡面很多富有的人,也只是依據常識,來拒絕順從自己的內心。當知道乞討的女人身世真相,他不是毫不猶豫也傾其所有嗎?

這部電影的情節比較牽強,但很容易感受到許多情節的真實,引起人的反思。

讓人悲哀的不是城市裡這些富有的人的麻木,冷漠,而是夾縫中的他們,不得不面對這個常識幾近顛倒的社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