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搏击俱乐部 / 搏击会(港) / 斗阵俱乐部(台)

8.8 / 2,326,816人    139分鐘 | 151分鐘 (workprint version)

導演: 大衛芬奇
演員: 布萊德彼特 艾德華諾頓 海倫娜波漢卡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清允

2010-06-22 07:17:42

與其苟延殘喘,不若鳳凰涅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

   我們始終生活在一個與青春脫節的時代。當涅槃的主唱--柯本 在車庫裡死去多年,那句值得每個搖滾青年們膜拜的「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才傳到我們耳中。

  在我最難熬的時候,聽T的推薦看了這部大衛芬奇打造的經典--《搏擊俱樂部》。以一名花痴女性的視角來看,無論是布拉德皮特性感肌肉,或是愛德華諾頓從溫和到凌厲的出演,都十分賞心悅目。但實際上這是一部注滿雄性激素的電影,男人們岩石般的沉默和孤獨,揮灑的汗水,搏鬥,拳頭,血漿噴濺和傷痕,看完之後整個人的熱血情節被一下燃燒起來。當影片最後兩個分裂的人格在拼命搏鬥時,我承認我雞凍了,而且是好久都沒有那麼濃烈的雞凍感。關上電腦接近已是凌晨,神經還在兇猛地跳動。


(二)
  先說電影。溫和的好好先生「傑克」(愛德華諾頓飾)是個被孤獨和壓力包圍的小職員,工作無聊但正經,受上司壓榨,罹患失眠。因緣際會結實了泰勒(布拉德皮特飾),兩人開始創立「搏擊俱樂部」。俱樂部里匯聚著諸多和他一樣,煩擾的現實找不到宣洩口,就在真實的拳腳比拚中獲得釋放。俱樂部的理念為壓抑的社會中人的 找到一個透氣口,影響迅速波及全國,打鬥也越來越暴力和瘋狂,所有的成員在幾乎癲狂的狀態里實施世界大毀滅的計劃。至此,傑克始料未及, 乘交通工具穿越國度,他決定挽救混亂,在這場追逐中,他才慢慢醒悟:原來泰勒就是另一個自己。「好好」先生深埋的背景下,是一個凶頑而英氣十足的的搏擊手。影片最後的博弈在兩個分裂的人格之間,激烈的搖滾樂映襯下,氣氛更加血腥和厚重……血液如烈火熊熊燒灼。

   大衛·芬奇的電影手法奇妙,其中的新意和妙想讓這部電影有許多額外的趣味。比如,導演在結尾可以插進的那一幀色情片的剪輯,帶著自在的黑色幽默。再比如,在影片結尾大廈倒塌,畫面拉伸閃現時,布拉德皮特和他的 "nice big cock"出現在整個螢幕...當然 整個影片暗藏的彩蛋肯定不止這些,只怪自己眼拙無法一一指證。

   在片中,如傑克一般,做個平凡的循規蹈矩的白領,領分薪水養活自己,小心翼翼地處理人事關係,受到上司的壓榨忍耐之;對待壓力痛苦失眠抑鬱,忍耐之。能力不夠強大,成就不夠光鮮,連活著的理由都變得微薄,於是只能裝孫子。用劇中的一句台詞來說,你是God『s unwanted child...

       然而多數人都是平凡的,甚至是卑微的。在這樣的無力感中你又依靠什麼存活下去呢?選擇中庸,斂起全部鋒芒起,做個社會中人,住著火柴盒般的公寓,領薪水還房貸,cover daily expense...在這個商品經濟社會中,我們被身外之物主宰,被慾望所鉗制,或許那微薄的物質希望就是人生希望之所繫。在大房子裡失眠,「傑克」代表的是許多社會中附庸之人 的縮影,他們侷促不安,靈魂空飄,隱忍以求生存。而另一個「泰勒」則完全是個精神朋克,桀驁不馴的才華,氣焰凜冽,堅信拋棄一切才有自由。

     你迷途嗎?泰勒先生一記帥氣的左勾拳打了過來,他說:「First you have to give up. First you have to know, not fear, know that someday you』re gonna die. It’s only after we』ve lost everyting that we』re free to do anyting. (你得先放棄一切,你必須沒有恐懼,面對你總有一天會死的事實。只有拋棄一切,才能獲得自由。)」
    他囂張地將強腐蝕性藥品倒在傑克的手背上,跟他說:Without pain, without sacrifice, we would have nothing. (沒有痛苦和犧牲,就沒有收穫)你只需要 No fear. No distractions..
        不自由,不是因為擁有了什麼形式奴役,而是心靈無處依靠。 不自由,不是因為丟掉了什麼精神燈塔,而是在茫茫灰暗旅程中你從未抵達。不自由,是因為有太多紛擾掌控著你。你要跳出界定、條例以及那些f.u.c.k.ing regulations,以一種新的思維來過活。就想豆瓣上有個評論的標題說:「給自己一個或者的解釋,別再他.媽.的裝孫子。



(三)
    那就讓我們再說說開頭提起的涅槃樂隊主唱--柯本,年輕的心如果沒有搖滾因子,就仿若病夫。那是我們還悶在菁菁校園,踏著塵土飛揚的操場,在世界的另一端的少年們卻在和著狂躁的節拍,尖銳地唱歌恣意舞蹈。馬丁靴,鉚釘夾克,哈雷摩托和大麻。要愛 也要性 要生命 也要搖滾。
  我從來沒有過這樣恣意地荒廢青春,當我開始想荒廢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時間推上了另一個軌道,那裡嚴肅而讓人疲倦,每個人都要正經刻板,小心翼翼地處世以求生存。你要融入社會的,先把自己打磨光滑。這就是我的青春。哪怕迷惘 失措,也會一天天被推送著往前去。
    還好我們有柯本,我們有搖滾樂,我們有大衛芬奇的創想,有諾頓和皮特的影片,青春的訊息從電纜向世界的角落擴散。我聽到,「與其苟延殘喘,不若鳳凰涅槃」;與其孤軍奮戰,不若孤注一擲。
    來吧,先生女士們,扔掉職業套裝和皮鞋,青春燦爛,需要張牙舞爪,揮灑血淚。
  舉報

評論